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滲水結構,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橋梁路面滲水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基礎建設規模不斷的擴大,修建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從而使提升橋梁建設的技術成為當務之急。道路、橋梁在使用的過程中,經常受雨水沖刷,若長時間淤積在橋面上或者滲透至橋梁內部,會影響橋梁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橋梁路面滲水結構,不僅將排水管道改為水平方向,避免淤泥阻塞管道,而且路面設有弧度,可以防止路面雨水淤積。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滲水結構,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橋梁路面滲水結構,包括第一行車道、防護欄、第二行車道、路表基層、側護層、縱向排水管、排水總管、隔離欄、泄水槽、橫向排水管、防滲膜、混凝土層和砂石基層,不僅將排水管道改為水平方向,避免淤泥阻塞管道,而且路面設有弧度,可以防止路面雨水淤積。
路表基層上設置有第一行車道、第二行車道、防護欄、隔離欄、泄水槽和橫向排水管,防護欄設置在路表基層兩端,泄水槽設置在路表基層上端,并且泄水槽設置在路表基層中間,隔離欄設置在泄水槽上端,橫向排水管設置在路表基層中間,并且橫向排水管的一端與泄水槽連通,橫向排水管的另一端與縱向排水管連通,路表基層設置在混凝土層上端,并且路表基層與混凝土層中間設有防滲膜,砂石基層設置在混凝土層下端,側護層設置在路表基層、混凝土層和砂石基層兩端,縱向管道設置在側護層內部,排水總管設置在側護層內部,并且縱向管道與排水總管相互連通。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橋梁路面滲水結構所述的路表基層上表面設為弧形,并且與水平方向夾角小于5°。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橋梁路面滲水結構所述的縱向管道、排水總管和橫向排水管外層均設有防滲膜。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橋梁路面滲水結構所述的第一行車道與第二行車道連接處為路表基層上表面圓弧定點。
本實用新型一種橋梁路面滲水結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一種橋梁路面滲水結構,不僅將排水管道改為水平方向,避免淤泥阻塞管道,而且路面設有弧度,可以防止路面雨水淤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法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橋梁路面滲水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第一行車道1;防護欄2;第二行車道3;;路表基層4;側護層5;縱向排水管6;排水總管7;隔離欄8;泄水槽9;橫向排水管10;防滲膜11;混凝土層12;砂石基層13。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
下面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滲水結構,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橋梁路面滲水結構,包括第一行車道1、防護欄2、第二行車道3、路表基層4、側護層5、縱向排水管6、排水總管7、隔離欄8、泄水槽9、橫向排水管10、防滲膜11、混凝土層12和砂石基層13,不僅將排水管道改為水平方向,避免淤泥阻塞管道,而且路面設有弧度,可以防止路面雨水淤積。
路表基層4上設置有第一行車道1、第二行車道3、防護欄2、隔離欄8、泄水槽9和橫向排水管10,防護欄2設置在路表基層4兩端,泄水槽9設置在路表基層4上端,并且泄水槽9設置在路表基層4中間,隔離欄8設置在泄水槽9上端,橫向排水管10設置在路表基層4中間,并且橫向排水管10的一端與泄水槽9連通,橫向排水管10的另一端與縱向排水管6連通,路表基層4設置在混凝土層12上端,并且路表基層4與混凝土層12中間設有防滲膜11,砂石基層13設置在混凝土層12下端,側護層5設置在路表基層4、混凝土層12和砂石基層13兩端,縱向管道6設置在側護層5內部,排水總管7設置在側護層5內部,并且縱向管道6與排水總管7相互連通。下雨時,雨水經過路表基層4上表面的斜面,部分雨水流至泄水槽5,橫向排水管10與泄水槽5底端有高度差,防止淤泥流入泄水槽5后再流入排水管內,造成排水管阻塞,然后通過橫向排水管10,再經過縱向排水管6,最后流入排水總管7排出,另一部分雨水經過側護層5直接排至橋外,維護工人只需定時清理泄水槽5即可。
具體實施方式二:
下面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路表基層4上表面設為弧形,并且與水平方向夾角小于5°,在路面足夠寬的情況下,盡量減小夾角度數,不僅避免坡度過大影響橋梁使用,而且可以讓雨水不淤積在路面。
具體實施方式三:
下面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縱向管道6、排水總管7和橫向排水管10外層均設有防滲膜11,防止雨水長時間侵蝕導致影響橋梁使用壽命。
具體實施方式四:
下面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第一行車道1與第二行車道3連接處為路表基層4上表面圓弧定點,避免同向行車道之間路面不平,影響汽車變更車道。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下雨時,雨水經過路表基層4上表面的斜面,部分雨水流至泄水槽5,橫向排水管10與泄水槽5底端有高度差,防止淤泥流入泄水槽5后再流入排水管內,造成排水管阻塞,然后通過橫向排水管10,再經過縱向排水管6,最后流入排水總管7排出,另一部分雨水經過側護層5直接排至橋外,維護工人只需定時清理泄水槽5即可。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