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炒菜機。
背景技術:
炒菜機是一種可以進行自動炒菜的機器,其一般通過在內鍋可轉動地設置攪拌耙進行菜的自動翻轉攪拌,但是現有的炒菜機一般只設置有一個攪拌耙或者多個相同的攪拌耙,翻轉攪拌的效果存在不足,導致炒出的菜肴味道不能達到設定要求,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結構的炒菜機用于解決此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炒菜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炒菜機,包括內鍋,所述內鍋底部可轉動地設置有兩攪拌耙,兩攪拌耙的長度不同。
所述兩攪拌耙一體成型,所述內鍋外側下方設置有一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延伸到內鍋內,兩攪拌耙安裝在電機的輸出軸上。
所述兩攪拌耙分別稱之為第一攪拌耙和第二攪拌耙,所述第一攪拌耙的外沿與內鍋內側面接觸。
所述第一攪拌耙沿其轉動方向呈凸起狀態,并第一攪拌耙沿其轉動方向呈前低后高狀態。
所述第二攪拌耙具有一用于將內鍋底部菜提升并將菜移向內鍋側壁處的斜面。
所述內鍋的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凸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長度不相同的兩攪拌耙,兩攪拌耙的攪拌方式、攪拌重點不一致,進而實現高效攪拌,無攪拌死點,攪拌均勻,即使邊角的細小食物亦可以得到充分攪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炒菜機,包括內鍋1,內鍋1底部可轉動地設置有兩攪拌耙,兩攪拌耙的長度不同;兩攪拌耙一體成型,內鍋1外側下方設置有一電機2,電機2的輸出軸上固定安裝有一傳動架3,傳動架3延伸到內鍋1內,傳動架3與內鍋1連接處設置有油封4,兩攪拌耙安裝在傳動架3上。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長度不相同的兩攪拌耙,兩攪拌耙的攪拌方式、攪拌重點不一致,進而實現高效攪拌,無攪拌死點,攪拌均勻,即使邊角的細小食物亦可以得到充分攪拌。
如圖1所示,兩攪拌耙分別稱之為第一攪拌耙5和第二攪拌耙6,第一攪拌耙5的外沿與內鍋1內側面接觸;第一攪拌耙5沿其轉動方向呈凸起狀態,并第一攪拌耙5沿其轉動方向呈前低后高狀態;第二攪拌耙6具有一用于將內鍋1底部菜提升并將菜移向內鍋1側壁處的斜面8;內鍋1的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凸臺7。第一攪拌耙5主要攪拌側壁附近食物,第二攪拌耙6主要攪拌中間食物,同時帶動中間的食物到側壁,讓第一攪拌耙5再次攪拌,這們反復轉運,達到食物攪拌均勻;凸臺7可以將經過的第一攪拌耙5上的堆積菜推落,再進行攪拌翻轉,提升攪拌效果。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實施方案。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設定的范圍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