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鐵路彈性支撐塊生產線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499035閱讀:723來源:國知局
一種鐵路彈性支撐塊生產線及其生產工藝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彈性支撐塊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鐵路彈性支撐塊生產線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彈性支撐塊在現代的隧道、鐵路以及城市軌道的施工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彈性支撐塊具有良好的彈性和減震降噪效果,產品采用工廠化預制生產,極大的縮短了作業時間,使產品施工過程簡單快捷,減少了后期養護的工作量,相比傳統的有砟軌道具有諸多優勢,成為未來交通業發展的主力。

目前的生產過程中,彈性支撐塊大多采用人工翻模制作,模具采用單一的小型模具進行制作,生產過程中需要人工不斷地逐個進行合模和拆模操作,生產工藝復雜,工人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極大,即使有采用整體式模具的制作方式,往往因為整體較重造成轉移以及拆模十分不便,產量低、成本高、工人勞動強度大,難以適應目前的生產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工藝合理、效率高、產量高、成本低、工人勞動強度小,能有效保證產品質量及需求的彈性支撐塊生產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鐵路彈性支撐塊生產線,包括第一模具輸送軌道和上模清理軌道,所述第一模具輸送軌道包括下模清理段和合模段,所述上模清理軌道與合模段間設有第一運模小車,所述合模段上方設有飛行料斗和布料機,所述合模段末端通過第二運模小車與養護室相連,所述養護室內設有模具碼垛機,所述養護室出口側順次設有縱向模具軌道和橫向模具軌道,所述橫向模具軌道末端通過第三運模小車與上下模分離機相連,所述上下模分離機末端順次與翻模機和制品小車相連,所述上下模分離機和模具翻模機均通過第三運模小車分別與上模清理軌道和下模清理段相連。

一種鐵路彈性支撐塊生產線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00:模具合模:上模、下模的清理、合模、涂刷脫模劑;

s200:預埋件的安裝;

s300:澆筑:產品的混凝土澆筑振搗;

s400:轉運:筑模的轉移、碼放,所述碼放采用模具碼垛機將澆筑好的模具在養護窯中層疊多層、碼放整齊;

s500:養護:產品的養護;

s600:筑模的運輸;

s700:拆模,所述拆模使用上下模分離機進行分模后,用模具翻模機進行下模翻轉脫模;

s800:產品運出;

以上步驟是在連續生產線上完成的;

所述模具為整體式彈性支撐塊模具,具有以下結構:包括上模組件、下模組件、定位組件和鎖緊組件,所述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通過鎖緊組件進行連接鎖緊,所述鎖緊組件貫穿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設置,所述定位組件設置于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的側部,所述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對應設有4n個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n=1、2、3、4、5。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合模段上還順次設有涂脫模劑裝置和預埋件安裝裝置。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上下模分離機包括同步機構和對稱設置于同步機構兩端的上模脫模翻轉裝置,所述同步機構包括轉動軸、連接盤和連桿,所述連接盤垂直于轉動軸設置、且位于轉動軸兩端,所述連桿的上端與連接盤鉸接、下端與上模脫模翻轉裝置的縱向驅動組件的輸出端鉸接。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上模脫模翻轉裝置包括橫向驅動組件、縱向驅動組件、氣囊脫模組件、架體和翻模組件,所述架體中部設有承托部,所述氣囊脫模組件設置于架體的下方內側,所述翻模組件設置于氣囊脫模組件上方的架體上,所述橫向驅動組件橫向設置于架體中部與氣囊脫模組件上表面齊平處,所述縱向驅動組件設置于架體上端、且輸出端向下與承托部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氣囊脫模組件包括氣囊和脫模臺,所述脫模臺設置于氣囊上方、且二者之間設有彈性元件。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模具碼垛機包括行走框架組件、吊具組件、控制室和電控柜,所述吊具組件設置于行走框架組件下方、且可沿其長向移動,所述控制室和電控柜分別位于行走框架組件兩端、對吊具組件進行控制。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吊具組件包括動滑輪元件和鋼絲繩,所述動滑輪元件和鋼絲繩相配合,所述動滑輪元件設置于吊具組件長向兩端的中部。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工藝過程設置合理,極大的減少工人的勞動量,提高了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程度,縮短了生產周期,產品澆筑過程中配合使用的整體式模具使設備一次產出多個產品,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模具具有的高強度和高剛度保證了成型產品的整體質量,適合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的需要,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鐵路彈性支撐塊的工藝流程圖。

圖2是圖1中整體式彈性支撐塊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生產線設備布局圖。

圖4是圖1中模具碼垛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中上下模分離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第一模具輸送軌道;110、上模清理段;120、合模段;122、布料機;130、下模清理軌道;140、第一運模小車;150、第二運模小車;200、模具碼垛機;210、行走框架組件;220、吊具組件;240、控制室;250、電控柜;300、上下模分離機;310、同步機構;311、轉動軸;312、連接盤;313、連桿;320、上模脫模翻轉裝置;321、橫向驅動組件;322、縱向驅動組件;323、承托部;324、氣囊脫模組件;325、架體;326、翻模組件;327、氣囊;328、脫模臺;400、養護室;410、縱向模具軌道;420、橫向模具軌道;430、第三運模小車;500、模具翻模機;610、模組件;620、下模組件;630、定位組件;640、鎖緊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鐵路彈性支撐塊生產線,包括第一模具輸送軌道100和下模清理軌道130,所述第一模具輸送軌道100包括上模清理段110和合模段120,所述下模清理軌道130與合模段120間設有第一運模小車140,所述合模段120上方設有飛行料斗和布料機122,所述合模段120末端通過第二運模小車150與養護室400相連,所述養護室400內設有模具碼垛機200,所述養護室400出口側順次設有縱向模具軌道410和橫向模具軌道420,所述橫向模具軌道420末端通過第三運模小車430與上下模分離機300相連,所述上下模分離機300末端順次與翻模機500和制品小車相連,所述上下模分離機300和模具翻模機500均通過第三運模小車430分別與下模清理軌道130和上模清理段110相連。上模在上模清理段110清理完成后被運送至合模段120,且在此處吊起翻轉180°后,等待下模經第一運模小車140從下模清理軌道130處運至合模段120處,放置在合模段120的軌道上,然后上模下落,實現上下模之間的合模,然后進行涂脫模劑和安裝預埋件的操作,完成模具的前期操作。

一種鐵路彈性支撐塊生產線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00:模具合模:上模、下模的清理、合模、涂刷脫模劑;

s200:預埋件的安裝;

s300:澆筑:產品的混凝土澆筑振搗;

s400:轉運:筑模的轉移、碼放,所述碼放采用模具碼垛機200將澆筑好的模具在養護窯中層疊多層、碼放整齊;

s500:養護:產品的養護;

s600:筑模的運輸;

s700:拆模,所述拆模使用上下模分離機300進行分模后,用模具翻模機500進行下模翻轉脫模;

s800:產品運出;

以上步驟是在連續生產線上完成的;

所述模具為整體式彈性支撐塊模具,具有以下結構:包括上模組件610、下模組件620、定位組件630和鎖緊組件640,所述上模組件610和下模組件620通過鎖緊組件640進行連接鎖緊,所述鎖緊組件640貫穿上模組件610和下模組件620設置,所述定位組件630設置于上模組件610和下模組件620的側部,所述上模組件610和下模組件620對應設有4n個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n=1、2、3、4、5。碼放采用模具碼垛機200將澆筑好的模具在養護窯中層疊多層、碼放整齊。拆模使用上下模分離機300進行分模后,用模具翻模機500進行下模翻轉脫模。該生產線中采用整體式彈性支撐塊模具,模具一次成型多個產品,且生產過程中碼放和拆模工序采用模具碼垛機200和上下模分離機300,能夠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費用。整體式彈性支撐塊模具,采用多個型腔的形式,由于彈性支撐塊產品規格一致,在生產線的布設時,盡量和模具的運輸軌道的寬度相一致,一般排布四個彈性支撐塊適合軌道的寬度,所以整體式彈性支撐塊的模具的型腔數量設置為4的倍數,保證一次形成多個產品,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且整體式模具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剛度,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適應工廠化生產所需。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如圖3所示,合模段120上還順次設有涂脫模劑裝置和預埋件安裝裝置。合模后對整個模具進行涂脫模劑操作,便于后期產品脫模,同時在澆筑前進行預埋件安裝,實現增強產品強度的作用。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如圖5所示,上下模分離機300包括同步機構310和對稱設置于同步機構310兩端的上模脫模翻轉裝置320,同步機構310包括轉動軸311、連接盤312和連桿313,連接盤312垂直于轉動軸311設置、且位于轉動軸311兩端,連桿313的上端與連接盤312鉸接、下端與上模脫模翻轉裝置320的縱向驅動組件322的輸出端鉸接。兩個上模脫模翻轉裝置320對稱設置于模具的兩側,上方通過同步機構310相連接,通過同步機構310保證下方動作的一致性,避免模具在拆模過程中造成的位置偏移,同步機構310的轉動軸311可以繞其固定點進行擺動,在模具上移過程中,轉動軸311再連桿313以及連接盤312的帶動下順時針轉動,在模具下落過程中,逆時針轉動,實現模具兩側運動的同步性,保證動作順暢穩定。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如圖5所示,上模脫模翻轉裝置320包括橫向驅動組件321、縱向驅動組件322、氣囊脫模組件324、架體325和翻模組件326,架體325中部設有承托部323,氣囊脫模組件324設置于架體325的下方內側,翻模組件326設置于氣囊脫模組件324上方的架體325上,橫向驅動組件321橫向設置于架體325中部與氣囊脫模組件324上表面齊平處,縱向驅動組件320設置于架體上端、且輸出端向下與承托部323連接。模具從養護室運至氣囊脫模組件324上方后經其震動脫模,然后上模在橫向驅動組件321和縱向驅動組件322的作用下向上方運動,下模和產品移動至下一步模具翻模機500處,然后上模下落復位,通過翻模組件326進行180°翻轉的動作,實現上模翻轉的過程。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如圖5所示,氣囊脫模組件324包括氣囊327和脫模臺328,脫模臺328設置于氣囊327上方、且二者之間設有彈性元件。模具在脫模臺328上通過氣囊327將模具頂起,然后氣囊327快速排氣,模具迅速下落,實現上模和下模的脫離,實現分離過程。橫向驅動組件310采用氣缸,縱向驅動組件320采用油缸。通過氣缸和油缸進行上模的橫向和縱向的運動,動作形式簡單,快捷,能有效地節省生產時間,提供工作效率,同時設備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經濟意義。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如圖4所示,模具碼垛機200包括行走框架組件210、吊具組件220、控制室240和電控柜250,吊具組件220設置于行走框架組件210下方、且可沿其長向移動,控制室240和電控柜250分別位于行走框架組件210兩端、對吊具組件220進行控制。通過吊具組件220沿行走框架組件210進行多次往復運動,實現模具的多層碼放的動作,工作速度快,效率高,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強度。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如圖4所示,吊具組件220包括動滑輪元件和鋼絲繩,動滑輪元件和鋼絲繩相配合,動滑輪元件設置于吊具組件220長向兩端的中部。滑輪元件的使用,體現了傳動的靈活性,同時有效降低設備損耗,進而降低了生產成本。鋼絲繩采用直徑為12mm的鋼絲繩,作為模具碼垛機200上的主要承重元件,針對整體式彈性支撐塊模具的重量,鋼絲繩選擇直徑為12mm的形式,一方面保證了碼放過程中的安全性,同時還有效的降低了設備成本,有助于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工藝過程設置合理,極大的減少工人的勞動量,提高了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程度,縮短了生產周期,產品澆筑過程中配合使用的整體式模具使設備一次產出多個產品,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模具具有的高強度和高剛度保證了成型產品的整體質量,適合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的需要,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余干县| 临澧县| 禄劝| 嘉荫县| 大竹县| 峨眉山市| 安泽县| 石嘴山市| 拜城县| 津南区| 祁连县| 曲水县| 吴堡县| 德兴市| 桑日县| 边坝县| 曲周县| 子洲县| 巫溪县| 潞城市| 商城县| 手机| 瑞昌市| 武乡县| 莱阳市| 南开区| 西贡区| 泌阳县| 惠水县| 方正县| 新邵县| 昌宁县| 兴城市| 鄄城县| 河北省| 隆化县| 定州市| 扎囊县| 昭平县|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