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搬運機器人的走行軌道。
背景技術:
搬運機器人可以進行自動化搬運作業,最早的搬運機器人出現在1960年的美國,Versatran和Unimate兩種機器人首次用于搬運作業。搬運作業是指用一種設備握持工件,是指從一個加工位置移到另一個加工位置。搬運機器人可安裝不同的末端執行器以完成各種不同形狀和狀態的工件搬運工作,大大減輕了人類繁重的體力勞動。世界上使用的搬運機器人逾10萬臺,被廣泛應用于機床上下料、沖壓機自動化生產線、自動裝配流水線、碼垛搬運、集裝箱等的自動搬運。部分發達國家已制定出人工搬運的最大限度,超過限度的必須由搬運機器人來完成。搬運機器人是近代自動控制領域出現的一項高新技術,涉及到了力學,機械學,電器液壓氣壓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單片機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學科領域,已成為現代機械制造生產體系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優點是可以通過編程完成各種預期的任務,在自身結構和性能上有了人和機器的各自優勢,尤其體現出了人工智能和適應性。
現在的搬運機器人還沒有專門的結構簡單的走行軌道,搬動機器人的行走全部靠系統遙控控制,非常麻煩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搬運機器人的走行軌道,它為搬動機器人設置了專門的走行軌道,經濟實用,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等優點。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底板、軌道臂、面板、固定螺桿、滑行條;底板上面安裝有雙層軌道,上層軌道和下層軌道都由兩根軌道臂組成的,軌道中間橫向安裝有數個橫向面板,面板的兩端都與軌道臂固定連接,面板通過固定螺桿與底板固定連接,下層軌道的軌道臂上設置有滑動條。
所述的滑動條為上層軌道臂滑動的凹槽。
所述的固定螺桿穿過面板與底板板連接,底板為鏤空網狀鋼板。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它為搬動機器人設置了專門的走行軌道,經濟實用,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底板;2-軌道臂;3-面板;4-固定螺桿;5-滑行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底板1、軌道臂2、面板3、固定螺桿4、滑行條5;底板1上面安裝有雙層軌道,上層軌道和下層軌道都由兩根軌道臂2組成的,軌道中間橫向安裝有數個橫向面板3,面板3的兩端都與軌道臂2固定連接,面板3通過固定螺桿4與底板1固定連接,下層軌道的軌道臂2上設置有滑行條5。
所述的滑行條5為上層軌道臂2滑動的凹槽。
所述的固定螺桿4穿過面板3與底板1板連接,底板1為鏤空網狀鋼板。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它給搬運機器人所設置的行走軌道均為自動化操作,搬動機器人需要移動時,直接將機器人置于系統提前預設好的軌道上進行位置移動,經濟實用,省時省力,提高了搬運機器人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