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抗菌彈力織物,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紡織工業生產運動服中的抗菌彈力織物。
背景技術:
在崇尚運動、休閑、舒適生活的今天,彈力織物不僅用于運動衣、體操服等,日常生活中的內衣、外衣、西裝等也越來越多地使用彈力織物面料。2000年奧運會后,彈力面料成為時尚焦點,全球彈力面料的年市場增長率為10%左右,而亞太地區則高達15%。彈力面料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彈性,穿著舒適,運動自如,能最大限度地展示人體曲線之美,要獲得這樣的面料,紡制彈力織物是關鍵的一步。
運動服所用紗線要求具有保暖、舒適、薄型三要素,要兼顧織物的保暖性和舒適性要求,如考慮以防止熱量流失來提高保暖性,則可能影響透氣性和透濕性等舒適性指標;織物的保暖性和薄型要求也不能兼顧,因為織物越薄越不利于保暖;織物的舒適性和薄型要求也不能兼顧,因為舒適性所要求的結構蓬松和起毛都會增加織物厚度。由此可見,在常規織物中要兼顧上述三要素具有很大難度。
本產品還采用了竹纖維作為另一種織物纖維。竹纖維屬再生纖維素纖維,竹纖維橫截面形狀與粘膠相近,但是與之不同的是截面內多孔狀,因此竹纖維吸濕性和放濕性極好。纖維具有優良的著色性,色彩鮮艷:懸垂性同粘膠一樣極好;回彈性和耐磨性比粘膠好:纖維最大特性是具有其它纖維所不具有的天然抗菌、抑菌性。因為竹子本身具有抗菌功能在生長過程中不被蟲害侵襲,因此竹纖維具有不需加任何抗菌劑的天然抗菌功能。經檢測竹纖維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巨大芽胞桿菌、熒光假單胞桿菌、枯草桿菌具有抗功能,24小時抗菌率為73%。正是由于這獨特的性能,竹纖維應用領域廣泛。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對傳統紗線進行了結構優化,結合了現有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重量輕、保暖性能和吸濕排汗效果好、環保抗菌的抗菌彈力織物。
本實用新型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抗菌彈力織物,由細經紗和粗緯紗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細經紗為彈力絲,同一經線方向上的細經紗有兩股分別為第一細經紗和第二細經紗,第一細經紗和第二細經紗的中心軌跡為空間螺旋線,兩股紗分別交錯按螺旋通道繞于粗緯紗上;所述的粗緯紗為竹纖維紗螺旋纏繞在錦綸紗外組成;該錦綸紗由錦綸單絲捻合而成;該錦綸單絲的橫截面的外輪廓線為四段首尾相連的圓弧線圍成;該錦綸單絲內設有兩個中空腔,兩個中空腔對稱設置;所述的彈力絲為氨綸合捻線,以氨綸絲與另兩條短纖維紗合并加捻而成。氨綸合捻線有如下優點:一是氨綸絲能與各種紗線或長絲配合;二是適合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甚至一臺捻線機可同時加工幾個品種類型;三是可根據產品用途確定彈性;四是能配合使用與面料一致的外包層紗,使制品的外觀與面料的原料一致,并在染色后達到同一色相。
氨綸合捻線的強力,就是與氨綸絲配合的非彈力紗線的強力,因此較同規格氨綸包芯紗的強力高。
氨綸合捻線中氨綸絲與其他非彈力紗線之間的抱合程度高于氨綸包芯紗中氨綸絲與外包纖維之間的抱合程度,體現為氨綸絲的回縮程度高于包芯紗,因此,合捻線的彈性高于包芯紗。
作為優選,相鄰經線方向上的細經紗圍成菱形狀。
作為優選,所述四段首尾相連的圓弧線為四段交替設置的外圓弧線和內凹圓弧線組成,兩條外圓弧線相互對稱設置,兩條內凹圓弧相互對稱設置。上述結構減輕了織物的重量,使穿著更加舒適,而且圓弧線部分形成了氣流通道,起到導氣作用,增加通氣性,吸濕排汗效果好,同時在擠壓的過程中本產品整體均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
作為優選,所述的中空腔為圓形,且分別位于外圓弧線的一側。產品減輕了紗線的重量,且均有一定的彈性,使織物穿著更加舒適;而且其內形成了氣流通道,起到導氣作用,增加通氣性,吸濕排汗效果好,且有較好的膨松度,纖維間也有較多的空氣含量,因此,可大大提高織物的保暖性,制成的織物,其膨松性較普通織物大15%~20%。
作為優選,所述的錦綸單絲的單絲纖度為0.6~1.3dtex。
作為優選,所述的氨綸絲規格為22.2dtex、44.4dtex、77.7dtex、154dtex中的一種。
作為優選,所述的短纖維紗為棉型、毛型、滌綸型中的一種或幾種,長度為35~15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產品具有以下優點:產品具有較好的彈性,當彈力織物受力拉伸時,在初始階段,經紗由松弛的螺旋線狀態逐漸伸直,負荷也逐漸由小到大;采用的粗緯紗減輕了紗線的重量,且均有一定的彈性,使織物穿著更加舒適;而且其內形成了氣流通道,起到導氣作用,增加通氣性,吸濕排汗效果好,且有較好的膨松度,纖維間也有較多的空氣含量,因此,可大大提高織物的保暖性,制成的織物,其膨松性較普通織物大15%~20%;并且采用了環保的竹纖維,進一步提升了本產品的透氣性及彈性,還具有一定的抗菌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細經紗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粗緯紗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錦綸單絲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氨綸絲1a、短纖維紗1b、第一細經紗11、第二細經紗12、粗緯紗2、竹纖維紗21、錦綸紗22、錦綸單絲221、中空腔221a、外圓弧221b、內凹圓弧221c、螺旋通道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
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的產品由細經紗和粗緯紗2組成,其中細經紗為彈力絲,同一經線方向上的細經紗有兩股分別為第一細經紗11和第二細經紗12,第一細經紗11和第二細經紗12的中心軌跡為空間螺旋線,兩股紗分別交錯按螺旋通道3繞于粗緯紗2上,相鄰經線方向上的細經紗圍成菱形狀;粗緯紗2為竹纖維紗21螺旋纏繞在錦綸紗22外組成;該錦綸紗22由錦綸單絲221捻合而成,錦綸單絲221的單絲纖度為0.6~1.3dtex;該錦綸單絲221的橫截面的外輪廓線為四段首尾相連的圓弧線圍成;該錦綸單絲221內設有兩個中空腔221a,兩個中空腔221a對稱設置。
本實施例的彈力絲為氨綸合捻線,以氨綸絲1a與另兩條短纖維紗1b合并加捻而成。氨綸合捻線有如下優點:一是氨綸絲1a能與各種紗線或長絲配合;二是適合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甚至一臺捻線機可同時加工幾個品種類型;三是可根據產品用途確定彈性;四是能配合使用與面料一致的外包層紗,使制品的外觀與面料的原料一致,并在染色后達到同一色相。
氨綸合捻線的強力,就是與氨綸絲1a配合的非彈力紗線的強力,因此較同規格氨綸包芯紗的強力高。
氨綸合捻線中氨綸絲1a與其他非彈力紗線之間的抱合程度高于氨綸包芯紗中氨綸絲1a與外包纖維之間的抱合程度,體現為氨綸絲1a的回縮程度高于包芯紗,因此,合捻線的彈性高于包芯紗。
本實施例四段首尾相連的圓弧線為四段交替設置的外圓弧221b線和內凹圓弧221c線組成,兩條外圓弧221b線相互對稱設置,兩條內凹圓弧221c相互對稱設置。上述結構減輕了織物的重量,使穿著更加舒適,而且圓弧線部分形成了氣流通道,起到導氣作用,增加通氣性,吸濕排汗效果好,同時在擠壓的過程中本產品整體均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
本實施例的中空腔221a為圓形,且分別位于外圓弧221b線的一側。產品減輕了紗線的重量,且均有一定的彈性,使織物穿著更加舒適;而且其內形成了氣流通道,起到導氣作用,增加通氣性,吸濕排汗效果好,且有較好的膨松度,纖維間也有較多的空氣含量,因此,可大大提高織物的保暖性,制成的織物,其膨松性較普通織物大15%~20%。
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的氨綸絲1a規格為22.2dtex、44.4dtex、77.7dtex、154dtex中的一種,此外,短纖維紗1b為棉型、毛型、滌綸型中的一種或幾種,長度為35~150mm。
本實施例的產品采用了環保的竹纖維紗21,進一步提升了本產品的透氣性及彈性,還具有一定的抗菌功能。本實施例中的竹纖維可純紡,可與棉、麻、MODAL、TENCEL、滌綸等多種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混紡。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申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本申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