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纖維改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抗菌保健纖維或織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抗菌保健纖維或織物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日趨廣泛的新品種,各發達國家都在投入巨資進行研發和應用。但由于技術門檻較高,致使市面上應用的抗菌保健纖維及織物大多是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制得:一是浸漬吸附法;二是紡絲前在成纖材料中加入超細粉末共混紡絲。上述兩種方法都是物理方法,物理方法的缺點是:1、隨著洗滌次數的增加,造成纖維及織物的保健功效漸次于無;2、填加粉末共混紡絲會受填加量的影響而降低纖維的柔軟性、強度等性能,且抗菌保健性能好的銅化合物在現階段是無法獲得有實用價值的超細粉末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抗菌保健纖維或織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抗菌保健纖維或織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制備染液:將金屬化合物、引發劑、滲透劑和溶劑混合制得染液,其中所述金屬化合物的濃度為0.5-10wt%,所述引發劑的濃度為0.5-3wt%,所述滲透劑的濃度為0.5-3wt%,余量為溶劑;
(2)將步驟(1)的染液與纖維或織物按照(4-10):1的浴比投入染整釜中,在85-140℃條件下交聯接枝,保溫10-100min,經清洗、脫水、烘干后,制得抗菌保健纖維或織物;
其中,所述的金屬化合物為含有鉀元素、鎂元素、鋁元素、鋅元素、鐵元素、銅元素或銀元素的氫氧化物、氧化物或鹽;
所述的引發劑為過氧化苯甲?;螂p氧水;
所述的滲透劑為滲透劑JFC;
所述的溶劑為去離子水、二甲基亞砜、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氫糠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混合。
其中,制得的纖維或織物中金屬元素的含量為50-500mg/kg。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化學交聯法,將所需金屬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在溶劑和催化劑的作用下與纖維或織物中的活性基團進行交聯接枝,形成穩定的化學鍵,使纖維或織物因含有這些金屬離子而具有抗菌保健功能,不改變原纖維或織物的固有特性,制得的纖維或織物經檢驗對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和念珠真菌有大于98%的滅菌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抗菌保健纖維或織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制備染液:將21g磷酸二氫鋅、21g過氧化苯甲酰、3g滲透劑JFC和500g去離子水、150g二甲基亞砜、36g四氫糠醇混合制得700g染液,其中所述磷酸二氫鋅的濃度為3wt%,所述引發劑過氧化苯甲酰的濃度為3wt%;
(2)取100g黏膠紗線與步驟(1)的染液投入染整釜中,在85℃條件下交聯接枝,保溫30min,經清洗、脫水、烘干后,制得成品;經檢測,紗線中鋅元素含量為110mg/kg。
實施例2
一種抗菌保健纖維或織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制備染液:將7g氫氧化銅、7g過氧化苯甲酰、3g滲透劑JFC和400g去離子水、200g二甲基甲酰胺、92g四氫糠醇混合制得700g染液,其中所述氫氧化銅的濃度為1wt%,所述引發劑過氧化苯甲酰的濃度為1wt%;
(2)取150g黏膠纖維和腈綸纖維混紡面料與步驟(1)的染液投入染整釜中,在95℃條件下交聯接枝,保溫30min,經清洗、脫水、烘干后,制得成品;經檢測,面料中銅元素含量為185mg/kg。
實施例3
一種抗菌保健纖維或織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制備染液:將10g氫氧化鎂、5g過氧化苯甲酰、3g滲透劑JFC和300g四氫糠醇混合制得500g染液,其中所述氫氧化鎂的濃度為2wt%,所述引發劑過氧化苯甲酰的濃度為1wt%;
(2)取200g滌綸長絲與步驟(1)的染液投入染整釜中,在138℃條件下交聯接枝,保溫60min,經清洗、脫水、烘干后,制得成品;經檢測,滌綸長絲中鎂元素含量為126mg/kg。
實施例4
一種抗菌保健纖維或織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制備染液:將7g磷酸二氫鋅、7g氫氧化鋁、2g過氧化苯甲酰、3g滲透劑JFC和300g二甲基亞砜混合制得700g染液,其中所述磷酸二氫鋅的濃度為1wt%,所述氫氧化鋁的濃度為1wt%,所述引發劑過氧化苯甲酰的濃度為1wt%;
(2)取200g丙綸和錦綸混紡面料與步驟(1)的染液投入染整釜中,在135℃條件下交聯接枝,保溫60min,經清洗、脫水、烘干后,制得成品;經檢測,面料中鋅元素含量為85mg/kg,鋁元素含量為32mg/kg。
實施例5
一種抗菌保健纖維或織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制備染液:將5g硫酸銅、2.5g過氧化苯甲酰、3g滲透劑JFC和200g二甲基亞砜混合制得500g染液,其中所述硫酸銅的濃度為1wt%,所述引發劑過氧化苯甲酰的濃度為0.5wt%;
(2)取150g醋腈纖維面料與步驟(1)的染液投入染整釜中,在105℃條件下交聯接枝,保溫30min,經清洗、脫水、烘干后,制得成品;經檢測,面料中銅元素含量為130mg/kg。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