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切割設備技術領域,涉及到一種切管計數裝置。
背景技術:
切管刀為市場專用切割PE管(聚乙烯塑料管)的刀,將待切割的管放到刀槽內,通過按壓刀架,使刀片向下運動完成切割過程,具有簡單、實用和成本低的特點。在批量生產時,市場上也有大的機械控制的切管刀,但價格比較貴。在批量生產時,手動切管刀的最大問題是不知道自己已加工了多少根,比如一種規格的管要切50mm的400根,這時如果只用切管刀,還要再數一次,有時甚至要數不止一次,費時費力,影響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設計了一種切管計數裝置,結構簡單,計數準確可靠,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切管計數裝置,包括切管刀,切管刀包括刀座、刀架和刀片,刀架后端與刀座后端鉸接,刀架前端的下表面設置有刀片,刀座前端與刀片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刀槽,關鍵是:增設計數器,計數器包括顯示裝置、感應片和感應探頭,感應探頭與刀架固定連接且感應探頭的感應端位于刀架下方,感應片位于感應探頭下方并與刀座固定連接,感應探頭與刀架一起運動使感應探頭的感應端與感應片接觸或分離,感應探頭的輸出端與顯示裝置的輸入端連接。
所述的感應探頭與刀架垂直設置且感應探頭的感應端穿通刀架到達刀架下方,感應探頭上設置有外螺紋,增設螺母,螺母位于刀架上方并與感應探頭形成螺紋鎖緊配合,螺母的下端面與刀架的上端面接觸。
所述的螺母包括緊固螺母和鎖緊螺母且緊固螺母位于刀架和鎖緊螺母之間,緊固螺母的鎖緊方式為右旋鎖緊,鎖緊螺母的鎖緊方式為左旋鎖緊,緊固螺母的下端面與刀架的上端面接觸。
所述的感應探頭位于刀片后方并位于刀架與刀座的鉸接點前方,感應片位于刀槽后方并位于刀架與刀座的鉸接點前方。
所述的刀架前端的下表面設置有刀片插槽,刀片插槽與刀架垂直設置且固定連接,刀片與刀片插槽插接并借助螺絲與刀片插槽形成鎖緊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設計數器,計數器的感應探頭隨著刀架一起運動,刀架向下運動完成一次切割過程的同時,感應探頭與感應片接觸一次完成一次計數過程,在切割過程中完成計數過程,結構簡單,計數準確可靠,省去了再數一次的過程,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代表刀座,2代表刀架,3代表刀片,4代表刀槽,5代表顯示裝置,6代表感應片,7代表感應探頭,8代表緊固螺母,9代表鎖緊螺母,10代表刀片插槽,11代表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切管計數裝置,包括切管刀,切管刀包括刀座1、刀架2和刀片3,刀架2后端與刀座1后端鉸接,刀架2前端的下表面設置有刀片3,刀座1前端與刀片3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刀槽4,增設計數器,計數器包括顯示裝置5、感應片6和感應探頭7,感應探頭7與刀架2固定連接且感應探頭7的感應端位于刀架2下方,感應片6位于感應探頭7下方并與刀座1固定連接,感應探頭7與刀架2一起運動使感應探頭7的感應端與感應片6接觸或分離,感應探頭7的輸出端與顯示裝置5的輸入端連接。其中,感應探頭7位于刀片3后方并位于刀架2與刀座1的鉸接點前方,感應片6位于刀槽4后方并位于刀架2與刀座1的鉸接點前方。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感應探頭7與刀架2垂直設置且感應探頭7的感應端穿通刀架2到達刀架2下方,感應探頭7上設置有外螺紋,增設螺母,螺母位于刀架2上方并與感應探頭7形成螺紋鎖緊配合,螺母的下端面與刀架2的上端面接觸。利用螺母將感應探頭7與刀架2固定在一起,拆裝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螺母包括緊固螺母8和鎖緊螺母9且緊固螺母8位于刀架2和鎖緊螺母9之間,緊固螺母8的鎖緊方式為右旋鎖緊,鎖緊螺母9的鎖緊方式為左旋鎖緊,緊固螺母8的下端面與刀架2的上端面接觸。緊固螺母8和鎖緊螺母9之間所形成的這種唐氏螺紋防松方式,鎖緊效果好,可以進一步防止緊固螺母8松動,提高感應探頭7與刀架2之間連接的牢固性和穩定性。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刀架2前端的下表面設置有刀片插槽10,刀片插槽10與刀架2垂直設置且固定連接,刀片3與刀片插槽10插接并借助螺絲11與刀片插槽10形成鎖緊配合。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更換成相應的刀片3,拆裝刀片3時省時省力。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將待切割的管放到刀槽4內,按壓刀架2,刀架2帶動刀片3向下運動,完成一次切割過程,同時感應探頭7隨著刀架2一起向下運動,感應探頭7的感應端與位于刀座1上的感應片6接觸時,感應探頭7的輸出端會輸出信號給顯示裝置5,顯示裝置5上所顯示的數字會自動加一,如此即完成一次切割計數過程,結構簡單,計數準確可靠,省去了再數一次的過程,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