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木門生產裝置,特別是一種便捷式木門組裝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木門在生產過程中,通常需先加工出各個零件,然后通過卯榫結構將各個零件組裝在一起。而為了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各個零件組裝時需要較大的壓力才能完成,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將零件初步搭接在一起后,由液壓設備逐一壓接各個連接點,這種方式工作效率低,消耗人力成本大,不利于大規模化生產。而且,由于木門體積較大,也相對較重,使用人工將木門組件放置到設備上時操作較為困難,而且容易損傷木門表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捷式木門組裝裝置,它具有更高的木門組裝效率,操作更為方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便捷式木門組裝裝置,其特點是:包括設置在支撐架上的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壓持架;壓持架一端通過轉軸與支撐板鉸接,另一端鉸接有第一液壓推桿,連接第一液壓推桿的第一液壓缸固定在支撐板上;所述支撐板的其中一個短邊處設有第一擋條,另一個短邊處設有指向第一擋條的第二液壓桿;支撐板的其中一個長邊處設有第二擋條,另一個長邊處設有指向第二擋條的第三液壓桿;所述支撐板下方設有帶滾輪的滾輪架,滾輪架下方設有升降機;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與滾輪對應的穿梭窗。
上述的便捷式木門組裝裝置中,所述第二液壓桿與固定在支撐板上的第二液壓缸相連,第三液壓桿與固定在支撐板上的第三液壓缸相連。
前述的便捷式木門組裝裝置中,所述壓持架上設有多個通孔,通孔內設有壓桿,壓桿上端設有限位法蘭,壓桿下端連接有下壓板,下壓板和壓持架之間設有包覆在壓桿外的彈簧。
前述的便捷式木門組裝裝置中,所述第二液壓推桿和第三液壓桿上均設有壓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可翻轉的壓持架對木門組件進行持定位,防止組裝過程中變形,同時利用兩個方向的液壓桿對零件進行壓接組裝,在進料和出料時,可利用上升的管輪托起木門,然后只需簡單拖動就可以移動木門,十分便捷。本發明的結構穩固,操作方便,可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支撐板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支撐板,2-支撐架,3-壓持架,4-第一液壓推桿,5-第一液壓缸,6-第一擋條,7-第二液壓桿,8-第二擋條,9-第三液壓桿,10-滾輪,11-滾輪架,12-升降機,13-穿梭窗,14-第二液壓缸,15-壓桿,16-限位法蘭,17-彈簧,18-第三液壓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限制的依據。
實施例。一種便捷式木門組裝裝置,如圖1和2所示:包括設置在支撐架2上的支撐板1,支撐板1上設有壓持架3;壓持架3一端通過轉軸與支撐板1鉸接,另一端鉸接有第一液壓推桿4,連接第一液壓推桿4的第一液壓缸5固定在支撐板1上;所述支撐板1的其中一個短邊處設有第一擋條6,另一個短邊處設有指向第一擋條6的第二液壓桿7;支撐板1的其中一個長邊處設有第二擋條8,另一個長邊處設有指向第二擋條8的第三液壓桿9;所述支撐板1下方設有帶滾輪10的滾輪架11,滾輪架11下方設有升降機12;所述支撐板1上開設有與滾輪10對應的穿梭窗13。所述第二液壓桿7與固定在支撐板1上的第二液壓缸14相連,第三液壓桿9與固定在支撐板1上的第三液壓缸18相連。所述壓持架3上設有多個通孔,通孔內設有壓桿15,壓桿15上端設有限位法蘭16,壓桿15下端連接有下壓板16,下壓板16和壓持架3之間設有包覆在壓桿15外的彈簧17。所述第二液壓推桿7和第三液壓桿9上均設有壓板。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使用前,滾輪架在升降機的作用下上升,滾輪從穿梭窗處露出,此時,將初步拼搭的木門放置在滾輪上,并向內推動,木門可輕松移動至支撐板上方,然后放下滾輪架,第一液壓推桿作收縮動作,使壓持架下壓,壓持架的下壓板帶緩沖地逐步壓緊木門,此時第三液壓桿向前推動,使得木門零件向短邊方向壓緊連接,同時第二液壓桿也向外伸出,使得兩側的木門零件分別向長邊方向壓緊連接。完成后,滾輪架上升,滾輪頂起組裝好的木門,工人只需從滾輪上移出木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