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領域,特指一種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
背景技術:
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在許多公開發行的書籍中均有論述,工程設計中主要參考以下權威出版物:《鋼結構連接節點設計手冊》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結構設計手冊(上、下冊)》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等。目前常見的各種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構造方式很多,主要有全焊連接和栓焊混合連接兩種方式。現有技術中,在鋼結構構件上使用高強螺栓時,由于受力和安裝空間方面的考慮(參照《鋼結構連接節點設計手冊》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表3-21),對于高強螺栓的最小和最大間距有嚴格要求,并且對于永久螺栓數亦有規定(參照《鋼結構連接節點設計手冊》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3-45)。工程實際中,為達到高強螺栓的全部構造要求,H型鋼截面高度不能小于250mm,或者如果H型鋼梁截面高度小于250mm則采用全焊節點,而全焊節點質量較難保證,而且抗震效果亦不理想。從而導致現有技術中H型鋼梁的截面尺寸并非構件強度和剛度決定,導致實際中在較多地方應用高度較大的H型鋼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也阻礙截面高度較小的H型鋼梁的工程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適用于較小截面高度的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包括:主梁(102)、次梁(101 ),所述次梁上翼緣和下翼緣縮進而腹板伸出,次梁腹板與主梁節點板(103)通過高強度螺栓(105)連接,次梁上翼緣通過焊縫與主梁翼緣連接,次梁下翼緣通過高強度螺栓(105)與L形鋼(104)進行連接,L型鋼(104)與主梁節點板通過焊縫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顯而易見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梁梁連接節點,由于增加了吸震功能的L型鋼組建,使得小截面H型鋼在滿足剛度許用值的條件下,采用栓焊混合連接成為可能,并且節點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次梁連接點的構造所造成的無法應用小截面H型鋼梁而產生的浪費問題。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具體方案圖,圖2、3、4為本實用新型專利實施例提供的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不同視角三維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結合附圖說明如下:[0010]實施例一:參見圖1-圖4,本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包括:主梁(102)、次梁(101),所述次梁上翼緣和下翼緣縮進,次梁腹板與主梁節點板(103)通過高強度螺栓(105)連接,次梁上翼緣通過焊縫與主梁翼緣連接,次梁下翼緣通過高強度螺栓(105)與L形鋼(104)進行連接,L型鋼(104)與主梁節點板通過焊縫連接。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別之處如下:所述次梁(101)截面高度小于主梁截面高度120mm±10mm。所述的L型鋼(104)寬度小于次梁(101)的寬度。所述的L型鋼(104)接觸次梁(101)下翼緣段較接觸主梁(102)節點板段短,且L形鋼(104)厚度小于次梁(101)下翼緣厚度。所述的次梁(101)上翼緣與主梁(102)節點板(103)通過現場焊縫連接。所述的L形鋼(104)與次梁(101)下翼緣、主梁(102)節點板(103)通過現場焊縫連接。所述的高強度螺栓(105)安裝時進行擴孔安裝。
權利要求1.一種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包括:主梁(102)、次梁(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101)的上翼緣和下翼緣縮進而腹板伸出,該伸出的次梁腹板與主梁(102)上焊接的節點板(103)通過高強度螺栓(105)連接,次梁(101)的上翼緣通過焊縫與主梁(102)的翼緣連接,次梁(101)的下翼緣通過高強度螺栓(105)與一個L形鋼(104)進行連接,該L型鋼(104)與主梁(102)上的節點板通過焊縫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101)截面高度小于主梁截面高度120mm±10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鋼(104)寬度小于次梁(101)的寬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鋼(104)接觸次梁(101)下翼緣段較接觸主梁(102)節點板段短,且L形鋼(104)厚度小于次梁(101)下翼緣厚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梁(101)上翼緣與主梁(102)節點板(103)通過現場焊縫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鋼(104)與次梁(101)下翼緣、主梁(102)節點板(103)通過現場焊縫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強度螺栓(105)安裝時進行擴孔安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它包括主梁、次梁,所述次梁上翼緣和下翼緣縮進而腹板伸出,該伸出次梁腹板與主梁節點板通過高強度螺栓連接,次梁上翼緣通過焊縫與主梁翼緣連接,次梁下翼緣通過高強度螺栓與L形鋼進行連接,L型鋼與主梁節點板通過焊縫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H型鋼梁梁連接節點,由于增加了具有吸震功能的L型鋼組件,使得小截面H型鋼在滿足剛度許用值的條件下采用栓焊混合連接成為可能,并且節點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主次梁連接節點的構造所造成的無法應用小截面H型鋼梁而產生的浪費的問題。
文檔編號E04B1/58GK203066249SQ2012203093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姜新民, 程然, 肖丙寅, 沈鋼鋒, 翁耀祖, 蔡明儀 申請人: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