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抓手,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哈呋裝夾具的機械抓手。
背景技術:
夾具是指機械制造過程中用來固定加工對象,使之占有正確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檢測的裝置,又稱卡具;它分為焊接夾具、檢驗夾具、裝配夾具、機床夾具等。在機床上加工工件、注塑成型或者澆注成型時,為使工件的表面能達到圖紙規定的尺寸、幾何形狀以及與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加工前必須將工件裝好(定位)、夾牢(夾緊)。夾具通常由定位元件(確定工件在夾具中的正確位置)、夾緊裝置、對刀引導元件(確定刀具與工件的相對位置或導引刀具方向)、分度裝置(使工件在一次安裝中能完成數個工位的加工,有回轉分度裝置和直線移動分度裝置兩類)、連接元件以及夾具體(夾具底座)等組成。夾具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使用對應的機械抓手對其進行夾持轉移,以提高生產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用于哈呋裝夾具的機械抓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哈呋裝夾具的機械抓手,所述哈呋裝夾具包括:
第一栓銷;
多個第一弧形隔圈,所述第一弧形隔圈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栓銷上;
多個第二弧形隔圈,所述第二弧形隔圈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栓銷上且與所述第一弧形隔圈錯開設置;
兩塊哈呋夾塊,兩塊所述哈呋夾塊可組合形成環形,它們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一弧形隔圈和所述第二弧形隔圈的上方;
多個第二栓銷,所述第二栓銷對應穿設于所述第一弧形隔圈和第二弧形隔圈中,并分別貫穿所述哈呋夾塊;
它包括設置于所述哈呋夾塊外側且相樞軸連接的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與所述第一連接塊另一端相樞軸連接的第三連接塊、與所述第二連接塊另一端相樞軸連接的第四連接塊、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相連接用于帶動其相對轉動的第一驅動機構以及用于勾住所述第二栓銷的兩組夾持機構。
優化地,所述第二連接塊和所述第四連接塊的連接處以及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三連接塊的連接處安裝有樞軸,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樞軸上的勾部、與所述勾部一體連接的擺動臂、安裝在所述第一連接塊或所述第二連接塊上的固定座以及安裝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擺動臂之間的第一伸縮件。
優化地,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上的第一固定部、安裝在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樞軸連接處的第二固定部以及安裝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間的第二伸縮件。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用于哈呋裝夾具的機械抓手,通過采用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第三連接塊、第四連接塊、第一驅動機構和兩組夾持機構組合成與哈呋裝夾具相配合的結構,這樣能夠提高哈呋裝夾具的夾取效率,從而提高生產的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哈呋裝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哈呋裝夾具的機械抓手的使用狀態圖;
其中,1、哈呋裝夾具;11、第一弧形隔圈;111、第一連接耳;112、第一弧形片;12、第一栓銷;13、第二弧形隔圈;131、第二接耳;132、第二弧形片;14、哈呋夾塊;15、第二栓銷;16、隔片;17、定位片;21、第一連接塊;22、第二連接塊;23、第三連接塊;24、第四連接塊;25、第一驅動機構;251、第一固定部;252、第二固定部;253、第二伸縮件;26、夾持機構;261、擺動臂;262、勾部;263、固定座;264、第一伸縮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的哈呋裝夾具1,主要包括第一弧形隔圈1、第一栓銷2、第二弧形隔圈3、哈呋夾塊4和第二栓銷5。
其中,第一弧形隔圈1有多片,它們由上向下(或者由下向上)間隔設置,并且可轉動地安裝在栓銷2上;每個第一弧形隔圈1包括安裝在第一栓銷2上的第一連接耳11以及與第一連接耳11一體成型的第一弧形片12。第二弧形隔圈3也有多片,它們由上向下(或者由下向上)間隔設置、與第一弧形隔圈1錯開設置,并且可轉動地安裝在栓銷2上;每個第二弧形隔圈3包括安裝在栓銷2上的第二連接耳31以及與連第二接耳31一體成型的第二弧形片32。哈呋夾塊4有兩塊,它們可以對合形成完整的環形,其中一個哈呋夾塊4安裝在第一弧形隔圈1的上方,另一個哈呋夾塊4安裝在第一弧形隔圈1的上方。第二栓銷5有多個,本實施例中為六個,其中三個穿設于第一弧形隔圈1中并貫穿其中一塊哈呋夾塊4;另外三個穿設于第二弧形隔圈3中并貫穿另一塊哈呋夾塊4。
在本實施例中,浮式對稱哈呋裝夾具還包括安裝在第二栓銷5上且分別與第一弧形隔圈1和第二弧形隔圈3相配合的多塊隔片6,這樣能夠使得隔片6分別與第一弧形隔圈1或第二弧形隔圈3進行配合組合成環形,實現對柱形材料的夾持。第一弧形隔圈1、第二弧形隔圈3以及隔片6的端部(背離第一栓銷2的端部)安裝有定位片7。
如圖2所示的用于上述哈呋裝夾具的機械抓手,它包括設置于哈呋夾塊14外側且相樞軸連接的第一連接塊21和第二連接塊22、與第一連接塊21另一端相樞軸連接的第三連接塊23、與第二連接塊22另一端相樞軸連接的第四連接塊24、分別與第一連接塊21和第二連接塊22相連接用于帶動其相對轉動的第一驅動機構25以及用于勾住第二栓銷15的兩組夾持機構26。第二連接塊22和第四連接塊24的連接處以及第一連接塊21和第三連接塊23的連接處安裝有樞軸27,夾持機構26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樞軸27上的勾部262、與勾部262一體連接的擺動臂261、安裝在第一連接塊21或第二連接塊22上的固定座263以及安裝在固定座263和所述擺動臂261之間的第一伸縮件264(比如氣缸、油缸等)。第一驅動機構25包括安裝在第一連接塊21和第二連接塊22上的第一固定部251、安裝在第一連接塊21和第二連接塊22樞軸連接處的第二固定部252以及安裝在第一固定部251和第二固定部252之間的第二伸縮件253(比如氣缸、油缸等)。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