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具滑軌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避免造成傳動跳齒及齒輪齒條損壞的齒輪機構滑軌裝置。
背景技術:
滑軌是一種用于家具的滑動裝置,是供家具的抽屜或柜板出入活動的五金連接部件。
目前,現有的滑軌一般都要采用連動方式才能平順伸縮,對于這種安裝結構,很多是從中軌的上面來安裝齒輪機構,也有從中軌的側面來安裝齒輪機構,但這些都不夠牢固可靠,經過使用驗證,長時間推拉之后,都會產生偏移。
因此,針對以上抽屜類滑軌的缺陷,需要進行有效創新。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齒輪機構滑軌裝置,同時解決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齒輪機構滑軌裝置,包括活動軌道、中軌、固定軌道以及齒輪機構,所述齒輪機構的齒輪ⅰ端部設有輪軸ⅰ并且該輪軸ⅰ具有齒形沉孔,所述齒輪架具有帶邊框的斜面,齒輪架頂部設置半圓弧形槽;所述活動軌道以及中軌內部分別裝入齒條組件,每個齒條組件內設置用于滑動的若干輪;所述齒輪機構安裝到中軌的槽位內,齒輪裝置的半圓弧形槽碰到中軌的定位面ⅱ的同時,齒輪裝置的定位凸臺碰到中軌的下邊緣定位面ⅰ;中軌的定位槽與齒輪機構的定位框同時限位齒輪機構的上、下、左、右方向。
相應地,所述齒條組件底部為空腔。
本發明所述的齒輪機構滑軌裝置的有益效果為:當安裝齒輪機構到中軌的槽位時,由于扣位可向內彈性收縮,當齒輪裝置的半圓弧形槽碰到中軌的定位面ⅱ的同時,齒輪裝置的定位凸臺碰到中軌的下邊緣定位面ⅰ時,扣位的彈性恢復,從而限位齒輪機構的前后方向;此時,中軌的定位槽與齒輪機構的定位框同時限位齒輪機構的上、下、左、右方向,最終使齒輪機構扣緊在中軌上;由于齒條組件底部懸空,齒輪架的限位凸臺卡住限位槽,避免造成傳動跳齒及齒輪齒條損壞。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齒輪機構滑軌裝置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齒輪機構滑軌裝置組合示意圖一;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齒輪機構滑軌裝置組合示意圖二;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具有豎式傳動齒輪機構的滑軌分解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具有豎式傳動齒輪機構的滑軌中軌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具有豎式傳動齒輪機構的滑軌剖面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具有豎式傳動齒輪機構的限位凸臺與限位槽連接示意圖。
圖中:
1、齒輪架;2、齒輪ⅰ;3、齒輪ⅱ;4、活動軌道;5、中軌;6、固定軌道;7、齒輪機構;8、齒條組件ⅰ;9、齒條組件ⅱ;10、限位槽;
101、軸孔;102、邊框;103、斜面;104、定位框;105、定位凸臺;106、半圓弧形槽;107、方形通孔;108、扣位;109、限位凸臺;
201、輪軸ⅰ;202、齒形沉孔;
301、齒形軸;
501、定位面ⅰ;502、定位面ⅱ;503、定位槽;504、槽位。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7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齒輪機構滑軌裝置,包括活動軌道4、中軌5、固定軌道6以及齒輪機構7,所述齒輪機構7由齒輪架1、齒輪ⅰ2、齒輪ⅱ3組成,所述齒輪架1開設軸孔101并且該軸孔101內固定設置由齒輪ⅰ2與齒輪ⅱ3組成的雙齒輪,其中的齒輪ⅰ2端部設有輪軸ⅰ201并且該輪軸ⅰ201具有齒形沉孔202,齒輪ⅱ3帶有齒形軸301。
進一步地,所述齒輪架1具有帶邊框102的斜面103,所述齒輪架1頂部設置半圓弧形槽106;所述齒輪架1外圍由定位框104固定并且該定位框104下邊緣具有定位凸臺105;同時,齒輪架1兩側設置向外凸出的扣位108,該扣位108相鄰處設置方形通孔107;
相應地,所述齒輪ⅰ2裝到齒輪架1之后,齒輪ⅱ3的齒形軸301插進齒輪ⅰ2的齒形沉孔202內部,由于齒形軸301和齒形沉孔202兩者緊配設計,故而齒輪ⅱ3與齒輪ⅰ2實現同步轉動。
同時,所述齒輪ⅰ2向下壓裝到齒輪架1時,在齒輪架1的邊框102向外變形,當齒輪軸201與軸孔101同心時,邊框102變形恢復,同時齒輪ⅰ2向右移動,使齒輪ⅰ2在齒輪軸201與軸孔101的使用下自由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軌道4內部裝入齒條組件ⅰ8,所述中軌5內部裝入齒條組件ⅱ9;每個齒條組件內設置若干輪,在設定的行程里,活動軌道4與中軌5可自由來回滑動,固定軌道6與中軌5可自由來回滑動。
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齒輪機構滑軌裝置,當安裝齒輪機構7到中軌5的槽位504時,由于扣位108可向內彈性收縮,當齒輪裝置7的半圓弧形槽106碰到中軌5的定位面ⅱ502的同時,齒輪裝置7的定位凸臺105碰到中軌5的下邊緣定位面ⅰ501時,扣位108的彈性恢復,從而限位齒輪機構7的前后方向;此時,中軌5的定位槽503與齒輪機構7的定位框104同時限位齒輪機構7的上、下、左、右方向,最終使齒輪機構7扣緊在中軌5上。
綜上所述,由于齒條組件ⅰ8底部懸空,齒輪架1的限位凸臺109卡住齒條組件的限位槽10,從而避免齒輪機構7造成傳動跳齒及齒輪齒條損壞。
上述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了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應用本案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輕易對這些實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它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實施例,對于所做出的修改,都應該在本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