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草藥固體制劑生產領域,具體涉及多個藥袋的自動化入盒和工業機器人應用。
背景技術:
在中草藥固體制劑生產中,固體制劑的包裝方式多采用塑料復合膜三面封的形式,然后若干袋排列整齊裝入紙盒中。目前這種裝盒的方式是由人工完成的。主要是目前實現自動化入盒有以下難點:
(1)塑料復合膜表面較光滑,相互之間的摩擦系數低,若干包疊在一起時不穩定,在推包入盒過程中容易流動,傳統的臥式包裝機難以完成入盒;
(2)藥包在盒內排列緊密,傳統的夾持類機器人末端執行器尺寸較大,夾持藥包后執行器整體尺寸大于紙盒的尺寸,難以伸入紙盒;
(3)傳統的吸盤類末端執行器雖然可以拾取藥袋并送入盒中,但是一次只能吸取一個藥袋,效率較低,無法滿足生產節拍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拾取多藥袋機器人末端執行器,用于機器人一次拾取多個藥袋并送入紙盒中。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裝置實現的:
包括中部鉸接的固定鉗和活動鉗,活動鉗的頂部向固定鉗彎曲,通過彈簧連接固定鉗的頂部,鉸接軸安裝有氣缸,活塞桿頂部安裝有凸輪機構,當凸輪機構在活動鉗的彎曲部滑動時,活動鉗的下端實現開合運動。
優選的方案,固定鉗和活動鉗的下端各設有兩鉗指,鉗指為一細長圓柱體,圓柱體末端直徑增大。
優選的方案,凸輪機構包括一連接板和四個滾動軸承,滾動軸承設置在連接板的四個角,連接板固定在活塞桿上。
優選的方案,活動鉗1彎曲部設置定位部件。
本發明有以下優點:
(1)細長的鉗指在夾取時能夠將藥袋中的空氣擠至旁邊,使鉗指“陷”入藥袋中,縮小了夾持藥袋后執行器的整體尺寸,使藥袋順利送入盒中;
(2)鉗指末端的膨大部分能夠保護藥包,防止損壞藥包;
(3)能夠一次夾取多個藥袋,大大提高了裝盒速度;
(4)將微型氣缸和凸輪配套,大大縮小了末端執行器的體積,使入盒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凸輪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中藥袋在紙盒中的排列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其中的標記為:1-固定鉗,2-彈簧,3-凸輪,4-微型氣缸,5-軸,6-活動鉗,7-鉗指,8-藥袋,9-紙盒,10-軸承,11-連接板,12-加強筋。
作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參照附圖1,包括中部鉸接的固定鉗1和活動鉗6,活動鉗6的頂部向固定鉗1彎曲,通過彈簧2連接固定鉗1的頂部,鉸接軸5安裝有氣缸4,活塞桿頂部安裝有凸輪機構,當凸輪機構在活動鉗6的彎曲部滑動時,活動鉗6的下端實現開合運動。
固定鉗1和活動鉗6的下端各設有兩鉗指7,鉗指7為一細長圓柱體,末端略有膨大。
活動鉗6的弧形部有兩條加強筋12,加強筋12與弧形部位焊接,增強弧形部位的剛度,避免在夾持藥包時變形。活動鉗6的側面開有長孔,方便安裝微型氣缸4的氣管。活動鉗1的彎曲部設有定位部件,用于限制微型氣缸4的行程,從而能夠調節鉗指7張開的大小。
參照附圖2,凸輪機構由四個滾動軸承10和一個連接板11組成。軸承10通過螺栓等方式與所述連接板11連接,軸承10可以減小與固定鉗1和活動鉗6接觸時的摩擦。連接板11中心開孔,用于和微型氣缸4的氣缸桿末端連接。
附圖3為本發明工作時的藥袋8在紙盒中排列的示意圖。可以看出藥袋8緊密排列在紙盒9中。
本發明的實施過程為:微型氣缸4充氣,帶動凸輪機構向上移動,凸輪機構在固定鉗1和活動鉗6之間滑動,迫使兩者上部距離增大,使兩組鉗指7距離縮小,實現夾緊動作;當微型氣缸4反向充氣時,凸輪機構向下移動,由于彈簧2的作用,活動鉗6復位,帶動兩組鉗指7距離增大,實現松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