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仿古建修復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
背景技術:
1、仿古建筑是指在建筑設計和建造中借鑒古代建筑風格或元素的建筑形式,在仿古建筑中,鋁瓦作為一種現代建筑材料,被廣泛運用于屋頂的建造,它能夠模擬傳統建筑所使用的瓦片外觀,同時具有輕便、耐用、防腐蝕等傳統瓦片不具備的特點。鋁瓦在戶外環境中長時間使用后,可能出現凹陷等情況,嚴重時可能導致鋁瓦松動,為了保障仿古建筑的美觀性與安全性,需要進行修復。
2、在鋁瓦安裝過程中,通常會使用螺絲來固定鋁瓦。因而維修人員除了帶上橡膠錘和卡板,還需要在裝置包內帶上拆卸螺絲的螺絲刀。現有公開號為cn110181459a的中國專利在橡膠錘內集成鉆頭,在實際拆裝時,可將鉆頭從中空的錘柄內取出,并安裝在橡膠錘前端,從而減少使用者修復鋁瓦時所需攜帶的裝置總數,提高攜帶的便捷性。但是為了便于連接鉆頭,該橡膠錘的前端設置為實心的正方體裝配塊,裝配塊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有不同設計的錘頭,裝配塊的前端開設有供鉆頭固定的孔洞,
3、為了配合錘頭,裝配塊整體不能過小,而用鉆頭擰開螺絲是一種較為精細的操作,在使用鉆頭的過程中,維修人員的視線易被遮擋,導致維修不便,仍有優化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在減少維修所需攜帶工具數量的同時保障維修的便捷性,本申請提供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
2、本申請提供的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包括錘柄與錘頭,所述錘柄包括可拆卸連接的固定部與活動部,所述錘頭、所述固定部與所述活動部三者依次相連;所述活動部朝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凸設有連接柱,所述固定部的尾端凹設有供所述連接柱插設的連接槽,所述連接槽的槽底開設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內插設有螺絲刀主體,所述螺絲刀主體遠離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的一端與所述連接柱的端部相連。
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螺絲刀整合至橡膠錘內部,減少使用者所需攜帶的修復工具數量,隨取隨用,在需要拆卸鋁瓦時,可分離活動部與固定部,取出螺絲刀主體,利用活動部作為螺絲刀主體的握柄,相對便捷;拆卸完畢后需重新將活動部安裝至固定部上,才能握持錘柄來敲擊修復鋁瓦的凹陷處,避免了意外遺漏螺絲刀;整體來說,有效提高了攜帶修理工具的便捷性,同時保障了維修的便利性。
5、可選的,所述連接柱為棱柱,所述連接槽為供所述連接柱插設配合的棱槽。
6、可選的,所述連接柱為螺紋柱,所述連接槽為供所述連接柱螺紋連接的螺紋槽。
7、可選的,所述螺絲刀主體與所述連接柱可拆卸連接,所述螺絲刀主體包括相連的刀頭與桿部,所述桿部為多邊棱柱,所述容置槽為圓槽,且所述桿部的尾端伸出所述容置槽的開口端,所述連接柱朝向所述固定部一端開設有供所述桿部插設的插槽。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螺絲刀主體與連接柱通過簡單插設的方式實現可拆卸連接,當刀頭損壞后,可及時更換螺絲刀主體以保障拆裝螺栓的便利性;同時,也可根據實際需求在固定部內容置不同刀頭的螺絲刀主體,普適性更廣。
9、可選的,所述螺絲刀主體與所述連接柱固定連接。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螺絲刀主體與連接柱固定連接,若想使用橡膠錘,此時螺絲刀主體一定已被容置于固定部內側,避免了維修人員在維修過程中忘記收回螺絲刀主體的情況發生。
11、可選的,所述錘柄的外周活動套設有遮蔽所述固定部與所述活動部兩者之間的接縫的套環。
12、可選的,所述錘柄的外周套設有防滑套。
13、可選的,所述錘頭包括安裝塊以及分別設置于所述安裝塊上下兩端的小敲擊頭與大敲擊頭,所述安裝塊的一側與所述固定部相連。
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不同大小的敲擊頭來適配不同的敲擊需求。
15、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16、1.將螺絲刀整合至橡膠錘內部,減少使用者所需攜帶的修復工具數量,隨取隨用在需要拆卸鋁瓦時,可分離活動部與固定部,取出螺絲刀主體,利用活動部作為螺絲刀主體的握柄,相對便捷;拆卸完畢后需重新將活動部安裝至固定部上,才能握持錘柄來敲擊修復鋁瓦的凹陷處,避免了意外遺漏螺絲刀;
17、2.本申請的螺絲刀主體與連接柱可拆卸連接,當刀頭損壞后,可及時更換螺絲刀主體以保障拆裝螺栓的便利性;同時,也可根據實際需求在固定部內容置不同刀頭的螺絲刀主體,普適性更廣。
1.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錘柄(1)與錘頭(2),所述錘柄(1)包括可拆卸連接的固定部(11)與活動部(12),所述錘頭(2)、所述固定部(11)與所述活動部(12)三者依次相連;所述活動部(12)朝向所述固定部(11)的一端凸設有連接柱(121),所述固定部(11)的尾端凹設有供所述連接柱(121)插設的連接槽(111),所述連接槽(111)的槽底開設有容置槽(112),所述容置槽(112)內插設有螺絲刀主體(3),所述螺絲刀主體(3)遠離所述容置槽(112)的槽底的一端與所述連接柱(121)的端部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柱(121)為棱柱,所述連接槽(111)為供所述連接柱(121)插設配合的棱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柱(121)為螺紋柱,所述連接槽(111)為供所述連接柱(121)螺紋連接的螺紋槽。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刀主體(3)與所述連接柱(121)可拆卸連接,所述螺絲刀主體(3)包括相連的刀頭與桿部(32),所述桿部(32)為多邊棱柱,所述容置槽(112)為圓槽,且所述桿部(32)的尾端伸出所述容置槽(112)的開口端,所述連接柱(121)朝向所述固定部(11)一端開設有供所述桿部(32)插設的插槽(122)。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刀主體(3)與所述連接柱(121)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錘柄(1)的外周活動套設有遮蔽所述固定部(11)與所述活動部(12)兩者之間的接縫的套環(1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錘柄(1)的外周套設有防滑套(1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仿古建鋁構件用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錘頭(2)包括安裝塊(21)以及分別設置于所述安裝塊(21)上下兩端的小敲擊頭(22)與大敲擊頭(23),所述安裝塊(21)的一側與所述固定部(11)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