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蒸汽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裝式蒸汽鍋,其中水箱可與蒸汽鍋的主機進行快速裝配。
背景技術:
蒸汽鍋是利用自發產生的高溫水蒸汽來蒸煮食物的一種飲食鍋具,由于其利用水蒸汽來達到蒸煮食物的目的,使得蒸汽鍋在使用時相比其它飲食鍋具,具有不燒焦,無油煙,營養好,健康美好,口感鮮嫩的優點。
其中,蒸汽鍋一般包括主機,設于主機上的鍋體,以及蓋設在鍋體上的鍋蓋,其中鍋蓋與鍋體共同形成該蒸汽鍋的蒸煮腔室。其在工作時,主機加熱水并形成水蒸汽,然后輸送至鍋體內,實現置于鍋體內的食物進行蒸煮的目的。
可以理解,蒸汽鍋在工作時其主機需要由水箱來進行供水,目前現有的蒸汽鍋其水箱一般相對于蒸汽鍋是外置的,在工作時,蒸汽鍋上的主機是通過水管水泵從外置的水箱內進行抽水,進而實現水箱對蒸汽鍋供水的功能。這種結構的蒸汽鍋,其整體外在體積較大,水箱在蒸汽鍋上顯得累贅;且水箱對主機的供水通過水管水泵來實現,不方便,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快裝式蒸汽鍋。
具體地,本發明請求保護的快裝式蒸汽鍋,包括主機,及設于主機上并相對于主機分體式拆裝配合的水箱;所述水箱在其出水口上設置有一單向閥,其中所述單向閥相對于水箱向外凸出設置;其中所述單向閥包括部分伸入至水箱出水口的封頭,所述封頭在伸入至水箱出水口的部分上嵌裝有一o型密封圈,并用o型密封圈及封頭對水箱的出水口進行密封;所述封頭伸出水箱出水口的部分設置為十字板結構,并在其套接有一限位彈簧,且所述限位彈簧的兩端分別抵靠在封頭與水箱上;所述主機上設置有一進水管,所述進水管的進水口面向水箱出水口上單向閥的封頭設置,且當水箱裝配至主機上時,所述進水管頂壓封頭壓縮限位彈簧并與封頭及水箱上的出水口相連通。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進水管在遠離主機的一側端部上套接有一y型密封圈,且當水箱裝配至主機上時,所述y型密封圈覆蓋在進水管與封頭之間的接口處以密封。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封頭在遠離水箱出水口的一側端部設置有限位擋圈,且所述限位彈簧的一端抵靠在封頭的限位擋圈上。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封頭相對于水箱出水口橫向向外凸出設置。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水箱上設置有一鎖扣,以與主機進行鎖合配合。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水箱在其加水口上設置一加水口蓋,其中所述加水口蓋與水箱之間用拉條進行連接,且所述拉條設置在水箱的加水口內;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水箱的加水口相對于水箱向外凸出設置。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所提供的快裝式蒸汽鍋,通過水箱出水口上的單向閥及主機上進水管的合理結構設置,使得水箱裝配至主機上的同時,其水箱上出水口與主機上進水管連通,這樣就實現了水箱與主機之間的快速裝配,相比現有技術,省卻了水管水泵,這樣就削減了蒸汽鍋的整體體積,確保該蒸汽鍋整體的外在美觀度,且便于了水箱對主機的供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蒸汽鍋的分解圖。
圖2為本發明中鍋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不銹鋼提手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保壓單向閥的剖視圖,其中該保壓單向閥裝配至鍋蓋體的排氣孔內。
圖5為本發明中鍋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鍋體的剖視圖。
圖7為本發明中開關組件的剖視圖,其中該開關組件裝配至鍋體的蒸汽口內。
圖8為本發明中水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中水箱上單向閥與主機上進水管的裝配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中封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中ntc感溫系統的剖視圖。
圖12為本發明安全保護開關裝置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概念。
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蒸汽鍋100,包括主機10,設于主機10上的鍋體20,以及蓋設在鍋體20上的鍋蓋30,其中,所述主機10上接裝有水箱40。可以理解,所述鍋體20與鍋蓋30共同形成一蒸煮腔室,而主機10在工作時可往鍋體20內輸送蒸汽,以實現該蒸汽鍋蒸煮食物的功能。
請參閱圖2,所述鍋蓋30包括呈曲面狀的鍋蓋體31,及設于該鍋蓋體31上的手柄32。其中,所述鍋蓋體31具體是由高硼硅玻璃材質制備而成,并在其蓋底設置有不銹鋼包邊33。
可以理解,由高硼硅玻璃材質制備的鍋蓋30相比現有的鋼化玻璃材料制備的鍋蓋,其具有高耐溫,高強度,高硬度,高透光率,低膨脹系數的優點,且可將該鍋蓋體31的曲面高度設置為100mm以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鍋蓋體31的曲面高度為115mm,這樣就提高了鍋體20與鍋蓋30配合時所形成的蒸煮腔室,亦即提高了該蒸汽鍋100的容量。
其中,所述鍋蓋體31上開設有一排氣孔311,并在該排氣孔內設置一保壓單向閥34,以對該蒸汽鍋100中由鍋體20與鍋蓋30共同組成的蒸煮腔室進行保壓、泄壓,亦即當蒸煮腔室內的氣壓高于保壓單向閥34的臨界值時,其蒸汽就可頂開保壓單向閥34并向外排放,進而起到泄壓的功能。這樣就提高了蒸汽鍋100在蒸煮食物時其蒸煮腔室內的蒸汽溫度,進而提高蒸煮效率;而且當鍋蓋30與鍋體20的內部壓力過大時,該保壓單向閥34可自動泄壓,這樣就滿足了該蒸汽鍋100安全使用的要求。
請參閱圖4,所述保壓單向閥34包括嵌裝在排氣孔311上的排氣孔上座341、與排氣孔上座341部分重疊設置的排氣孔下座342,以及設于排氣孔上座341與排氣孔下座342之間的保壓彈簧343和單向閥密封頭344。其中,所述排氣孔上座341上開設有第一通氣孔3411,所述排氣孔下座342上開設有第二通氣孔3421,且所述第一通氣孔3411,排氣孔311及第二通氣孔3421相互連通;所述單向閥密封頭344封堵在排氣孔下座342的第二通氣孔3421上,并用保壓彈簧343進行限位。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氣孔3421的口徑小于第一通氣孔3411的口徑,其所述單向閥密封頭34設置為密封蘑菇頭,且所述密封蘑菇頭的大頭抵靠在排氣孔下座342的第二通氣孔3421上,以便該保壓單向閥34應用在鍋蓋體31上時所起到的保壓、泄壓的功能。
所述排氣孔上座341部分伸入至鍋蓋體31的排氣孔311內,并與排氣孔311的周壁緊配合,且所述排氣孔上座341設于排氣孔311外側的部分蓋合在排氣孔311上,且所述排氣孔上座341設于排氣孔311外側的部分貼合在鍋蓋體31的外端面上。所述排氣孔下座342部分伸入至排氣孔上座341內,并與排氣孔上座341伸入至排氣孔311內的部分緊配合,且所述排氣孔下座342設于排氣孔311外側的部分蓋合在排氣孔311上,且所述排氣孔下座342設于排氣孔311外側的部分貼合在鍋蓋體31的內端面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手柄32在與鍋蓋體31連接固定的一端設置有隔熱墊321,在遠離鍋蓋體31的一側設置有隔熱提手柄322,使得該手柄32具有良好的隔熱效果,以防人手在抓取手柄32時發生燙傷。
請參閱圖3,所述手柄32包括不銹鋼提手框架323,為了方便描述,所述不銹鋼提手框架323又分了與鍋蓋體31固定連接的第一部3231,相對于第一部3231垂直設置的第二部3232,以及與鍋蓋體31的曲面同曲率彎折的第三部3233;其中,所述隔熱墊321設置在第一部3231面向鍋蓋體31的一側端面上,其具體為耐熱硅膠圈,設置在銹鋼提手框架323的第一部3231的外周緣,且所述第一部3231通過耐熱硅膠圈貼合在鍋蓋體31的外端面上,并用螺栓、螺母(圖未示)與鍋蓋體31固定連接,具體地,所述第一部3231與鍋蓋體31上開設有3個呈三角分布的裝配孔(圖未示),以裝配螺栓、螺母。而所述隔熱提手柄322是套接在不銹鋼提手框架323的第二部3232上,且所述隔熱提手柄322在面向鍋蓋體31的一側端面設置有手指槽3221,以便人手的抓取。
請參閱圖5—圖7,所述鍋體20設置為錐形結構,其內徑從鍋底到鍋口的方向逐漸增大,所述鍋體20在其鍋底上設置有一蒸汽口21,并在該蒸汽口21上設置一開關組件22,以與主機10上的蒸汽管11相配合,共同實現對蒸汽口21的開閉控制。
具體地,所述蒸汽口21設置為相對于鍋體20的鍋底部分向上凸起的結構,而所述開關組件22包括蓋設在鍋體20蒸汽口21上的蒸汽口上座221,設于蒸汽口21內并與蒸汽口上座221螺紋連接的蒸汽口下座222,以及設于蒸汽口上座221與蒸汽口下座222之間的蒸汽口密封件223。其中,所述蒸汽口上座221上橫向開設有多個排泄孔2211,所述排泄孔2211設置在鍋體20蒸汽口21的上方,并與蒸汽口下座222上的通孔2221相連通;本實施例的蒸汽口上座221優選以環形陣列的方式開設有多個排泄孔2211,且每個排泄孔2211分別與蒸汽口下座222上的通孔2221相連通。而所述蒸汽口密封件223在蒸汽口上座221的排泄孔2211與蒸汽口下座222的通孔2221相連通的通路上設置有一圓環凸柱2231,并在該圓環凸柱2231內放置一鋼珠224,優選為不銹鋼鋼珠。亦即,本實施例的開關組件22具體是用鋼珠224來實現對蒸汽口21的通閉進行控制。
其中,所述蒸汽口密封件223上設置有第一凸緣2232和第二凸緣2233,且當該蒸汽口密封件223裝配至蒸汽口上座221與蒸汽口下座222上時,所述第一凸緣2232是嵌設在蒸汽口上座221面向蒸汽口下座222的一側端面內,而第二凸緣2233是嵌設在蒸汽口下座222面向蒸汽口上座221的一側端面內,亦即通過蒸汽口密封件223上第一凸緣2232與第二凸緣2233的結構設置,實現了蒸汽口密封件223與蒸汽口上座221、蒸汽口下座222之間的限位裝配。
進一步地,所述蒸汽口密封件223上圓環凸柱2231的口徑自遠離蒸汽口下座222的方向逐漸增大,且所述鋼珠224設置在圓環凸柱223的內部。這樣在將鍋體20裝配至主機10上使用時,來自主機10上蒸汽管11外排的蒸汽往上可頂開放置在蒸汽口密封件223上圓環凸柱2231內的鋼珠224,使蒸汽管11內的蒸汽途經蒸汽口下座222的通孔2221、蒸汽口密封件223上的圓環凸柱2231,以及蒸汽口上座221的排泄孔2211進入到鍋體20內,進而實現主機10對鍋體20蒸汽輸入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本實施例中蒸汽口上座221上的多個排泄孔2211環形陣列設置,且鍋體20整體的錐形結構設置,使得進入至該鍋體20內的蒸汽逐層形成,其蒸汽所產生的熱效能逐層遞增,這樣作用到置于該鍋體20內的食物時,其實現了該蒸汽鍋100工作時所產生蒸汽的充分利用,進而大大地縮短了對食物的加熱時間,亦即本實施例的蒸汽鍋100其工作效率高。
由上可知,蒸汽由主機10傳輸到鍋體20內,其途經鍋體20上的開關組件22的,為此,本實施例的開關組件22還包括一密封圈225,以對該開關組件22進行密封。其中,所述密封圈225套接在蒸汽口上座221設于蒸汽口21內的部分上,相應地,所述蒸汽口21的開口端上開設有一缺口211,以具體容納該密封圈225。
另外地,所述鍋體20在其鍋口處向外依次設置有兩個凸臺,分別定義為第一凸臺23和第二凸臺24,其中所述第二凸臺24設置在第一凸臺23的上方,且當鍋蓋30蓋設在該鍋體20上時,所述鍋蓋30上的不銹鋼包邊33具體是設置在鍋體20的第二凸臺24上的,并與第二凸臺24的外端面相貼合。亦即本實施例的蒸汽鍋100在用鍋蓋30蓋住鍋體20時,其鍋蓋30與鍋體20之間相互接觸的端面是設置在同一平面上,這樣可有效防止,鍋體20內的蒸汽在上溢時,其蒸汽碰到鍋蓋30的鍋蓋體31并形成的是水會順著鍋蓋體31回流至鍋體20內,進而起到了防止蒸汽從該鍋蓋30與鍋體20之間的接觸面溢出的效果。
可以理解,蒸汽鍋100在蒸煮食物的過程中,需要在鍋體20內放置蒸隔以供食物放置。為此,本實施例的鍋體20通過在該鍋體20的鍋口處設置第一凸臺23,使得人們在使用該蒸汽鍋100時,不僅可在該鍋體20的鍋底處放置帶有支腳的蒸隔(圖未示),也可在該鍋體20的第一凸臺23上放置平直的蒸隔101,進一步便于人們的使用。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臺24與第一凸臺23之間用錐筒25連接,且所述錐筒25的外徑從第一凸臺23到第二凸臺24的方向逐漸增大,亦即本實施例的鍋體20上的第二凸臺24具體是設置在第一凸臺23的斜上方,這樣就確保了放置在鍋體20上第一凸臺23的蒸隔101上能夠容納更多的食物。且所述鍋體20在第二凸臺24的外圍還設置有擋圈26,一方面可用擋圈26與主機10相配合,便于鍋體20與主機10之間的裝配,另一方面,擋圈26可對蓋設在該鍋體20上的鍋蓋30進行限位。進一步地,本實施例的鍋體20,在擋圈26的上還對稱地設置有兩個凸耳27,以便人手對該鍋體20的提取。可以理解,本實施例的蒸汽鍋100的鍋體20、第一凸臺23、第二凸臺24、錐筒25、擋圈26及兩個凸耳27均設置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主機10為該蒸汽鍋100的主體部件,其應用在蒸汽鍋100中用于將水箱40內的水進行加熱以變成蒸汽,并將其所產生的蒸汽通過其上蒸汽管11,途經鍋體20上的開關組件22輸送至鍋體20內,并實現對容置在該鍋體20內的食物進行蒸煮。進一步地,所述蒸汽管11與開關組件22上蒸汽口下座222的通孔2221相連通的位置處設置有連接密封件111,具體可為橡膠頭,以防蒸汽管11在通過開關組件22往鍋體20內輸送蒸汽時發生泄漏。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水箱40與主機10之間采用分體式拆裝配合,亦即所述水箱40在加水時,可從主機10上拆卸下來并進行獨立加水,而具體應用在主機10上使用時,可裝配至主機10上并與主機10上的進水管12相連通,以實現水箱40給主機10供水的功能。
請參閱圖8,所述水箱40包括水箱本體41,所述水箱本體41設置有加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該水箱本體41在加水口上設置一加水口蓋42以蓋合,在出水口出設置一單向閥43。其中所述加水口蓋41與水箱本體41之間用拉條(圖未示)進行連接,且所述拉條設置在水箱本體41的加水口內。這樣人們在打開加水口蓋42并對水箱本體41進行加水作業時,其加水口蓋42通過拉條始終連接在水箱本體41上,這樣就防止了加水口蓋42的丟失。進一步地,所述水箱本體41的加水口相對于水箱本體41向外凸出設置,以便于人們通過加水口對水箱40進行加水作業。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水箱本體41上設置有一鎖扣44,以與主機10進行鎖合配合,亦即當水箱40裝配至主機10上時,所述水箱40與主機10之間通過鎖扣44進行鎖合配合,這樣就確保了水箱40裝配至主機10上時與主機10之間的相對固定。進一步地,所述水箱本體41向內凹陷并形成有一提手45,以便于人手對水箱40相對于主機10的提取。且所述水箱本體41上具體用于控制鎖扣44的開關內置在水箱本體41的提手45處,進一步便于人手將水箱40從主機10上拆卸下來。
可以理解,所述單向閥43應用在該水箱40中,其是在水箱40脫離主機10時,對水箱40的出水口進行密封的,而當水箱40裝配至主機10上時,所述單向閥43就被打開,使得水箱40上的出水口與主機10上的進水管12相連通,以實現水箱40給主機10進行供水作業。
請參閱圖9、圖10,所述單向閥43相對于水箱40是向外凸出設置,優選為以橫向方式向外凸出設置。所述單向閥43包括封頭431、o型密封圈432和限位彈簧433。其中所述封頭431部分伸入至水箱本體41的出水口,所述o型密封圈432具體是嵌裝在所述封頭431在伸入至水箱本體41出水口的部分上,并用o型密封圈432來實現對水箱本體41出水口的密封作用,而所述限位彈簧433在套接在所述封頭431伸出水箱本體41出水口的部分上,其兩端分別與水箱本體41與封頭431進行抵接配合。亦即所述封頭431伸入至水箱本體41上出水口的部分是由限位彈簧433所限位住的。具體地,所述封頭431在套接有限位彈簧433的部分設置為十字板結構,并在其遠離o型密封圈432的一側端部設置有限位擋圈4311,亦即,所述限位彈簧433的一端是抵靠在封頭431上的限位擋圈4311上的,且水箱本體41上出水口的水可通過封頭431上的十字板結構部分向外流出的。
相應地,所述主機10上的進水管12相對于主機10是部分向外凸出的,且面向水箱40上單向閥43設置的。這樣當將水箱40裝配至主機10上時,所述進水管12就會頂壓單向閥43上的封頭431,并壓縮限位彈簧433,使得封頭431中設置為十字板結構的部分伸入水箱本體41的出水口,這樣就實現了主機10上進水管12與水箱本體41的出水口相連通,進而實現主機10與水箱40之間的快速連接。
可以理解,所述進水管12在遠離主機10的一側端部上套接有一y型密封圈13,且當水箱40裝配至主機10上時,所述y型密封圈13具體設置在進水管12與封頭431之間的接口處,并實現對進水管12與封頭431接口處的密封,以起到了對進水管12與封頭431連通通路的防漏密封,確保了主機10內各電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由上可知,所述鍋體20裝配至主機10上時,該鍋體20具體是放置在主機10內的,并利用鍋體20自身的重力,使主機10上的蒸汽管11與鍋體20上的開關組件22相配合的。另外地,本實施例的蒸汽鍋100在主機10上還設置有ntc感溫系統和安全保護開關裝置,并分別與鍋體20相配合。
其中,所述ntc感溫系統應用在主機10上,以精準地感測鍋體20的溫度。請參閱圖11,所述ntc感溫系統包括ntc溫度傳感器51、ntc支架52、第一復位彈簧53和ntc支架密封圈54。其中,所述ntc溫度傳感器51設置在ntc支架52上,并相對于主機10部分向外伸出,以與鍋體20抵接配合,優選地,所述ntc溫度傳感器51面向鍋體20上鍋底的外端面設置,以確保鍋體20裝配至主機10上時,垂直地對ntc溫度傳感器51進行下壓。所述第一復位彈簧53套接在ntc支架52上,并抵靠在主機10上,且所述ntc溫度傳感器51及ntc支架52可壓縮第一復位彈簧53做相對于主機10的伸縮運動。亦即,當將鍋體20裝配至主機10上時,所述鍋體20會碰觸ntc溫度傳感器51并下壓,于此同時,ntc溫度傳感器51與ntc支架52在鍋體20的作用下就會向下運動并壓縮第一復位彈簧53,而當鍋體20脫離主機10時,ntc溫度傳感器51與ntc支架52在第一復位彈簧53的作用下,就會上升直至第一復位彈簧53復位。所述ntc支架密封圈54是嵌裝在ntc支架52的周壁上,并鄰近ntc溫度傳感器51設置,這樣該ntc支架密封圈54應用在該ntc感溫系統中,可實現對主機10上裝配該ntc感溫系統處其它電子元器件的防水密封的作用。
相應地,所述主機10上具體設置一安裝架14,以裝配上述的ntc感溫系統,且當ntc感溫系統設置在安裝架14上時,所述ntc支架52相對于安裝架14部分向下伸出,其中所述ntc支架52在設于安裝架14內的部分設置有一限位凸緣521,且所述第一復位彈簧53的兩端分別抵靠在ntc支架52的限位凸緣521及安裝架14上。而所述ntc支架密封圈54是嵌裝在ntc支架52設于安裝架14上方的部分的周壁上。亦即本實施例的主機10上通過安裝架14區隔出一個獨立空間來裝配ntc感溫系統。
所述安全保護開關裝置應用在主機10上,具體是起到兒童鎖的功能,亦即只有當鍋體20裝配至主機10上時,所述主機10才會工作,避免了因誤操作后使主機10工作所產生的蒸汽通過蒸汽管11向外進行噴射,從而引發燙傷灼傷的情形發生。
請參閱圖12,所述安全保護開關裝置包括觸動桿61、第二復位彈簧62、微動開關63和防滲水密封圈64。其中所述微動開關63與主機10上的控制電路相連接,且當微動開關63處于打開時,主機10上的控制電路才連通,而當微動開關處于關閉時,主機10上的控制電路就斷開;所述觸動桿61上具體設置有一撥片611,且所述撥片611面向微動開關63設置并可對微動開關63進行控制,優選地,所述觸動桿61面向鍋體20上鍋底的外端面設置,以確保鍋體20裝配至主機10上時,垂直地對觸動桿61進行下壓。所述第二復位彈簧62是套接在觸動桿61伸入至主機10的一側,并抵靠在主機10上;所述防滲水密封圈64是套接在觸動桿61上的,并設置在觸動桿61上撥片611的上方,以實現對主機10在裝配有該安全保護開關裝置處電子元器件的防水密封,確保主機10的正常工作。這樣當將鍋體20裝配至主機10上時,所述鍋體20會碰觸觸動桿61并壓縮第二復位彈簧62向下運動,于此同時,觸動桿61上的撥片611就會撥動微動開關63,以打開微動開關63,進而實現該主機10上控制電路的連通,而當鍋體20脫離主機10時,觸動桿61會在第二復位彈簧62的作用下,上升直至第二復位彈簧62復位,于此同時,就會帶動撥片611向下撥動微動開關63,進而實現對該主機10上控制電路的斷開,綜上就實現了該安全保護開關裝置對主機10的安全保護的作用。
相應地,所述主機10上設置有一安裝框架15,以裝配安全保護開關裝置;所述安裝框架15在面向觸動桿61的一側端面上設置有一凸柱151,且所述第二復位彈簧62的兩端分別套接在觸動桿61及凸柱151上。且所述防滲水密封圈64套接在觸動桿61設于安裝框架15開口的部分上,以對安裝框架15進行密封。這樣本實施例的主機10上通過安裝框架15區隔出一個獨立空間來安全保護開關裝置。
綜上,本發明的蒸汽鍋,通過合理的結構,滿足了人們對于蒸汽鍋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發明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