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縫紉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快速折邊縫紉機。
背景技術: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布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布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現有的縫紉機對于上下層材料的啟縫由操作人員人工完成,生產效率較為低下,通常需要人工手動將布條折一段邊,然后通過一種縫紉機將該段折好的邊縫在幫面上,縫完后再將布條折一段邊,并繼續通過一種縫紉機將該段折好的邊縫在幫面上,如此反復,工作效率低下。現有技術中也出現了多種折邊結構,但是這些結構的靈活性差,實用性不足,不能很好滿足各種布料、皮具的快速折邊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縫紉折邊機構靈活性差,實用性不足,不能很好滿足各種布料、皮具的快速折邊要求等不足,提供一種快速折邊縫紉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快速折邊縫紉機,包括機架和縫紉機本體,縫紉機本體設置在機架的臺面上,所述縫紉機本體的機針旁設有快速折邊結構,所述快速折邊結構包括橫向調節板、縱向調節板和折邊件,所述快速折邊結構通過所述橫向調節板固定在機架的臺面上;所述縱向調節板上設有縱向調節槽;所述折邊件包括固定片和折邊弧形槽,所述固定片可以固定在縱向調節槽的任意位置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橫向調節板上設有橫向調節槽,所述縱向調節板可以固定在橫向調節槽的任意位置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為通過螺母固定。
更進一步地,所述折邊弧形槽進料端的高度大于出料端的高度。
更進一步地,所述折邊弧形槽進料端的高度為0.6-1.2cm,出料端的高度為0.3-0.6c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可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通過螺母進行橫向、縱向調節,以達到最佳的折邊效果,達到快速折邊縫合的效果;可根據實際需縫紉布料的情況,選用合適的折邊件,通過螺母進行快速地安裝和調整最佳位置,以達到最佳的折邊縫紉效果,通過不同的折邊件選擇安裝,能適應幾乎所有的布料、皮料的快速折邊縫紉加工,大大提高了設備改裝成本和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快速折邊結構示意圖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快速折邊結構示意圖二。
附圖標記:機架1、縫紉機本體2、橫向調節板3、縱向調節板4、橫向調節槽5、縱向調節槽6、固定片7、折邊弧形槽8。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施例詳細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快速折邊縫紉機,包括機架1和縫紉機本體2,縫紉機本體2設置在機架1的臺面上,所述縫紉機本體2的機針旁設有快速折邊結構,所述快速折邊結構包括橫向調節板3、縱向調節板4和折邊件;橫向調節板3和縱向調節板4上分別設有橫向調節槽5和縱向調節槽6,縱向調節板4通過螺母可以固定在橫向調節槽5的任意位置上;折邊件包括固定片7和折邊弧形槽8,固定片7通過螺母可以固定在縱向調節槽6的任意位置上,折邊弧形槽8進料端的高度為0.8cm,出料端的高度為0.4cm。
本實施例縫紉機使用時,將折邊件安裝在縱向調節板4上,通過螺母調節,使折邊件固定在合適的縱向位置上,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通過螺母進行橫向調節,以達到最佳的折邊效果;進料縫紉時,待縫紉布料從折邊弧形槽8的進料端伸入,從折邊弧形槽8的出料端送出,在車工手推作用力和折邊弧形槽8的作用下,待縫紉布料快速完成折邊后在送出到縫紉針下方進行縫合,達到快速折邊縫合的效果。此外,可根據實際需縫紉布料的情況,選用合適的折邊件,通過螺母進行快速地安裝和調整最佳位置,以達到最佳的折邊縫紉效果,通過不同的折邊件選擇安裝,本實施例能適應幾乎所有的布料、皮料的快速折邊縫紉加工,大大提高了設備改裝成本和加工效率。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總之,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