本技術涉及模擬肺調節,尤其涉及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在呼吸機的實際測試及應用過程中,需要不斷調節鐵肺的順應性及阻力參數來測試呼吸機設備,在傳統的調節方法中需要直接手動調節,調節順應性時將模擬鐵肺的旋鈕調節到指定順應性位置,調節肺的阻力時更換不同的氣阻,氣阻和模擬肺為兩個獨立裝置,對于測試人員操作繁瑣麻煩,對于呼吸機設備的測試,需不斷調節模擬鐵肺的順應性及阻力以達到測試要求,導致調節效率和準確性差,且不能兼顧不同的測試環境(如高低溫、電磁等),容易存在安全隱患。
2、因此,如何實現模擬肺的順應性及阻力參數的主動調節,提高調節效率和準確性,適應不同的呼吸機測試場景是目前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3、上述內容僅用于輔助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并不代表承認上述內容是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旨在解決手動調節模擬肺的順應性及阻力參數效率和準確性差,且不能兼顧不同的測試環境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一種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方法,所述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方法包括:
3、獲取模擬肺的初始順應性參數和初始阻力參數;
4、通過呼吸機根據所述初始順應性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順應性調節,得到目標順應性參數,其中,所述呼吸機通過連接管路與所述模擬肺連接;
5、對所述呼吸機進行阻力補償值擬合,得到擬合系數;
6、通過呼吸機基于所述擬合系數、所述目標順應性參數和所述初始阻力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阻力調節,得到目標阻力參數;
7、根據所述目標順應性參數和所述目標阻力參數進行呼吸機性能測試。
8、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通過呼吸機根據所述初始順應性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順應性調節,得到目標順應性參數,包括:
9、獲取模擬肺的初始壓力;
10、控制所述呼吸機的流量輸出裝置產生恒流的氣流并采集氣流輸出完成后流量傳感器的潮氣量以及模擬肺的當前壓力;
11、根據所述初始壓力和所述當前壓力確定模擬肺的壓力差;
12、根據所述潮氣量和所述壓力差進行計算,得到參考順應性參數;
13、根據所述初始順應性參數和所述參考順應性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順應性調節,得到目標順應性參數,
14、其中,參考順應性參數的計算公式為:
15、c_reback=vt/delta_p
16、其中,c_reback為參考順應性參數,vt為潮氣量,delta_p為模擬肺的壓力差。
1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初始順應性參數和所述參考順應性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順應性調節,得到目標順應性參數,包括:
18、將所述初始順應性參數和所述參考順應性參數進行比較,得到第一比較結果;
19、在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初始順應性參數和所述參考順應性參數的誤差未達到預設順應性誤差閾值時,控制模擬肺的順應性調節旋鈕進行反饋調節并重新執行所述獲取模擬肺的初始壓力的步驟;
20、在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初始順應性參數和所述參考順應性參數的誤差達到預設順應性誤差閾值時,將所述參考順應性參數作為目標順應性參數。
21、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對所述呼吸機進行阻力補償值擬合,得到擬合系數,包括:
22、控制呼吸機輸出不同流量的氣體并通過管路出氣口對空出氣,獲取第一壓力傳感器的第一壓力值及第二壓力傳感器的第二壓力值;
23、根據所述不同流量、所述第一壓力值以及所述第二壓力值對所述呼吸機進行阻力補償值擬合,得到擬合系數。
24、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不同流量、所述第一壓力值以及所述第二壓力值對所述呼吸機進行阻力補償值擬合,得到擬合系數,包括:
25、根據所述不同流量、所述第一壓力值以及所述第二壓力值確定不同流量下的阻力補償值;
26、根據所述不同流量下的阻力補償值和對應的流量進行數據擬合,得到擬合系數。
2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通過呼吸機基于所述擬合系數、所述目標順應性參數和所述初始阻力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阻力調節,得到目標阻力參數,包括:
28、在所述呼吸機處于目標順應性參數下控制所述呼吸機的流量輸出裝置產生恒流的氣流并采集氣流輸出完成后流量傳感器的流量以及壓力傳感器的峰壓和平臺壓;
29、基于所述流量、所述峰壓和所述平臺壓進行計算,得到參考阻力參數;
30、根據所述擬合系數和所述流量確定目標阻力補償值;
31、根據所述初始阻力參數和所述目標阻力補償值確定補償后的阻力參數;
32、根據所述參考阻力參數和所述補償后的阻力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阻力調節,得到目標阻力參數;
33、其中,參考阻力參數的計算公式為:
34、r_reback=(ppeak-pplat)/flow
35、其中,r_reback為參考阻力參數,vt為ppeak為峰壓,pplat為平臺壓,flow為流量。
36、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參考阻力參數和所述補償后的阻力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阻力調節,得到目標阻力參數,包括:
37、將所述參考阻力參數和所述補償后的阻力參數進行比較,得到第二比較結果;
38、在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參考阻力參數和所述補償后的阻力參數的誤差未達到預設阻力誤差閾值時,調節呼吸機的電子調阻閥的開合度,并重新執行所述在所述呼吸機處于目標順應性參數下控制所述呼吸機的流量輸出裝置產生恒流的氣流并采集氣流輸出完成后流量傳感器的流量以及壓力傳感器的峰壓和平臺壓的步驟;
39、在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參考阻力參數和所述補償后的阻力參數的誤差達到預設阻力誤差閾值時,將所述參考阻力參數作為目標阻力參數。
40、此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還提出一種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裝置,所述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裝置包括:
41、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模擬肺的初始順應性參數和初始阻力參數;
42、調節模塊,用于通過呼吸機根據所述初始順應性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順應性調節,得到目標順應性參數,其中,所述呼吸機通過連接管路與所述模擬肺連接;
43、擬合模塊,用于對所述呼吸機進行阻力補償值擬合,得到擬合系數;
44、所述調節模塊,還用于通過呼吸機基于所述擬合系數、所述目標順應性參數和所述初始阻力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阻力調節,得到目標阻力參數;
45、測試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目標順應性參數和所述目標阻力參數進行呼吸機性能測試。
46、此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還提出一種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設備,所述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上并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配置為實現如上文所述的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方法的步驟。
47、此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還提出一種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為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上文所述的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方法的步驟。
48、此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還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上文所述的基于呼吸機的模擬肺參數調節方法的步驟。
49、本技術提出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通過獲取模擬肺的初始順應性參數和初始阻力參數;通過呼吸機根據所述初始順應性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順應性調節,得到目標順應性參數,其中,所述呼吸機通過連接管路與所述模擬肺連接;對所述呼吸機進行阻力補償值擬合,得到擬合系數;通過呼吸機基于所述擬合系數、所述目標順應性參數和所述初始阻力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阻力調節,得到目標阻力參數;根據所述目標順應性參數和所述目標阻力參數進行呼吸機性能測試,能夠實現模擬肺的順應性及阻力參數的主動調節,有效提高了調節效率和準確性,同時可以適應不同的呼吸機測試場景。
50、綜上可知,本技術通過呼吸機根據初始順應性參數對模擬肺進行順應性調節,能夠實現準確高效的模擬肺的順應性主動調節,對呼吸機進行阻力補償值擬合,有效提高了阻力參數的調節準確性,從而通過呼吸機基于擬合系數、目標順應性參數和初始阻力參數對所述模擬肺進行阻力調節,能夠實現準確高效的模擬肺的阻力參數的主動調節,進而根據目標順應性參數和目標阻力參數進行呼吸機性能測試,可以適應不同的呼吸機測試場景,克服了手動調節模擬肺的順應性及阻力參數效率和準確性差,且不能兼顧不同的測試環境的技術缺陷,能夠實現模擬肺的順應性及阻力參數的主動調節,有效提高了調節效率和準確性,同時可以適應不同的呼吸機測試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