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下水器,具體涉及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及水槽。
背景技術:
1、現有的槽盆排水方式,通常需要將手直接伸入水中,來解除槽盆活塞的密封狀態,這種方式會讓用戶的手受到槽盆污水污染,既不方便也不衛生。因此,人們設計了下水控制機構,下水控制機構是指一種能夠執行槽盆蓄水和排水狀態切換的運動機構。
2、現有的下水控制機構一般分為手動式和電動式,多用于單槽盆的場景,無法應用于雙槽盆的場景,相較于單槽盆只有開和關兩個狀態,雙槽盆需要機構控制槽盆左右同開、左右同閉、左開右閉、左閉右開四種狀態,并且能夠在這四種狀態中,連續穩定地切換。以及,電動下水控制機構因槽盆使用環境潮濕,易出現短路失靈問題,可靠性較差,亦或因停電而無法執行原有的蓄水、排水任務,導致槽盆體驗感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傳統下水控制機構存在缺陷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及水槽,它應用于雙槽盆的水槽中,通過旋鈕、驅動件、從動件和下水器轉軸之間形成動力的傳遞,帶動第一推桿和第二推桿分別沿滑道的行程進行相應的平移活動,從而實現了兩側槽盆獨立的排水口開合控制。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包括殼體、旋鈕、驅動件、從動件、下水器轉軸、第一推桿、第二推桿和轉軸蓋;所述旋鈕與殼體活動配合,所述旋鈕與驅動件周向固定連接,所述驅動件與從動件傳動連接;所述轉軸蓋固定設置于殼體一側,所述下水器轉軸至少部分位于轉軸蓋內,所述下水器轉軸的一端與從動件傳動連接;所述轉軸蓋和/或殼體上設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推桿和所述第二推桿均與對應的所述限位部滑動配合;所述第一推桿上設置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二推桿上均設置有第二滑塊,所述下水器轉軸上設置有滑道,所述滑道包括第一狀態段、第二狀態段和過渡段,所述第一狀態段與從動件的間距小于第二狀態段與從動件的間距;所述第一狀態段和第二狀態段通過過渡段連接,以構成沿所述下水器轉軸周向環繞的滑道;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均與所述第一狀態段、第二狀態段和過渡段活動配合,以使第一推桿和第二推桿沿限位部平移活動,并構成如下工況: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均位于第一狀態段;或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均位于第二狀態段;或所述第一滑塊位于第一狀態段,同時所述第二滑塊位于第二狀態段;或所述第一滑塊位于第二狀態段,同時第二滑塊位于第一狀態段。
3、可選地,所述旋鈕和所述驅動件其中一個上設置有定位柱,另一個上設置有旋鈕定位孔,所述旋鈕定位孔和定位柱過盈配合,所述定位柱與旋鈕定位孔其中一個上設置有定位槽,另一個設置有定位筋,所述定位槽與所述定位筋相互配合。
4、可選地,所述驅動件上沿周向設置有原點卡槽和若干定位卡槽,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凸起彈性件,所述凸起彈性件與所述定位卡槽和原點卡槽配合設置,以定位所述驅動件的旋轉。
5、可選地,所述定位卡槽處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位于定位卡槽朝向旋鈕的一側。
6、可選地,所述下水器轉軸上設置有連接柱,所述下水器轉軸通過連接柱與從動件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柱上設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向連接柱的一側凸起,所述殼體上設置有轉軸定位孔,所述定位件與轉軸定位孔匹配設置。
7、可選地,所述驅動件和從動件上設置有相互嚙合的錐齒輪牙型,以使驅動件和從動件構成錐齒輪嚙合傳動結構。
8、可選地,還包括定盤,所述定盤與殼體固定連接,所述旋鈕圍繞定盤中心旋轉,所述定盤上設置有狀態標識部,所述旋鈕上設置有指示部。
9、可選地,所述定盤和所述殼體中其中一個設置有固定柱,另一個設置有空心導向柱,所述固定柱與空心導向柱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柱和空心導向柱其中一個設置有導向筋,另一個設置有導向槽,所述導向筋和導向槽相互配合。
10、可選地,還包括下水器螺母,所述下水器螺母位于旋鈕和殼體之間,所述殼體上設置有螺紋孔,所述下水器螺母與螺紋孔螺紋配合。
11、一種水槽,包括上述的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和兩個槽盆,各所述槽盆均設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處設置有水封,所述第一推桿和第二推桿分別與各水封通過拉繩連接。
12、有益效果
13、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針對傳統下水控制機構存在缺陷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雙槽盆的水槽中,通過旋鈕、驅動件、從動件和下水器轉軸之間形成動力的傳遞,帶動第一推桿和第二推桿分別沿滑道的行程進行相應的平移活動,從而實現了兩側槽盆獨立的排水口開合控制。
1.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0)、旋鈕(11)、驅動件(12)、從動件(13)、下水器轉軸(14)、第一推桿(15)、第二推桿(16)和轉軸蓋(17);所述旋鈕(11)與殼體(10)活動配合,所述旋鈕(11)與驅動件(12)周向固定連接,所述驅動件(12)與從動件(13)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鈕(11)和所述驅動件(12)其中一個上設置有定位柱(21),另一個上設置有旋鈕定位孔(22),所述旋鈕定位孔(22)和定位柱(21)過盈配合,所述定位柱(21)與旋鈕定位孔(22)其中一個上設置有定位槽(23),另一個設置有定位筋(24),所述定位槽(23)與所述定位筋(24)相互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12)上沿周向設置有原點卡槽(25)和若干定位卡槽(26),所述殼體(10)內設置有凸起彈性件(27),所述凸起彈性件(27)與所述定位卡槽(26)和原點卡槽(25)配合設置,以定位所述驅動件(12)的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槽(26)處設置有擋板(28),所述擋板(28)位于定位卡槽(26)朝向旋鈕(11)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器轉軸(14)上設置有連接柱(29),所述下水器轉軸(14)通過連接柱(29)與從動件(13)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柱(29)上固定設置有定位件(30),所述定位件(30)向連接柱(29)的一側凸起,所述殼體(10)上設置有轉軸定位孔(31),所述定位件(30)與轉軸定位孔(31)匹配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12)和從動件(13)上設置有相互嚙合的錐齒輪牙型,以使驅動件(12)和從動件(13)構成錐齒輪嚙合傳動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定盤(32),所述定盤(32)與殼體(10)固定連接,所述旋鈕(11)圍繞定盤(32)中心旋轉,所述定盤(32)上設置有狀態標識部(42),所述旋鈕(11)上設置有指示部(4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盤(32)和所述殼體(10)中其中一個設置有固定柱(33),另一個設置有空心導向柱(34),所述固定柱(33)與空心導向柱(34)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柱(33)和空心導向柱(34)其中一個設置有導向筋(35),另一個設置有導向槽(36),所述導向筋(35)和導向槽(36)相互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下水器螺母(37),所述下水器螺母(37)位于旋鈕(11)和殼體(10)之間,所述殼體(10)上設置有螺紋孔,所述下水器螺母(37)與螺紋孔螺紋配合。
10.一種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一種下水控制機構和兩個槽盆(38),各所述槽盆(38)均設置有排水口(39),所述排水口(39)處設置有水封(40),所述第一推桿(15)和第二推桿(16)分別與各水封(40)通過拉繩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