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垂直綠化圍墻,它屬于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是墻面綠化建筑領域。
背景技術:
:
目前不想被路人看到院內情況的院落圍墻、工地的臨時性圍墻等大多采用小型砌塊或實心磚砌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可綠化的圍墻逐漸受到關注。但是多數可綠化圍墻采用在既有普通圍墻上附加常規垂直綠化系統,使得成本大大增加。也有少數采用可綠化砌塊砌筑的圍墻出現,但是由于這些砌塊形狀怪異,很難加工,所以建造成本仍然較高。而且上述垂直綠化圍墻的維護成本也相當昂貴,使得綠化圍墻的普及受到限制。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得到更加生態環保、廉價、安全的垂直綠化砌塊,專利號為201520677199.1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儲水型綠化砌塊(簡稱儲水砌塊)及其構成的垂直綠化墻體,它包括了單儲水槽砌塊和雙儲水槽砌塊。單儲水槽砌塊的基體為上大下小的棱臺形,基體內有一個橫置三棱柱形的儲水槽,一個斜向通孔形種植腔,和兩個垂直的砌筑加固槽。雙儲水槽砌塊相當于將兩個單儲水槽砌塊拼接在一起然后將拼接后的砌塊的兩個種植腔打通成為一個大的種植腔。砌塊逐層壘砌后,上層砌塊的種植腔會與下層砌塊的儲水槽連通成為一個 整體的種植儲水腔。墻體砌筑后,在儲水槽中放入保水基質,種植腔內放入種植土,然后栽種植物。灌溉時可只對最上面一層蓄水砌塊澆水,水透過種植土流進位于下一層砌塊的儲水槽中,當儲水槽中的水滿至溢流口時,就會溢流至同一層砌塊的種植土中,然后透過種植土流進更下一層砌塊的儲水槽中,持續這樣澆水,水會流到所有砌塊的種植土中。
上述儲水砌塊雖然解決了普通垂直綠化系統的壽命短、價格昂貴、灌溉系統易堵塞等問題,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點:1)形狀怪異,無法采用通用的制磚設備進行生產,因此生產成本仍然較高,難以普及;2)灌溉時,灌溉水要先流經種植土才能進入儲水槽,不可避免地會將種植土中的營養物質溶解在水中,有營養的水在上述儲水砌塊形成的自然流動給排水系統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上層種植腔中土壤養分流失。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通用性強、建造成本低且可有效儲水的垂直綠化圍墻。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垂直綠化圍墻,它由多個壘砌碼放在一起的綠化砌塊構成,所述的綠化砌塊是一個設置有多個垂直貫通的加固孔的混凝土空心砌塊;在所述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的中部凸出一個方形種植盆,所述的方形種植盆中設有單盲孔種植腔;所述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的兩端超出方形種植盆的部分的寬度相同,且寬度之和為單盲孔種植腔的寬度; 在所述的方形種植盆的兩側盆壁上設置有溢流孔;在所述的單盲孔種植腔的兩側壁上設置有導水板;在所述的單盲孔種植腔中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蓄水層、隔土層、種植土層。
所述的單盲孔種植腔中的蓄水層包括多個疊加在一起的儲水板;所述的儲水板包括一中間開有中心孔的單層蓄排水板;多層單層蓄排水板疊加構成一個帶有中心通孔的蓄水層,所述的吸水包置于中心通孔中。
所述的導水板為單層蓄排水板。
在所述的方形種植盆的兩側盆壁上設置的溢流孔位于兩側盆壁的下部對稱位置上。
所述的溢流孔到單盲孔種植腔底部的距離為30~45毫米。
在所述的單盲孔種植腔的底部表面及其底部表面向上的四面側壁上設置有防水層,防水層設置高度不低于所述溢流孔的高度。
所述的混凝土空心砌塊上設置有四個垂直貫通的加固孔。
一種垂直綠化圍墻的建造方法,它包括如下的步驟:
a.準備加工好的綠化砌塊若干,鉆好溢流孔并做好防水;
b.按常規方法做好圍墻的基礎,在基礎上對應安裝綠化砌塊的位置應預埋鋼筋,所述的預埋鋼筋的數量和具體位置與綠化砌塊加固孔對應一致;
c.將已經做好防水的綠化砌塊碼壘砌放在做好的基礎上;之后每層綠化砌塊壘砌碼放的方形種植盆與其下層綠化砌塊的方形種植盆錯位砌筑,露出單盲孔種植腔;
d.向所述的碼放好的綠化砌塊的加固孔中灌注細石混凝土并插入鋼筋,插入深度應與步驟b中預埋鋼筋相互搭接約200mm;
e.在單盲孔種植腔中放入導水板、蓄水層、吸水包和隔土層,填充種植土并種植植物;
f.在所述的最上層的單盲孔種植腔的上方設置灌溉系統。
所述的灌溉系統為設置單盲孔種植腔上方的滴灌頭,和為滴灌頭供水的水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完整實施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綠化砌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綠化砌塊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導水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儲水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中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為多個壘砌碼放在一起的綠化砌塊構成,所述的綠化砌塊是一個設置有多個垂直貫通的加固孔11的混凝土空心砌塊1;在所述的混凝土空心砌塊1的中部凸出一個方形種植盆 10,所述的方形種植盆中設有單盲孔種植腔12;所述的混凝土空心砌塊1的兩端超出方形種植盆的部分14的寬度之和為單盲孔種植腔的寬度。
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的混凝土空心砌塊1中設置有四個垂直貫通的加固孔11。現有技術中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的空心為兩個垂直貫通的通孔,其目的是為了減輕混凝土切塊的整體重量。而本實用新型的長方形混凝土空心砌塊1的構成空心的四個垂直貫通的加固孔11是為了將本實用新型的砌塊與圍墻基礎牢固固定的目的而設置的。
為了簡化灌溉系統、提升灌溉效果,使得種植更有效率,在所述的方形種植盆10的兩側盆壁上設置有溢流孔1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溢流孔13設置于方形種植盆10的兩側盆壁的下部,且位置對稱。為了配合種植對水位的要求,所述的溢流孔13到單盲孔種植腔12底部的距離為30~45毫米。
為了防止種植土中營養流失并提高本實用新型的蓄水能力,在單盲孔種植腔12的底部和側壁都設置了蓄水和導水裝置。
所述的單盲孔種植腔中的蓄水層包括多個疊加在一起的儲水板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儲水板3包括一中間開有中心孔22的單層蓄排水板;多層單層蓄排水板疊加構成一個帶有中心通孔的蓄水層,所述的吸水包4置于中心通孔中。所述的吸水包可以是無紡布包好的膨脹珍珠巖或海綿等。所述的蓄排水板為現有技術。
在所述的單盲孔種植腔12的兩側壁上設置有導水板2,所述的導水板2為單層蓄排水板,也就是將單層蓄排水板貼在盲孔側壁內側上。所述的蓄排水板為現有技術。
所述的蓄水層置于單盲孔種植腔12的最底部,在蓄水層的上面還依次設置有隔土層5和種植土層6,種植物就可以直接種在種植土層6上了。
為了進一步的保證蓄水效果,減少灌溉頻次,防止水土流失,在所述的單盲孔種植腔的底部表面及其底部表面向上30~45毫米高的四面側壁上設置有防水層15。
本實用新型的垂直綠化圍墻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驟:
a.準備加工好的綠化砌塊若干,并鉆好溢流孔、做好防水;
b.按常規方法做好圍墻的基礎,在基礎上對應安裝綠化砌塊的位置應預埋鋼筋,所述的預埋鋼筋的數量和具體位置與綠化砌塊加固孔對應一致;
c.將已經做好防水的綠化砌塊壘砌碼放在做好的基礎上;之后每層綠化砌塊壘砌碼放的方形種植盆與其下層綠化砌塊的方形種植盆錯位砌筑,露出其下層方形種植盆的單盲孔種植腔;
d.向所述的壘砌碼放好的綠化砌塊的加固孔中灌注細石混凝土并插入鋼筋,插入深度應與步驟b中預埋鋼筋相互搭接約200mm;在單盲孔種植腔中放入導水板、蓄水層、吸水 包和隔土層,其中隔土層的上表面應略高于溢流孔的高度,然后填充種植土6并種植植物7;
e.在所述的最上層的單盲孔種植腔的上方設置灌溉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
用本實用新型的建造方法完成垂直綠化圍墻的壘砌后,由于所述的混凝土空心砌塊1的兩端超出方形種植盆10的部分14寬度之和為單盲孔種植腔寬度;且兩端超出方形種植盆的部分的寬度相同;在壘砌碼放時每層綠化砌塊壘砌碼放的方形種植盆與其下層綠化砌塊的方形種植盆錯位砌筑,這樣就可以露出其下層的單盲孔種植腔12;所以每個綠化砌塊的單盲孔種植腔12的上方會形成一個與單盲孔種植腔等寬、與砌塊等高的“墻內植物生長空間”,如圖1中所示。植物的高度宜高于砌塊的高度,使之一開始就有大部分外露于墻外。隨著植物的生長很快就可遮蔽整個墻面。
灌溉原理,如圖2所示:
可采用常規定時灌溉裝置,常規定時灌溉裝置與本實用新型的水管結合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完整的灌溉系統。灌溉系統僅對最上一層單盲孔種植腔直接供水,可將滴灌頭塞入最上一層單盲孔種植腔的側壁與導水板之間的縫隙中。灌溉時,灌溉水沿導水板流入種植腔底部的蓄水層,當水滿至溢流口處時,會從溢流口流出并流入其相鄰的下層砌塊的種植腔中(同樣需沿導水板流動)。其下層砌塊種植腔中的水滿至溢流口時,又會溢流并對其下層的種植腔進行澆灌。直至整個綠化圍墻得到灌溉。由于灌溉時水在導水板中流動,且隔土層上表面高 過溢流孔,使得灌溉水永遠不會浸泡隔土層上方的種植土,所以不會造成水土流失。澆灌到種植腔的水蓄存在蓄水層3中,再經吸水包4傳遞給隔土層5,隔土層再將水傳遞給種植土6。所種植的植物通常會從種植土中吸取水分,但根系發達后也可以直接從隔土層中吸取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