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合模具。
背景技術:
家庭自制食品由于制作過程衛生、使用原料可選以及口味可調等原因,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在制作家庭自制食品的過程中,常需要對食品進行冷熱加工、表面整平以及切割分離等處理,尤其對于制作糖類、阿膠類或巧克力類粘性較大的食品,普通家庭中通常沒有配套加工工具,制作時食品易粘在加工工具上,導致制作過程效率低下,或者制作出的食品形狀欠佳。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組合模具。所述組合模具使食品的冷熱加工、表面整平以及切割分離等處理更加方便,避免食品粘附在加工工具上,提高了食品加工效率和成品的美觀程度。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組合模具,包括加工模塊和整平模塊;
所述加工模塊包括模具本體,所述模具本體包括側壁和底板,所述側壁的上邊緣圍成的區域為模具開口,所述模具開口的面積大于或等于所述底板的面積;
所述整平模塊包括不粘墊和滾平棒,所述不粘墊的形狀與所述模具開口的形狀相適配,且所述不粘墊的面積略小于所述模具開口的面積;所述滾平棒為軸截面為圓形的棒體;使用時,所述不粘墊放置于所述模具本體內所盛的待加工物料的上表面上,所述滾平棒在所述不粘墊的上表面處滾動,整平所述待加工物料的上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組合模具還包括切割模塊;所述切割模塊包括對脫模后的所述待加工物料進行尺寸量取的輔助棒和切割刀,所述輔助棒為軸截面為矩形的棒體。
進一步地,所述輔助棒的軸截面為正方形。
進一步地,所述不粘墊的邊緣處設置有向外延伸突出的把手部,所述把手部的個數為一個或多個。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本體的內腔表面為光滑面;所述不粘墊的下表面為光滑面,所述不粘墊的上表面為粗糙面。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本體的所述底板為矩形,所述模具本體的所述側壁垂直于所述底板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滾平棒的長度小于所述底板的長度,所述輔助棒的長度不小于所述底板的寬度。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開口的邊緣處水平向外延伸設置有水平沿。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本體和所述不粘墊上的所有尖銳邊角均經過倒圓處理。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本體和所述不粘墊均由彈性食品級硅膠材料制成,所述滾平棒和所述輔助棒均由實木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所述模具本體和所述不粘墊優選由彈性食品級硅膠材料制成,食品級硅膠材料可以加工的溫度范圍為-40℃~230℃,使得所述組合模具可以滿足多種食品冷熱加工的溫度要求;同時所述整平模塊能夠使被加工的物料表面平整;
所述整平模塊包括不粘墊和滾平棒,使用時,將所述滾平棒在所述不粘墊的上表面上滾動,不僅可以使所述模具本體內所盛待加工物料的上表面均勻受 力,而且可以避免待加工物料粘附在滾平棒上,避免產生制作不便、清洗困難等問題。
2、所述組合模具還包括切割模塊,所述切割模塊包括輔助棒和切割刀,所述輔助棒為軸截面為矩形的棒體,其中,優選軸截面為正方形的棒體,使用時,可以將所述輔助棒在脫模后的待加工物料的上表面處滾動,從而定量量取長度,在所述輔助棒的限制下,使用所述切割刀進行均勻切割,使得到的產品形狀規則、美觀。
3、所述不粘墊的邊緣處設置有向外延伸的把手部,當不粘墊放置于待加工物料的上表面處并受到所述滾平棒向下的壓力時,所述把手部向上翹起,當滾平操作結束時,可以手持所述把手部,方便地將所述不粘墊取下。
4、所述模具本體的內腔表面和所述不粘墊的下表面為光滑面,可以減小待加工物料與模具之間的附著力,防止待加工物料粘附于模具本體或不粘墊上;所述不粘墊的上表面為粗糙面,所述粗糙面可以增大所述滾平棒滾動時的摩擦力,方便施力。
5、所述模具本體和所述不粘墊上所有尖銳邊角均經過倒圓處理,既可以使脫模更加容易,防止待加工物料遺留在模具本體內的尖銳角部或縫隙處,又可以防止外部尖銳邊角劃傷使用者。
附圖說明
圖1是所述模具本體和所述不粘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所述滾平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所述輔助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模具本體;2、側壁;3、底板;4、不粘墊;5、滾平棒;6、輔助棒;7、把手部;8、水平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組合模具,包括加工模塊和整平模塊。
所述加工模塊包括模具本體1,所述模具本體1包括側壁2和底板3,所述側壁2的上邊緣圍成的區域為模具開口,所述模具開口的面積大于或等于所述底板3的面積;優選地,所述模具本體1的所述底板3為矩形,所述模具本體1的所述側壁2垂直于所述底板3設置。
所述整平模塊包括不粘墊4和滾平棒5(見圖1和圖2),所述不粘墊4的形狀與所述模具開口的形狀相適配,且所述不粘墊4的面積略小于所述模具開口的面積;所述滾平棒5為軸截面為圓形的棒體;優選地,所述滾平棒5為軸截面面積處處相等的圓柱體結構。
使用時,將成半固體狀態的待加工物料倒入所述模具本體1內,使待加工物料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模具開口的高度,將所述不粘墊4放置于所述待加工物料的上表面處,并使所述滾平棒5在所述不粘墊4的上表面上滾動,此處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滾平棒5的長度較小,可整體落于所述不粘墊4的上表面上,通過所述滾平棒5的滾動施壓,可以整平所述模具本體1內的所盛待加工物料的上表面;優選地,所述模具本體1的內腔表面和所述不粘墊4的下表面為光滑平面,所述光滑平面可以防止待加工物料粘附于模具本體1或不粘墊4上;所述不粘墊4的上表面為粗糙面,所述粗糙面可以增大所述滾平棒5滾動時的摩擦力,方便施力。
進一步地,所述組合模具還包括切割模塊;所述切割模塊包括對脫模后的所述待加工物料進行尺寸量取的輔助棒6(見圖3)和切割刀,所述輔助棒6為軸截面為矩形的棒體,優選地,所述輔助棒6的軸截面為正方形。
脫模后,將所述輔助棒6在脫模后的待加工物料表面滾動,從而等間距量取長度,從而將待加工物料均勻切割成條或成塊。進一步地,當所述模具本體1的底板為矩形時,所述滾平棒5的長度小于所述底板3的長度,所述輔助棒6的長度不小于所述底板3的寬度。
進一步地,所述不粘墊4的邊緣處設置有向外延伸突出的把手部7。優選 地,所述把手部7的個數為一個或多個。所述把手部7可以為矩形,由所述不粘墊4的邊緣處向外延伸,厚度與所述不粘墊4的厚度相同。
所述把手部7的設置可以方便在需要時將不粘墊4從待加工物料的上表面上取下。在進行滾平操作時,所述不粘墊4放置于所述模具開口處,此時,由于所述模具本體1的側壁2的位置限制,所述把手部7向上翹起,當滾平操作結束時,可以手持所述把手部7,方便地將所述不粘墊4揭下。進一步地,所述模具開口的邊緣處水平向外延伸設置有水平沿8,所述水平沿8不僅使所述模具本體1更加美觀,而且使得拿取或搬運所述模具本體1更加方便、省力。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本體1和所述不粘墊4上的所有尖銳邊角均經過倒圓處理。倒圓處理既可以使脫模更加容易,防止待加工物料遺留在模具本體1內的尖銳角部或縫隙處,又可以防止外部尖銳邊角劃傷使用者。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本體1和所述不粘墊4均由彈性食品級硅膠材料制成,可以加工的溫度范圍為-40℃~230℃,滿足多種食品冷熱加工的溫度要求;所述滾平棒5和所述輔助棒6均由實木材料制成,方便耐用。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