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講的是一種多功能教課桌。
背景技術:
教課桌一般放置在講臺上,供教師教課時放置書本、教學用具等。現有技術的教課桌其結構一般包括支撐臺和安裝在支撐臺頂部的桌面,其使用功能單一,不能滿足教師教課時的需求,特別是在上繪畫專業課時,教師一般會將繪畫完的作品展示給學生看,然后給學生講解繪畫中注意的要點及繪畫技法,一般的做法是,教師將畫板上畫拿起放置在教課桌上,并用手支撐著畫板使畫板保持豎直以便學生觀看,這樣教師在講解畫時,會感到手臂酸痛,且為了讓學生都能更方便的看著畫作,教師需要不時地調整畫板的角度,由于畫板一般為木質的,因此操作非常費力,極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供畫板放置,且可調節畫板角度的多功能教課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多功能教課桌:它包括支撐臺和安裝在支撐臺頂部的桌板,所述桌板一端的側壁上設有一缺口,所述的缺口內可轉動連接一翻板,且翻板上設有使翻板水平定位的定位機構,所述翻板上固定連接一支桿,所述的支桿上轉動連接一活動桿,所述活動桿上固定連接一水平支撐桿,所述水平支撐桿的一端可轉動連接一畫板支座,所述的畫板支座上設有供畫板放置的卡槽。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教課桌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該多功能教課桌在使用時,可以轉動翻板使活動桿處于桌板之上,然后用定位機構將翻板水平定位,將畫板放置在畫板支座的卡槽內,教師可以轉動畫板的角度,以方便學生觀看,從而解放教師的雙手,使用非常方便;當不用畫板時,將畫板取下,取消定位機構對翻板的水平定位,轉動翻板使支桿、活動桿、水平支撐桿及畫板支座處于桌板下方。
作為優選,所述的翻板上設有使翻板水平定位的定位機構,是指所述的翻板上設有一滑槽,所述的滑槽內滑動配合一滑塊,所述缺口的內壁上設有一供滑塊的自由端插入的定位插孔,且滑槽內設有防止滑塊脫落的限位塊。轉動翻板使活動桿處于桌板之上,然后用手推動滑塊,使滑塊的自由端插入缺口內壁上的定位插孔內,從而使翻板水平定位,操作非常簡單、方便。
作為改進,所述支桿的頂部可轉動連接一轉動頭,所述活動桿的下端與轉動頭的上端可轉動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水平支撐桿的一端設有球頭,所述畫板支座的背面設有球頭座,所述的球頭座內設有供球頭容置的空腔,所述的空腔內設有與球頭的球形表面相配的球形弧面。由于水平支撐桿的球頭與畫板支座的背面的球頭座球面連接,因此畫板支座可多角度調節,以方便學生能更好地看到畫板上的畫。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教課桌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教課桌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教課桌的定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所示:
1、支撐臺,2、桌板,3、缺口,4、翻板,5、支桿,6、轉動頭,7、活動桿,8、水平支撐桿,9、畫板支座,10、卡槽,11、球頭座,12、滑槽,13、滑塊,14、定位插孔,15、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教課桌,它包括支撐臺1和安裝在支撐臺1頂部的桌板2,所述桌板2一端的側壁上設有一缺口3,所述的缺口3內可轉動連接一翻板4,且翻板4上設有使翻板4水平定位的定位機構,所述翻板4上固定連接一支桿5,所述的支桿5上轉動連接一活動桿7,所述活動桿7上固定連接一水平支撐桿8,所述水平支撐桿8的一端可轉動連接一畫板支座9,所述的畫板支座9上設有供畫板放置的卡槽10。
所述的翻板4上設有使翻板4水平定位的定位機構,是指所述的翻板4上設有一滑槽12,所述的滑槽12內滑動配合一滑塊13,所述缺口3的內壁上設有一供滑塊13的自由端插入的定位插孔14,且滑槽12內設有防止滑塊13脫落的限位塊15。
所述支桿5的頂部可轉動連接一轉動頭6,所述活動桿7的下端與轉動頭6的上端可轉動連接。
所述水平支撐桿8的一端設有球頭,所述畫板支座9的背面設有球頭座11,所述的球頭座11內設有供球頭容置的空腔,所述的空腔內設有與球頭的球形表面相配的球形弧面。由于水平支撐桿8的球頭與畫板支座的背面的球頭座空腔球面連接,因此畫板支座可多角度調節,以方便學生能更好地看到畫板上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