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合成革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合成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超細纖維合成革是目前人造革、合成革產業中最高檔次,也是最接近真皮的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它有著完全可以媲美真皮的良好手感、物性及細膩的絨質外觀。但是如同常規的合成革一樣必須要大量的使用溶劑型聚氨酯樹脂及有機溶劑作為主要原料,這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正造成著日益嚴重的影響,同時,無法成為真正的生態環保型產品并且高昂的價格使得其實際應用必定受到一定的限制。公開號為102677482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透氣型環保水性聚氨酯絨面合成革及其制備方法,絨面合成革包括起絨類針織基布以及涂覆在基布上的水性聚氨酯漿料,所述水性聚氨酯漿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水性聚氨酯樹脂80~150份;水20~150份;水性色漿0~8份;水性助劑0.5~6.0份。制備方法,其步驟為:a)在起絨類針織基布上涂覆按重量份配制混合的水性聚氨酯漿料;b)通過刮刀將涂覆好的產品表面刮涂平整;c)用烘干定型機進行烘干定型;d)用磨毛機進行雙面打磨,制成絨面合成革。通過上述的步驟生產的絨面合成革其直接將水性聚氨酯漿料涂覆在絨類針織基布上,然后用刮刀刮涂平整,如此漿料只能涂覆在基布的表面上,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基布的內層,則生產的合成革只有表面一層具有良好的手感,而其內部結構還只是基布的本來特性,使用性能上并不優異。技術實現要素: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合成革的制備方法,通過該方法制備的合成革具有優異的使用性能。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合成革的制備方法,包括有如下的制備步驟:步驟1:準備底布,步驟2:雙面含浸,將含浸漿料加入到含浸槽內浸漬擠壓,通過刮刀將涂覆好的底布表面刮涂平整;步驟3:含浸后的底布預凝固;步驟4:將步驟2中的預凝固后的底布經水洗、烘干、冷卻后收卷;步驟5:步驟4中收卷后的底布涂覆輥涂漿料,高溫下發泡;步驟6:發泡后磨皮平整表面;步驟7:后處理。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步驟2中,對步驟1的底部進行含浸,而且在含浸過槽內的兩面進行涂覆,能夠使得含浸后的底布質感上均勻,而利用刮刀將涂覆好的底布表面刮涂平整,能夠實現底布的涂覆均勻,整體的涂覆的厚度一致,產品的質量優良;步驟3中的含浸后的底布預凝固是用于將涂覆在底布上的含浸漿料使其能夠進入到底部內,并且在底布上凝固成一層;步驟4中的水洗是用于除去涂覆漿料中易溶于水的溶劑;步驟5中再在含浸漿料的上層涂覆輥涂漿料,經過高溫發泡,能夠在底布的表面形成一層具有絨狀質感的涂覆層;步驟6中對表面利用磨毛機進行磨皮,能夠使得絨狀質感的表面的絨長度一致,產品質量優質,步驟7中可以任意對步驟6中的產物進行操作處理,能夠賦予產品不同的風格。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步驟2中的含浸漿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80~120份的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150~200份的DMF,5~10份的木質粉,5~10份的碳酸鈣,3~5份的色漿。通過上述技術方案,DMF是用作溶劑來溶解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使其具有一定的粘度,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涂覆在底布表面能夠使得底布的的質感柔軟,彈性好,而且具有耐熱防火的性能;加入木質粉能夠降低產品的成本,又能夠在凝固的過程中起到骨架的作用,加入碳酸鈣不僅能夠降低產品的成本,還能夠作為消光劑使用,而且碳酸鈣的微孔的結構能夠與樹脂很好的交聯,提高材料的涂覆性,提高漿料與基布的粘合性能,使合成革越來越接近于天然皮革,加入色漿能夠使得合成革具有不同的色澤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步驟2中的擠壓壓力為0.5~1kg。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壓力設置在該范圍內能夠實現對涂覆在底布上的含浸漿滲透到底布中心位置,壓力的設計合理,而且設置的壓力用于調節滾筒間的間距用于調整含浸漿料的厚度。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步驟3中的預凝固在DMF的水溶液中進行,DMF與水的重量分數比為1:9。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預凝固在DMF的水溶液,能夠加速含浸漿料在底布上的凝固,而且DMF與水的重量分數比為1:9,少量的DMF也能夠對含浸漿料起到溶解的作用,能夠使得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進一步的滲透到底布的中去,產品的性能好。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步驟4中的烘干溫度為130~150℃。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產品經過水洗的過程,所以需要對其進行烘干,選擇溫度在該范圍內,方面能夠快速的除去水分,另一方面也能夠出去水洗未洗出的殘留的DMF。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步驟5中輥涂漿料包括有重量份數比為1:(1~1.5)的羊巴樹脂和溶劑。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羊巴樹脂能夠在底布的表面形成一層凝固狀的涂層,只需涂覆在底布的一面上就能實現良好的柔軟性、抗皺性。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溶劑選擇丙酮或丁酯。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選擇有機溶劑丙酮或者丁酯稀釋羊巴樹脂,使其具有不同的粘度,使羊巴樹脂在底布上具有良好的分離率,而且兩者均具有較低的沸點,則在發泡是能夠從羊巴樹脂中分離出來,具有良好的去除率。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步驟5中的發泡溫度為165~185℃。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溫度設置在該范圍內能夠實現發泡均勻。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步驟6中選擇磨毛機進行磨皮,磨毛機的規格選擇120目、150目、180目和240目中的一種。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加入的羊巴樹脂和溶劑的比例不同,則其粘度不同,生成的產品表面的絨的粗細不同,所以選用不同規格的磨毛機能夠適應不同的使用環境。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后處理包括印刷或拋光。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印刷可以在產品的表面上施加花紋,增加產品的美觀度。綜上所述,本發明對比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本申請文件的合成革不僅具有真皮和超細纖維革的絨質外觀以及良好的手感,透氣性能和抗皺性能良好;2、制備簡單,產品的表面平整,均勻度良好;3、產品的粘附性能良好,長時間使用較難出現起層。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一種合成革的制備方法實施例1步驟1:準備底布;步驟2:含浸,含浸,稱取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80份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150份DMF,5份木質粉,5份碳酸鈣,3份色漿,將組分攪拌混合均勻加入到含浸槽,底布在含浸槽內浸漬擠壓,壓力為0.5kg,通過刮刀將涂覆好的底布表面刮涂平整;步驟3:含浸后的底布在重量分數比為1:8的DMF的水溶液中進行預凝固;步驟4:將步驟3中的預凝固后的底布經水洗、烘干、冷卻、收卷,其中烘干的溫度為130℃;步驟5:步驟4中收卷后的底布涂覆重量份數比為1:1.1的羊巴樹脂和丙酮的混合漿料,混合漿料的粘度為650Pa·s,在165℃下發泡;步驟6:發泡后用240目的磨毛機磨皮,平整表面;步驟7:后處理。實施例2步驟1:準備底布,步驟2:雙面含浸,稱取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90份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160份DMF,7份木質粉,7份碳酸鈣,4份色漿,將組分攪拌混合均勻加入到含浸槽,底布在含浸槽內浸漬擠壓,壓力為0.6kg,通過刮刀將涂覆好的底布表面刮涂平整;步驟3:含浸后的底布在重量分數比為1:9的DMF的水溶液中進行預凝固;步驟4:將步驟3中的預凝固后的底布經水洗、烘干、冷卻、收卷,其中烘干的溫度為135℃;步驟5:步驟4中收卷后的底布涂覆重量份數比為1:1.2的羊巴樹脂和丙酮的混合漿料,混合漿料的粘度為700Pa·s,在170℃下發泡;步驟6:發泡后用1800目的磨毛機磨皮,平整表面;步驟7:后處理。實施例3步驟1:準備底布,步驟2:雙面含浸,稱取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100份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170份DMF,8份木質粉,8份碳酸鈣,5份色漿,將組分攪拌混合均勻加入到含浸槽,底布在含浸槽內浸漬擠壓,壓力為0.75kg,通過刮刀將涂覆好的底布表面刮涂平整;步驟3:含浸后的底布在重量分數比為1:10的DMF的水溶液中進行預凝固;步驟4:將步驟3中的預凝固后的底布經水洗、烘干、冷卻、收卷,其中烘干的溫度為140℃;步驟5:步驟4中收卷后的底布涂覆重量份數比為1:1.3的羊巴樹脂和丙酮的混合漿料,混合漿料的粘度為750Pa·s,在165℃下發泡;步驟6:發泡后用150目的磨毛機磨皮,平整表面;步驟7:后處理。實施例4步驟1:準備底布,步驟2:雙面含浸,稱取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110份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190份DMF,9份木質粉,9份碳酸鈣,4份色漿,將組分攪拌混合均勻加入到含浸槽,底布在含浸槽內浸漬擠壓,壓力為0.9kg,通過刮刀將涂覆好的底布表面刮涂平整;步驟3:含浸后的底布在重量分數比為1:8的DMF的水溶液中進行預凝固;步驟4:將步驟3中的預凝固后的底布經水洗、烘干、冷卻、收卷,其中烘干的溫度為145℃;步驟5:步驟4中收卷后的底布涂覆重量份數比為1:1.4的羊巴樹脂和丙酮的混合漿料,混合漿料的粘度為800Pa·s,在180℃下發泡;步驟6:發泡后用120目的磨毛機磨皮,平整表面;步驟7:后處理。實施例5步驟1:準備底布,步驟2:雙面含浸,稱取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120份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200份DMF,10份木質粉,10份碳酸鈣,3份色漿,將組分攪拌混合均勻加入到含浸槽,底布在含浸槽內浸漬擠壓,壓力為1kg,通過刮刀將涂覆好的底布表面刮涂平整;步驟3:含浸后的底布在重量分數比為1:9的DMF的水溶液中進行預凝固;步驟4:將步驟3中的預凝固后的底布經水洗、烘干、冷卻、收卷,其中烘干的溫度為150℃;步驟5:步驟4中收卷后的底布涂覆重量份數比為1:1.5的羊巴樹脂和丙酮的混合漿料,混合漿料的粘度為800Pa·s,在182℃下發泡;步驟6:發泡后用120目的磨毛機磨皮,平整表面;步驟7:后處理。實驗檢測參照國標GB/T8949-2008,對本發明產品的耐折、撕裂、剝離、耐水解等性能進行測定。表1實施例1-5的實驗檢測結果測試項目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厚度(mm)0.650.650.650.650.65常溫耐折(次)5000058000630006500067000低溫耐折(-10℃)1900020000250003000030000剝離(N)5060606060撕裂(N)5550506067耐水解(10%NaOH)46h48h52h72h76h通過上述表格可以得出實施例1-5的產品在各方面均具有優良的性能,而且隨著各組分的含量的增加,合成革的使用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均得到增加,而且隨著含量的增加呈現出先增長后趨于平緩的狀態,則說明當材料的添加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性能不造向更優的方向發展的趨勢,甚至可能還會硬性到材料的其他方面的性能,而在實施例1-5中,從實施例3之后隨著組分的增加材料的組分,材料的性能趨向平緩狀態發展,所以優選實施例3作為優選實施例。對比例1對比例1與實施例4的區別在于實施例4中的含浸是對底布的一側含浸,其他均與實施例4保持一致;對比例2對比例2與實施例4的區別在于預凝固是在水中進行,其他均與實施例4保持一致。表2對比例1-2的實驗檢測結果測試項目對比例1對比例2實施例4厚度(mm)0.650.650.65常溫耐折(次)250004500060000-10℃下低溫耐折(次)5000800010000剝離(N)253060撕裂(N)152050耐水解(10%NaOH)25h30h52h通過上述表格,對比對比例1與實施例4的實驗結果,其區別僅在于含浸從雙面含浸變為單面,其他條件均保持不變,通過表格中的數據能夠看出在耐折性能方面聚有所降低,涂覆的漿料也更容易剝離,撕裂更容易,耐水解性能也降低,則通過分析上述的結果申請人能夠合理的得出,在經過單面含浸的底布上涂覆的含浸漿料并不能很好的完全滲透底布,所以底布上就不能完全具備含浸漿料涂覆后的柔軟性,透氣性和抗皺性能,底布的兩個表面上存在差異,產品的性能就會存在差異;對比對比例2與實施例4的實驗結果,發現預凝固在水中進行與在DMF水溶液中進行相比,產品的性能上具有較大的差異,申請人可以合理得出,預凝固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DMF能夠對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起到一定的溶解作用,水性聚酰亞胺酰亞胺樹脂溶解后則能夠更好的滲透到底布的中間層,如此底布的性能就會更加的優異,生產出的合成革的整體性能就會比較優異,而且滲透性好,在合成革的切面處材料的色澤均勻,質量好。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示范性實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確定。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