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種防水套管拼裝模塊。
背景技術:
1、建筑管道施工過程中,穿外墻處需要預埋穿防水套管,成排鍍鋅鋼管的預埋成為施工的重難點。通常的做法是整體套管吊裝預埋,此類做法雖然簡單且取材方便,但是需要機械吊裝,施工規模較大;而且套管與鋼板在焊接時受到周圍套管的阻礙作用,難以實現套管與鋼板之間進行滿焊,液體容易通過套管與鋼板之間的縫隙順著套管的外壁滲透穿過墻體。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防水套管拼裝模塊。
2、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3、一種防水套管拼裝模塊,包括一根套管,所述套管上焊接有矩形的第一鋼板和矩形的第二鋼板,所述套管的中心軸與第一鋼板所在平面相垂直,所述第一鋼板與第二鋼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鋼板其中兩個側邊上設置有內凹的定位插槽,所述第一鋼板另外兩個側邊上設置有外凸的定位插塊,一塊所述第一鋼板一側的定位插塊與另一塊第一鋼板一側的定位插槽拔插配合;所述第二鋼板其中兩個側邊上設置有內凹的條形卡槽,所述第二鋼板另外兩個側邊上設置有外凸的條形卡條,一塊所述第二鋼板一側的條形卡條與另一塊第二鋼板一側的條形卡槽拔插配合。
4、其中,所述定位插槽的槽底中心開設有第一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塊遠離第一鋼板的一端中心開設有第二定位插孔,相鄰且同軸的所述第一定位插孔和第二定位插孔中插有一根定位插銷。
5、其中,所述第一鋼板與套管的焊縫為滿焊,所述第二鋼板與套管的焊縫為滿焊。
6、其中,所述第一鋼板厚度至少為第二鋼板厚度的二倍。
7、其中,所述第一鋼板的正面與第二鋼板的背面之間的間距等于墻體的厚度。
8、其中,所述套管靠近第二鋼板的一頭設置有壓槽。
9、其中,所述套管靠近第二鋼板的一頭套有工作管,所述套管與工作管之間涂抹有密封膠。
10、其中,所述工作管外套有管枕,所述管枕包括矩形的工作管支撐板和四塊支撐翼板,所述工作管支撐板的每條側邊連接一塊支撐翼板,所述工作管支撐板的中心設置有用于套在工作管上的工作管套孔。
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一根套管上焊接第一鋼板和第二鋼板作為一組獨立的防水套管拼裝模塊,方便徒手搬運和安裝,方便套管與第一鋼板、第二鋼板之間實現滿焊;在第一鋼板上設置定位插槽和定位插塊,在第二鋼板上設置條形卡槽和條形卡條,方便相鄰的防水套管拼裝模塊進行定位、拼裝。
1.一種防水套管拼裝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套管,所述套管上焊接有矩形的第一鋼板和矩形的第二鋼板,所述套管的中心軸與第一鋼板所在平面相垂直,所述第一鋼板與第二鋼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鋼板其中兩個側邊上設置有內凹的定位插槽,所述第一鋼板另外兩個側邊上設置有外凸的定位插塊,一塊所述第一鋼板一側的定位插塊與另一塊第一鋼板一側的定位插槽拔插配合;所述第二鋼板其中兩個側邊上設置有內凹的條形卡槽,所述第二鋼板另外兩個側邊上設置有外凸的條形卡條,一塊所述第二鋼板一側的條形卡條與另一塊第二鋼板一側的條形卡槽拔插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套管拼裝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槽的槽底中心開設有第一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塊遠離第一鋼板的一端中心開設有第二定位插孔,相鄰且同軸的所述第一定位插孔和第二定位插孔中插有一根定位插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套管拼裝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板與套管的焊縫為滿焊,所述第二鋼板與套管的焊縫為滿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套管拼裝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板厚度至少為第二鋼板厚度的二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套管拼裝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板的正面與第二鋼板的背面之間的間距等于墻體的厚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套管拼裝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靠近第二鋼板的一頭設置有壓槽。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套管拼裝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靠近第二鋼板的一頭套有工作管,所述套管與工作管之間涂抹有密封膠。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套管拼裝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管外套有管枕,所述管枕包括矩形的工作管支撐板和四塊支撐翼板,所述工作管支撐板的每條側邊連接一塊支撐翼板,所述工作管支撐板的中心設置有用于套在工作管上的工作管套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