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橋梁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操作方便的橋梁路面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橋梁的日常維護中對于橋梁路面的清洗是重要保潔措施,現有中一般都是通過清洗車進行洗刷,然而清洗車每天清洗次數有限且存在較大局限性,對于橋梁上突發交通事故后的清洗往往還是靠維護人員通過外接水管進行沖洗,但由于水管較長,在收放時及為不便,給清洗工作帶來較大難度,所以對于橋梁上安裝應急清洗裝置是保證橋梁路面清潔度以及車輛正常通行的重要措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的橋梁路面清洗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操作方便的橋梁路面清洗裝置,包括底座以及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機體,所述底座內底部設有第三驅動機,所述第三驅動機頂部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頂部貫通所述底座的壁體且與所述機體底部固接,所述機體與所述底座之間設置有軸承,所述機體內部設有第一容納腔,所述第一容納腔頂部的所述機體內設有第二容納腔,所述第二容納腔內頂壁設有滑行槽,所述第一容納腔右側的所述機體外壁內設有卡入槽,所述卡入槽與所述第一容納腔之間設有通槽,所述第一容納腔內設有上下延長設置的轉軸,所述轉軸頂部貫通所述機體內部壁體并伸進所述第二容納腔內且旋轉配合連接,所述第一容納腔內的所述轉軸上固定設有轉筒,所述轉筒上下兩側相稱設有隔板,上下兩側所述隔板之間的所述轉筒上圍繞設有水管,所述第二容納腔內的轉軸頂部尾端設有第一齒形輪,所述滑行槽內設有螺旋桿,所述螺旋桿左側端面與第一驅動機連接,所述滑行槽左側的所述螺旋桿上螺旋紋配合連接有底部伸進所述第二容納腔內且與所述滑行槽滑行配合連接的滑行塊,所述滑行槽右側的所述螺旋桿上螺旋紋配合連接有底部伸進所述第二容納腔內且與所述滑行槽滑行配合連接的滑行桿,所述滑行塊底部端面內設有第二驅動機,所述卡入槽內設有高壓噴槍,所述高壓噴槍左側端面設有與所述通槽配合連接的插軸,所述插軸背離所述高壓噴槍一側與所述水管固接,所述機體內還設置有示警裝置,所述示警裝置包括傳感器和示警燈。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通槽背離所述卡入槽一側的所述第一容納腔內上下相稱設有滑輪,所述水管安裝在上下所述滑輪之間且滑行配合連接,所述通槽右側設有錐形孔,所述插軸左側設有與所述錐形孔配合連接的錐形塊。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高壓噴槍內設有底部內設有噴水口,所述高壓噴槍背離所述插軸一側端面設有拉持環。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驅動機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一齒形輪齒合連接的第二齒形輪,所述滑行桿左側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一齒形輪齒合連接的鎖緊頭。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卡入槽上方的所述機體外壁上設有鎖緊按鈕,所述鎖緊按鈕與所述第一驅動機電接。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腔的右端壁上,且所述傳感器與所述第二容納腔的右端壁固接,所述示警燈設置在所述鎖緊按鈕上方的所述機體外壁上,且所述示警燈與所述機體的外壁固接,所述示警燈還與所述傳感器電性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容納腔內設上下延長設置的轉軸,轉軸頂部貫通機體內部壁體并伸進第二容納腔內且旋轉配合連接,第一容納腔內的轉軸上固定設轉筒,轉筒上下兩側相稱設隔板,上下兩側隔板之間的轉筒上圍繞設水管,第二容納腔內的轉軸頂部尾端設第一齒形輪,滑行槽內設橫向設置的螺旋桿,螺旋桿左側端面與第一驅動機連接,滑行槽左側的螺旋桿上螺旋紋配合連接底部伸進第二容納腔內且與滑行槽滑行配合連接的滑行塊,滑行槽右側的螺旋桿上螺旋紋配合連接底部伸進第二容納腔內且與滑行槽滑行配合連接的滑行桿,從而實現同時自動控制第二齒形輪與第一齒形輪的齒合連接以及鎖緊頭與第一齒形輪的解鎖配合,或者是同時自動控制第二齒形輪與第一齒形輪的脫離以及鎖緊頭與第一齒形輪的鎖定配合。
2.通過底座內底部設有第三驅動機,第三驅動機頂部連接有轉桿,轉桿頂部貫通底座的壁體且與機體底部固接,機體與底座之間設置有軸承,從而實現機體不同方位的旋轉,滿足不同方位調節的清洗要求。
3.通過卡入槽上方的機體外壁上設鎖緊按鈕,鎖緊按鈕與第一驅動機電接,從而實現由鎖緊按鈕控制第一驅動機反轉,使鎖緊頭與第一齒形輪齒合鎖定連接,同時控制第二齒形輪與第一齒形輪的脫離工作。
4.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自動控制收管和放管工作且具有方位調節功能,減少工人勞動量,提高清潔效率,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操作方便的橋梁路面清洗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鎖緊頭和第一齒形輪配合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機體內部初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第二齒形輪與第一齒形輪齒合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高壓噴槍脫離卡入槽時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滑行塊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6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操作方便的橋梁路面清洗裝置,包括底座3以及設置在所述底座3上方的機體4,所述底座3內底部設有第三驅動機301,所述第三驅動機301頂部連接有轉桿302,所述轉桿302頂部貫通所述底座3的壁體且與所述機體4底部固接,所述機體4與所述底座3之間設置有軸承2,所述機體4內部設有第一容納腔41,所述第一容納腔41頂部的所述機體4內設有第二容納腔42,所述第二容納腔42內頂壁設有滑行槽43,所述第一容納腔41右側的所述機體4外壁內設有卡入槽44,所述卡入槽44與所述第一容納腔41之間設有通槽440,所述第一容納腔41內設有上下延長設置的轉軸410,所述轉軸410頂部貫通所述機體4內部壁體并伸進所述第二容納腔42內且旋轉配合連接,所述第一容納腔41內的所述轉軸410上固定設有轉筒411,所述轉筒411上下兩側相稱設有隔板412,上下兩側所述隔板412之間的所述轉筒411上圍繞設有水管4110,所述第二容納腔42內的轉軸410頂部尾端設有第一齒形輪422,所述滑行槽43內設有螺旋桿431,所述螺旋桿431左側端面與第一驅動機432連接,所述滑行槽43左側的所述螺旋桿431上螺旋紋配合連接有底部伸進所述第二容納腔42內且與所述滑行槽43滑行配合連接的滑行塊433,所述滑行槽43右側的所述螺旋桿431上螺旋紋配合連接有底部伸進所述第二容納腔42內且與所述滑行槽43滑行配合連接的滑行桿434,所述滑行塊433底部端面內設有第二驅動機4331,所述卡入槽44內設有高壓噴槍441,所述高壓噴槍441左側端面設有與所述通槽440配合連接的插軸442,所述插軸442背離所述高壓噴槍441一側與所述水管4110固接,所述機體4內還設置有示警裝置,所述示警裝置包括傳感器6和示警燈7。
其中,所述通槽440背離所述卡入槽44一側的所述第一容納腔41內上下相稱設有滑輪413,所述水管4110安裝在上下所述滑輪413之間且滑行配合連接,從而防止水管4110長時間抽拉造成磨損,所述通槽440右側設有錐形孔4401,所述插軸442左側設有與所述錐形孔4401配合連接的錐形塊4421,從而實現提高安裝速度。
其中,所述高壓噴槍441內底部設有噴水口4411,所述高壓噴槍441背離所述插軸442一側端面設有拉持環4412,從而方便提取高壓噴槍441。
其中,所述第二驅動機4331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一齒形輪422齒合連接的第二齒形輪421,從而實現由第二驅動機4331帶動第一齒形輪422以及帶動轉軸410轉,所述滑行桿434左側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一齒形輪422齒合連接的鎖緊頭4341,從而實現由第一驅動機432帶動滑行桿434及帶動鎖緊頭4341與第一齒形輪422齒合鎖定連接。
其中,所述卡入槽44上方的所述機體4外壁上設有鎖緊按鈕45,所述鎖緊按鈕45與所述第一驅動機432電接,從而實現控制鎖緊頭4341與第一齒形輪422的鎖定與解鎖。
其中,所述傳感器6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腔42的右端壁上,且所述傳感器6與所述第二容納腔42的右端壁固接,所述示警燈7設置在所述鎖緊按鈕45上方的所述機體4外壁上,且所述示警燈7與所述機體4的外壁固接,所述示警燈7還與所述傳感器6電性連接,所述示警燈7用以當所述滑行桿434移動到滑行槽43的最右側時,即所述滑行桿434移動到所述第二容納腔42的最右側與所述傳感器6觸接時,所述傳感器6傳遞信號并控制所述示警燈7打開發出閃爍的燈光,通過所述示警燈7打開發出閃爍的燈光來示警此時所述第二齒形輪421與第一齒形輪422處于齒合連接狀態,所述鎖緊頭4341則最大程度背離所述第一齒形輪422。
初始狀態時,如圖3所示滑行塊433位于滑行槽43的最左側位置,此時,第二齒形輪421最大程度背離第一齒形輪422,同時,鎖緊頭4341與第一齒形輪422齒合鎖定連接,此時,水管4110最大程度圍繞在轉筒411外表面上,同時,高壓噴槍441完全位于卡入槽44,此時,插軸442完全位于通槽440內。
清洗時,如圖3所示首先控制第三驅動機301帶動機體4旋轉至待清洗路面一側,然后控制第一驅動機432帶動螺旋桿431轉動,并由螺旋桿431帶動滑行塊433以及滑行桿434沿滑行槽43朝右側滑動,此時,第二齒形輪421逐漸靠近第一齒形輪422,同時,鎖緊頭4341逐漸背離第一齒形輪422,直至如圖4所示滑行桿434移動到滑行槽43的最右側,此時,第二齒形輪421與第一齒形輪422齒合連接,同時,鎖緊頭4341最大程度背離第一齒形輪422,此時,通過第二驅動機4331控制第二齒形輪421帶動第一齒形輪422轉動,并由第一齒形輪422帶動轉軸410以及轉軸410上的轉筒411轉動,同時,通過拉持環4412拉動高壓噴槍441朝外側移動,高壓噴槍441朝外側移動的同時帶動插軸442逐漸滑出通槽440,此時,插軸442帶動左側端的水管4110滑入通槽440內,直至如圖5所示高壓噴槍441完全脫離卡入槽44,當高壓噴槍441移動清洗路面時,此時,控制第二驅動機4331停止轉動并開始清洗工作,當清洗完成后,通過控制第二驅動機4331反轉,使水管4110逐漸圍繞在轉筒411上,直至,插軸442通過錐形塊4421與錐形孔4401導滑配合后,使插軸442逐漸插入通槽440內,同時高壓噴槍441逐漸推入卡入槽44內,直至插軸442完全插入通槽440內,同時高壓噴槍441完成推入卡入槽44內時,此時,控制第二驅動機4331停止轉動,然后按動鎖緊按鈕45,由鎖緊按鈕45發送信號并控制第一驅動機432反轉,直至滑行塊433位于滑行槽43的最左側位置,此時,第二齒形輪421最大程度背離第一齒形輪422,同時,鎖緊頭4341與第一齒形輪422齒合鎖定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容納腔內設上下延長設置的轉軸,轉軸頂部貫通機體內部壁體并伸進第二容納腔內且旋轉配合連接,第一容納腔內的轉軸上固定設轉筒,轉筒上下兩側相稱設隔板,上下兩側隔板之間的轉筒上圍繞設水管,第二容納腔內的轉軸頂部尾端設第一齒形輪,滑行槽內設橫向設置的螺旋桿,螺旋桿左側端面與第一驅動機連接,滑行槽左側的螺旋桿上螺旋紋配合連接底部伸進第二容納腔內且與滑行槽滑行配合連接的滑行塊,滑行槽右側的螺旋桿上螺旋紋配合連接底部伸進第二容納腔內且與滑行槽滑行配合連接的滑行桿,從而實現同時自動控制第二齒形輪與第一齒形輪的齒合連接以及鎖緊頭與第一齒形輪的解鎖配合,或者是同時自動控制第二齒形輪與第一齒形輪的脫離以及鎖緊頭與第一齒形輪的鎖定配合。
2.通過底座內底部設有第三驅動機,第三驅動機頂部連接有轉桿,轉桿頂部貫通底座的壁體且與機體底部固接,機體與底座之間設置有軸承,從而實現機體不同方位的旋轉,滿足不同方位調節的清洗要求。
3.通過卡入槽上方的機體外壁上設鎖緊按鈕,鎖緊按鈕與第一驅動機電接,從而實現由鎖緊按鈕控制第一驅動機反轉,使鎖緊頭與第一齒形輪齒合鎖定連接,同時控制第二齒形輪與第一齒形輪的脫離工作。
4.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自動控制收管和放管工作且具有方位調節功能,減少工人勞動量,提高清潔效率,適合推廣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