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食物料理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大部分食物料理機的結構原理相似,都需要通過電機帶動攪拌結構進行攪拌,所以電機的壽命直接影響機器的使用,而良好的散熱結構能夠延長電機的使用壽命,從而讓機器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但是,市面上的大多食物料理機都是由杯體、杯座和電機裝置組成,并未設有任何通風散熱的結構,即使有小部分食物料理機設有散熱結構,也僅僅是簡單的在底座上靠近電機裝置的位置開設孔洞來排出電機裝置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量,散熱效果不夠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良好散熱的新型食物料理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食物料理機,其包括杯體和杯座,所述杯體設置在所述杯座上;
所述杯座包括杯座主體、底蓋、設置在所述杯座主體內的電機裝置、散熱風葉和風道循環裝置,所述風道循環裝置連接于所述電機裝置的輸出端,所述散熱風葉套接于所述電機裝置的輸出端,且所述散熱風葉位于所述風道循環裝置內,所述底蓋扣合于所述杯座主體上;
所述底蓋上設置有出風口和進風口,所述進風口設于所述出風口的一側且位于所述散熱風葉的正下方。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進風口為三個,三個所述進風口分別設置所述出風口的周圍。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出風口設于所述底蓋中部,并且所述出風口為相對于所述底蓋所在平面向內凹陷的圓形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風道循環裝置還包括散熱風葉的防護件,所述防護件圍合于所述散熱風葉的四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電機裝置外圍還設置有環狀的防震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底蓋上還設有風向導槽,所述風向導槽的輪廓為流線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進風口與所述出風口之間設置有間隔墻,所述間隔墻的高度為3cm。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底蓋的四角上還設有支腳,所述支腳的高度大于所述間隔墻的高度。
實施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食物料理機,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底蓋的進風口、出風口與杯座內部的散熱風葉和風道循環裝置的配合,使得散熱風葉持續不斷將外面的冷風導入杯座內部,然后再利用出風口把杯座內部的熱風送出,從而帶走電機裝置在工作中產生的大量熱量,保證電機裝置的良好散熱,進而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新型食物料理機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杯座的爆炸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底蓋的結構圖。
其中:1-杯座;11-底蓋;12-電機裝置;13-散熱風葉;14-環狀防震件;15-風道循環裝置;151--防護件;111-進風口;112-出風口;113-風向導槽;114-支腳;116-間隔墻;2-杯體;3-杯座主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參見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食物料理機,其包括杯體2和杯座1,所述杯體2設置在所述杯座1上;所述杯座1包括杯座主體3、底蓋11、設置在所述杯座主體3內的電機裝置12、散熱風葉13和風道循環裝置15,所述風道循環裝置15連接于所述電機裝置12的輸出端,所述散熱風葉13套接于所述電機裝置12的輸出端,且所述散熱風葉13位于所述風道循環裝置15內,所述底蓋11扣合于所述杯座主體3上;所述底蓋11上設置有出風口112和進風口111,所述進風口111設置在所述出風口112的一側且位于所述散熱風葉13的正下方。通過底蓋11的進風口111、出風口112與杯座1內部的散熱風葉13和風道循環裝置15的配合,使得散熱風葉13持續不斷將外面冷風吹入杯座1內部,然后利用出風口112把杯座1內部的熱風送出,帶走了電機裝置12在工作中產生的大量熱量,從而保證了電機裝置12的良好的散熱,增加了所述食物料理機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所述進風口111為三個,三個所述進風口111分別設置在所述底蓋11的的邊緣。優選地,三個所述進風口111均為長方形的條形網狀結構,分別依次布置在底蓋的邊緣,從而方便吸進外界冷風。同時三個進風口111的位置圍繞出風口環狀布置,保證杯座1內部氣流形成循環。
進一步的,所述出風口112設于所述底蓋11中部,并且所述出風口112為相對于所述底蓋11所在平面向內凹陷的圓形孔,所述底蓋11上還設有風向導槽113,所述風向導槽113的輪廓為流線型。將出風口112采用內陷的圓形孔能夠避免所述食物料理機放置在平臺上被遮擋的問題,同時采用流線型的風向導槽113可以引導杯座內部的熱風方便的排出機器,也避免了熱風與從進風口111進入的冷風發生混合而影響散熱效果。優選地,該出風口112的口徑至少要大于所述散熱風葉13的直徑,以保證散熱效率的最大化。
進一步的,所述風道循環裝置15還包括散熱風葉的防護件151,所述防護件151包裹于所述散熱風葉13的四周,所述防護件151避免了散熱風葉13碰觸到杯座本體內的部件,例如排線或者障礙物而造成散熱風葉13停止旋轉或者旋轉受阻。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裝置12外圍還設置有環狀防震件14,所述環狀防震件14包裹于所述電機裝置12的外圍,以減少電機裝置12高速旋轉時產生的震動,以避免所述新型食物料理機工作過程中的不穩固。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進風口111與所述出風口112之間設置有間隔墻115,所述間隔墻115的高度為3cm,避免進風口111吸入的外界冷風和出風口112排出內部熱風相互干擾、混合,確保食物料理機的散熱效果。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底蓋11的四角上還設有支腳114,所述支腳114的高度大于所述間隔墻115的高度。這樣的結構避免了所述食物料理機放置在平臺上被遮擋的問題,使得杯座1內的電機裝置12的散熱效率更高。更佳地,所述支腳114底部可以墊設泡沫墊,通過支腳114底部的泡沫墊可以緩沖并減少所述新型食物料理機的震動,同時也可以加大所述新型食物料理機對支撐平臺的摩擦力。
實施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食物料理機,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底蓋11的進風口111、出風口112與杯座1內部的散熱風葉13和風道循環裝置15的配合,使得散熱風葉13持續不斷將外面冷風出入杯座1內部,把杯座1內部的熱風送出,帶走了電機裝置12在工作中產生的大量熱量,從而保證了電機裝置12的良好的散熱,增加了所述食物料理機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