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定中心鎖緊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于加工棘輪扳手的夾具,由于棘輪扳手表面的形狀不是規則的曲面,因此大多采用下壓定位和前置定位兩套夾具同時對棘輪扳手進行夾持固定,而在夾持固定前還需要通過定中心軸配合棘輪頭中的通孔對棘輪扳手本身進行中心定位,其部件較多,夾持步驟較繁瑣,夾持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定中心鎖緊裝置,通過第一滑塊同時實現對棘輪扳手的夾持和下壓,夾持穩定。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定中心鎖緊裝置,用于固定夾持棘輪扳手,棘輪扳手包括手柄、固設于所述手柄一端的棘輪頭,所述裝置包括:
底座;
設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放置所述棘輪扳手的放置平臺;
兩塊沿垂直所述手柄的方向滑動的設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相互配合的夾持所述棘輪頭的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靠近所述棘輪頭的一側面沿向上的方向逐漸向所述棘輪頭傾斜;
用于驅動所述第一滑塊滑動的第一驅動機構。
優選地,兩塊所述第一滑塊均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用于抵觸在所述棘輪頭遠離所述手柄一端的延伸部。
更優選地,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棘輪頭的一側面沿向上的方向逐漸向所述棘輪頭傾斜。
更優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兩塊滑動的設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抵觸在所述棘輪頭靠近所述手柄一端的第二滑塊、用于驅動所述第二滑塊滑動的第二驅動機構。
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滑塊沿平行所述手柄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的方向滑動的設于所述底座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滑塊包括從上往下一體分布的第一夾持塊、第二夾持塊、用于配合所述放置平臺放置所述棘輪頭的放置塊,所述第一夾持塊靠近所述棘輪頭的一側面沿向上的方向逐漸向所述棘輪頭傾斜;所述第二夾持塊靠近所述棘輪頭的一側面沿豎直方向分布。
更優選地,所述第一夾持塊靠近所述棘輪頭的一側面為配合的抵觸在所述棘輪頭上的錐面。
更優選地,所述第二夾持塊靠近所述棘輪頭的一側面為配合的抵觸在所述棘輪頭上的弧面。
優選地,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底座上的缸體、同步的沿相互靠近或相互遠離的方向滑動的設于所述缸體中的第一推動塊和第二推動塊,兩塊所述第一滑塊分別設于所述第一推動塊和所述第二推動塊上。
更優選地,所述第一推動塊和所述第二推動塊以所述手柄在水平面內的投影所在的直線為中心線呈軸對稱分布。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定中心鎖緊裝置,通過設置兩塊沿垂直手柄的方向滑動的設于底座上的第一滑塊,并設置第一滑塊使其靠近棘輪頭的一側面沿向上的方向逐漸向棘輪頭傾斜,使第一滑塊在夾持棘輪扳手的同時還起到了下壓棘輪扳手的作用,夾持穩定。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
附圖3為第一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附圖3的俯視圖。
其中:1、棘輪扳手;11、手柄;12、棘輪頭;2、底座;3、放置平臺;4、第一滑塊;41、延伸部;42、第一夾持塊;43、第二夾持塊;44、放置塊;5、第二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闡述。
參見圖1-4所示,上述一種自動定中心鎖緊裝置,用于固定夾持棘輪扳手1,棘輪扳手1包括手柄11、固設于該手柄11一端的棘輪頭12。
該自動定中心鎖緊裝置包括底座2、設于該底座2上的用于放置棘輪扳手1的放置平臺3,該棘輪扳手1的手柄11擱置在該放置平臺3上。
該自動定中心鎖緊裝置還包括兩塊沿垂直手柄11的方向滑動的設于底座2上的第一滑塊4,兩塊第一滑塊4用于相互配合的從側面夾持該棘輪頭12;兩塊第一滑塊4的滑動路線位于水平面內。該第一滑塊4靠近棘輪頭12的一側面沿向上的方向逐漸向棘輪頭12傾斜形成傾斜面,通過該傾斜面,使第一滑塊4在夾持棘輪頭12的同時還起到了下壓棘輪頭12的作用。
該自動定中心鎖緊裝置還包括用于驅動第一滑塊4滑動的第一驅動機構。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驅動機構包括設于底座2上的缸體、同步的沿相互靠近或相互遠離的方向滑動的設于該缸體中的第一推動塊和第二推動塊,兩塊第一滑塊4分別設于第一推動塊和第二推動塊上。該第一推動塊和該第二推動塊以手柄11在水平面內的投影所在的直線為中心線呈軸對稱分布,同樣的,兩塊第一滑塊4也以手柄11在水平面內的投影所在的直線為中心線呈軸對稱分布。通過這個設置,使兩塊第一滑塊4相互靠近夾持棘輪頭12時,其夾持的中心一直保持在同一個點處。即第一滑塊4在夾持的同時能夠自動確定夾持中心。
兩塊第一滑塊4均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用于抵觸在棘輪頭12遠離手柄11一端的延伸部41。在本實施例中,該延伸部41靠近棘輪頭12的一側面沿向上的方向逐漸向棘輪頭12傾斜。通過這個設置,更好的實現了對棘輪頭12的夾持作用,同時不僅從側面對棘輪頭12進行下壓,還從棘輪頭12的一端對其進行下壓,使夾持和下壓的效果更好。
該自動定中心鎖緊裝置還包括兩塊滑動的設于底座2上的用于抵觸在棘輪頭12靠近手柄11一端的第二滑塊5、用于驅動該第二滑塊5滑動的第二驅動機構。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滑塊5沿平行手柄11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的方向滑動的設于底座2上,兩塊第二滑塊5分別位于手柄11的兩側,并以手柄11在水平面內的投影所在的直線為中心線呈軸對稱分布。通過第二滑塊5和延伸部41從棘輪頭12的兩端對其進行夾持固定。
該第一滑塊4包括從上往下一體分布的第一夾持塊42、第二夾持塊43、用于配合該放置平臺3放置棘輪頭12的放置塊44。該第一夾持塊42靠近棘輪頭12的一側面沿向上的方向逐漸向棘輪頭12傾斜;該第二夾持塊43靠近棘輪頭12的一側面沿豎直方向分布。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夾持塊42靠近棘輪頭12的一側面為配合的抵觸在棘輪頭12上的錐面,對棘輪頭12起下壓作用;該第二夾持塊43靠近棘輪頭12的一側面為配合的抵觸在棘輪頭12側面的弧面,對棘輪頭12起夾持固定作用;該放置塊44靠近棘輪頭12的一側面超出第一夾持塊42和第二夾持塊43,用于放置棘輪頭12。
以下具體闡述下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
首先將棘輪扳手1擱置在放置平臺3上,接著第一驅動機構驅動兩塊第一滑塊4相互靠近,兩塊第一滑塊4在靠近的過程中通過放置塊44擱置棘輪頭12,并相互配合的夾持住該棘輪頭12,最后第二驅動機構驅動第二滑塊5滑動并抵住棘輪頭12靠近手柄11的一端,配合第一滑塊4完成對棘輪扳手1的自動定中心夾持固定。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