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地下連續墻施工,尤其是涉及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1、地下連續墻作為一種深基礎支護結構,因其整體剛度大、防滲性能好、施工振動小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地鐵、深基坑等領域。然而,在復雜地質條件或既有地下構筑物影響區域,尤其當施工區域橫穿廢棄箱涵時,傳統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法面臨嚴峻挑戰。
2、廢棄箱涵多由老舊市政設施遺留形成,箱涵內部通常有殘留淤泥和水體,長期受地下水侵蝕箱體通常是破損的,形成局部空洞或軟弱夾層。在此類區域成槽時,槽壁極易因土體擾動發生坍塌,泥漿護壁效果顯著降低,甚至引發泥漿漏失、槽段偏斜等問題。此外,廢棄箱涵與周邊土體間的界面穩定性差,直接采用槽壁加固技術(如水泥土攪拌樁、高壓旋噴樁)難以有效封閉箱涵與土體間的滲流通道,導致成槽過程中槽壁失穩風險劇增,嚴重影響墻體質量和施工安全。
3、現有技術中,針對地下連續墻穿越既有障礙物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局部開挖清除、注漿加固或調整槽段劃分等。然而,廢棄箱涵埋深大、分布范圍廣時,完全清除成本高昂且可能引發周邊地層沉降;而傳統注漿加固工藝存在漿液擴散可控性差、與箱涵結構粘結不牢等問題,無法形成連續可靠的加固體系。因此,亟需一種針對廢棄箱涵橫穿區域的專用槽壁加固方法,通過優化工藝參數、強化結構銜接,確保地下連續墻成槽穩定性與墻體完整性,同時降低施工風險與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及施工方法。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s1:廢棄箱涵拆除:依次進行地連墻占位處箱涵頂板拆除;抽水、清淤;地連墻間基坑內箱涵頂板拆除;地連墻占位處箱涵豎墻底板拆除;土體分層回填;
4、s2:槽壁加固階段:依次進行樁位放樣;鉆孔;高壓旋噴注漿;成樁與養護;
5、s3:地下連續墻施工階段:依次進行導墻施工;導墻支撐;成槽施工;鋼筋籠制作與吊裝;墻體混凝土澆筑。
6、進一步的,步驟一中,地連墻占位處箱涵頂板拆除和地連墻占位處箱涵豎墻底板拆除時的范圍為:擬建地下連續墻厚度方向邊緣向外1.1m;土體分層回填時采用黃土+10%水泥分層回填,回填后地基承載力不低于200kpa。
7、進一步的,步驟二中,樁位放樣時槽壁加固樁樁徑為0.8m,樁心間距為0.6m;放樣完成后采用帶若干支柱和圓孔的鋼板插入土中作為樁位標記。
8、進一步的,支柱采用16mm螺紋鋼筋,鋼板的厚度不低于4mm;鉆孔時將高壓旋噴樁鉆頭垂直通過固定于土中的鋼板上的圓孔,圓孔的直徑較鉆頭直徑大1.5-3cm。
9、進一步的,步驟三中,導墻施工時,部分導墻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另一部分地下連續墻導墻由中空鋁框架、面板拼接形成,面板位于中空鋁框架的中部位置,且中空鋁框架與面板之間連接有若干豎向加勁肋,中空鋁框架的內側兩端具有端頭塊,中空鋁框架的外側兩端具有連接塊,通過中空鋁框架兩端的連接塊插入到預制鋼筋混凝土墩的u型鋼板槽形成若干地下連續墻導墻的拼接。
10、進一步的,中空鋁框架的長度≤5m,高度≤1.3m。
11、進一步的,步驟三中,導墻施工完畢后,相鄰導墻的對側面設置有若干槽鋼支柱,空心方鋼管斜撐連接于對稱設置的兩槽鋼支柱之間,且對稱設置的兩槽鋼支柱端部連接有槽鋼橫梁以形成型鋼框架支撐,槽鋼橫梁上方兩側均設置有不少于三根螺紋鋼筋,型鋼框架支撐通過螺紋鋼筋掛在導墻上,且若干型鋼框架支撐相隔3-4m布置。
12、進一步的,步驟三中,鋼筋籠制作與吊裝時,l型鋼筋籠由可拆式斜撐兩端連接主受力鋼筋,可拆式斜撐包括空心鋼管,所述空心鋼管兩端均連接有鋼底座,鋼底座和設置有鋼筋連接塊的上連接座通過i軸、ii軸進行連接。
13、進一步的,所述鋼筋連接塊包括對稱設置的兩連接塊,單個連接塊處開設有半圓形凹槽,以使兩連接塊套設于主受力鋼筋的外周,且連接塊邊側具有安裝孔,螺栓通過安裝孔固定兩連接塊。
14、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根據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施工獲得。
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合理安排廢棄箱涵拆除工序,縮短工期;
17、2、采用精準標記及鉆頭對孔技術,保障槽壁加固樁的施工準確性,防止因樁心偏差超限導致的附加糾偏工作,降低施工成本;
18、3、采用局部預制導墻快速封閉技術和深導墻型鋼支撐技術,不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提高了施工質量,防止地下連續墻施工時出現施工安全事故;
19、4、采用l型鋼筋籠可拆式斜撐技術,保障了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時的安全,同時提升了施工效率。
1.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地連墻占位處箱涵頂板拆除和地連墻占位處箱涵豎墻底板拆除時的范圍為:擬建地下連續墻厚度方向邊緣向外1.1)m;土體分層回填時采用黃土+10%水泥分層回填,回填后地基承載力不低于200kpa。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樁位放樣時槽壁加固樁樁徑為0.8m,樁心間距為0.6m;放樣完成后采用帶若干支柱(2)和圓孔(3)的鋼板(1)插入土中作為樁位標記。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柱(2)采用16mm螺紋鋼筋,鋼板(1)的厚度不低于4mm;鉆孔時將高壓旋噴樁鉆頭(4)垂直通過固定于土中的鋼板(1)上的圓孔(3),圓孔(3)的直徑較鉆頭直徑大1.5-3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導墻施工時,部分導墻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另一部分地下連續墻導墻由中空鋁框架(7)、面板(9)拼接形成,面板(9)位于中空鋁框架(7)的中部位置,且中空鋁框架(7)與面板(9)之間連接有若干豎向加勁肋(8),中空鋁框架(7)的內側兩端具有端頭塊(10),中空鋁框架(7)的外側兩端具有連接塊(11),通過中空鋁框架(7)兩端的連接塊(11)插入到預制鋼筋混凝土墩(5)的u型鋼板槽(6)形成若干地下連續墻導墻的拼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鋁框架(7)的長度≤5m,高度≤1.3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導墻(16)施工完畢后,相鄰導墻(16)的對側面設置有若干槽鋼支柱(12),空心方鋼管斜撐(14)連接于對稱設置的兩槽鋼支柱(12)之間,且對稱設置的兩槽鋼支柱(12)端部連接有槽鋼橫梁(13)以形成型鋼框架支撐,槽鋼橫梁(13)上方兩側均設置有不少于三根螺紋鋼筋(15),型鋼框架支撐通過螺紋鋼筋(15)掛在導墻(16)上,且若干型鋼框架支撐相隔3-4m布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鋼筋籠制作與吊裝時,l型鋼筋籠由可拆式斜撐兩端連接主受力鋼筋(24),可拆式斜撐包括空心鋼管(17),所述空心鋼管(17)兩端均連接有鋼底座(18),鋼底座(18)和設置有鋼筋連接塊(22)的上連接座(19)通過i軸(20)、ii軸(21)進行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連接塊(22)包括對稱設置的兩連接塊,單個連接塊處開設有半圓形凹槽,以使兩連接塊套設于主受力鋼筋(24)的外周,且連接塊邊側具有安裝孔,螺栓(23)通過安裝孔固定兩連接塊。
10.一種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其特征在于: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廢棄箱涵橫穿區域槽壁加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施工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