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機。
背景技術:
混凝土是將水泥、石子等建筑材料攪拌在一起混合而成,為了攪拌的充分、均勻,現有的攪拌機的攪拌軸則需根據攪拌機主體的長度設置的較長,由于混凝土的重量較大,攪拌軸的受力大,容易導致攪拌軸固定處磨損加劇導致固定失效甚至攪拌軸扭斷,同時由于攪拌軸較長,攪拌軸的固定端受到的扭矩較大,如需將攪拌軸可靠的固定則對固定條件要求較高。另外,現有的攪拌機大多采用皮帶攪拌軸轉動,不能達到準確的傳動比,而且皮帶容易損壞當攪拌機主體內的容量較大時還特別容易打滑降低傳動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轉軸結構合理,使用壽命長,傳動精度高且攪拌均勻,攪拌混凝土效果好的一種混凝土攪拌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凝土攪拌機,包括設有攪拌室的攪拌機主體,所述攪拌機主體的底部設有驅動箱,所述驅動箱內設有主驅動齒輪,所述主驅動齒輪嚙合有四個驅動齒輪,四個所述驅動齒輪相對所述主驅動齒輪的軸心對稱設置,所述驅動齒輪固定在轉軸上,所述轉軸轉動安裝在所述攪拌機主體的底壁上,所述轉軸穿過所述攪拌機主體的底壁并伸入所述攪拌室內,所述轉軸位于所述攪拌室內的部分固定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室的上部設有輔助攪拌裝置,所述輔助攪拌裝置包括居中設于所述攪拌室內的輔助轉軸,位于所述攪拌室內的所述輔助轉軸的外壁上固定有螺旋葉片,所述輔助轉軸上固定有水噴頭,所述輔助轉軸內設有與所述水噴頭連通的送水管,所述送水管連接有送水裝置;所述輔助轉軸的上端穿過所述攪拌機主體的頂壁并伸出所述攪拌機主體,所述輔助轉軸的上端連接有驅動電機。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輔助轉軸向下延伸入四個所述轉軸之間。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主驅動齒輪連接有減速器,所述減速器的輸入軸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送水裝置包括流量控制閥,所述流量控制閥設置在與所述送水管連接的輸水管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轉軸上的若干個攪拌輥,位于所述轉軸下部的所述攪拌輥的密度大于位于所述轉軸上部的所述攪拌輥的密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攪拌機,包括設有攪拌室的攪拌機主體,所述攪拌機主體的底部設有驅動箱,所述驅動箱內設有主驅動齒輪,所述主驅動齒輪嚙合有四個驅動齒輪,四個所述驅動齒輪相對所述主驅動齒輪的軸心對稱設置,齒輪傳動可靠,傳動精度高,驅動齒輪相對主驅動齒輪對稱設置,主驅動齒輪的受力均勻,使用壽命長。所述驅動齒輪固定在轉軸上,所述轉軸轉動安裝在所述攪拌機主體的底壁上,所述轉軸穿過所述攪拌機主體的底壁并伸入所述攪拌室內,所述轉軸位于所述攪拌室內的部分固定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室的上部設有輔助攪拌裝置,所述輔助攪拌裝置包括居中設于所述攪拌室內的輔助轉軸,位于所述攪拌室內的所述輔助轉軸的外壁上固定有螺旋葉片,所述輔助轉軸上固定有水噴頭,所述輔助轉軸內設有與所述水噴頭連通的送水管,所述送水管連接有送水裝置,所述輔助轉軸的上端穿過所述攪拌機主體的頂壁并伸出所述攪拌機主體,所述輔助轉軸的上端連接有驅動電機;輔助攪拌裝置和轉軸共同對攪拌機主體內的混凝土進行攪拌,減小了轉軸的長度,則相對降低了轉軸的固定要求,提高了攪拌機本體的容量,提高了攪拌效率,減小轉軸扭斷概率及驅動齒輪的磨損率;同時,輔助攪拌裝置具有灑水的功能,攪拌過程中灑水的均勻性好,攪拌質量高。
一種混凝土攪拌機結構合理,轉軸使用壽命長,傳動精度高且攪拌均勻,攪拌混凝土效果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主驅動齒輪和驅動齒輪的轉動示意圖。
圖中:1-驅動箱;2-驅動齒輪;3-轉軸;4-攪拌輥;5-螺旋葉片;6-輔助轉軸;7-水噴頭;8-進料口;9-輸水管;10-流量控制閥;11-驅動電機;12-送水管;13-主驅動齒輪;14-攪拌機主體;15-出料口;16-攪拌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混凝土攪拌機,包括設有攪拌室16的攪拌機主體14,攪拌機本體14的上部設有進料口8,攪拌機本體14的下部設有出料口15。所述攪拌機主體14的底部設有驅動箱1,所述驅動箱1內設有主驅動齒輪13,所述主驅動齒輪13連接有減速器,所述減速器的輸入軸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通過電機驅動主驅動齒輪13。所述主驅動齒輪13嚙合有四個驅動齒輪2,四個所述驅動齒輪2相對所述主驅動齒輪13的軸心對稱設置,主驅動齒輪13受力均勻,避免了主驅動齒輪13局部磨損導致其使用壽命降低。如圖2所示,驅動齒輪2的轉向相同,轉軸3的轉向相同,相鄰兩轉軸3會對兩轉軸3之間的區域內的混凝土形成剪切,促使混凝土攪拌均勻。
所述驅動齒輪2固定在轉軸3上,所述轉軸3轉動安裝在所述攪拌機主體14的底壁上,所述轉軸3穿過所述攪拌機主體14的底壁并伸入所述攪拌室16內,所述轉軸3位于所述攪拌室16內的部分固定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轉軸3上的若干個攪拌輥4,位于所述轉軸3下部的所述攪拌輥4的密度大于位于所述轉軸3上部的所述攪拌輥4的密度,減小了轉軸3的扭矩,減小了轉軸3固定處的磨損,同時也減小了驅動齒輪2的扭矩,降低了驅動齒輪2的磨損率。
所述攪拌室16的上部設有輔助攪拌裝置,所述輔助攪拌裝置包括居中設于所述攪拌室16內的輔助轉軸6,位于所述攪拌室16內的所述輔助轉軸6的外壁上固定有螺旋葉片5,合理的設置螺旋葉片5的旋向及輔助轉軸6的轉向,保證輔助轉軸6將攪拌機本體14底部的混凝土翻到頂層,頂層的混凝土翻轉至攪拌機本體14的底部。輔助轉軸6和轉軸3相互配合,減小了輔助轉軸6和轉軸3 的長度,使得轉軸3和輔助轉軸6的結構更合理,提高了攪拌效果。所述輔助轉軸6上固定有水噴頭7,所述輔助轉軸6內設有與所述水噴頭7連通的送水管12,所述送水管12連接有送水裝置。所述送水裝置包括流量控制閥10,所述流量控制閥10設置在與所述送水管12連接的輸水管9上。通過流量控制閥10可精確控制進水量,保證混凝土室的質量。輔助轉軸6轉動過程中進行加水,加水均勻。所述輔助轉軸6向下延伸入四個所述轉軸3之間,避免了攪拌死角的存在,提高攪拌質量。所述輔助轉軸6的上端穿過所述攪拌機主體14的頂壁并伸出所述攪拌機主體14,所述輔助轉軸6的上端連接有驅動電機11。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