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顯示屏背膠貼附,尤其是一種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
背景技術:
1、顯示屏模組在組裝過程中,需要對顯示屏背面的蓋板貼雙面粘。通常采用專用的夾具對蓋板的四周邊緣進行雙面粘貼附。貼附過程中,由于蓋板是剛性的,雙面粘是軟性的,容易變形,貼附時在兩者的接觸面上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氣泡。且目前采用常規夾具對顯示屏蓋板貼附雙面粘后,產生的氣泡比較多且比較大。與目前客戶對氣泡小且少甚至要求零氣泡的需求不符。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目的是改善雙面粘與屏幕蓋板之間的氣泡問題。
2、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四段,每段定位槽的槽底面為傾斜面,且槽底面上設有若干小輥輪;
4、每段定位槽中設有一個滾筒,所述滾筒與所述小輥輪滾動配合,能在下壓力作用下沿定位槽從初始位置滾動至終止位置;
5、所述滾筒與基座之間設有彈性件,其用于在所述下壓力解除后,提供預緊力,使滾筒回到初始位置。
6、進一步技術方案為:
7、所述傾斜面沿基座內側至外側方向向下或向下傾斜。
8、各段定位槽的所述傾斜面的傾斜角度和方向均相同。
9、所述小輥輪沿滾筒滾動方向上設有多組,每組中小輥輪沿其軸向方向緊密分布。
10、所述滾筒軸向平行于其所處定位槽的長度方向。
11、所述傾斜面的傾斜角度為5~20°。
12、所述滾筒的結構包括內滾柱和設于所述內滾柱外部的外筒體,所述外筒體內壁與內滾柱外壁之間設有滾動軸承件。
13、所述內滾柱兩端分別設有連接部,其用于所述彈性件的一端連接,彈性件的另一端與定位槽的槽底面或基座底面相連接。
14、所述滾動軸承件為沿滾筒軸向均勻設置的至少兩組滾珠,每組內的滾珠沿圓周均勻分布。
15、所述彈性件為彈簧或彈力帶。
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實用新型采用在定位槽中設置滾筒的結構,使滾筒在粘貼過程中受到下壓力時沿定位槽運動過程中,可逐步將雙面粘與屏幕蓋板間氣泡向外排出,滿足屏幕蓋板貼附雙面粘后氣泡小且少甚至零氣泡的要求,改善了貼附后屏幕蓋板背面外觀的平整度和美觀性。
18、本實用新型在定位槽的槽底面設置小輥輪,降低了與滾筒之間的滾動摩擦力,確保滾筒在下壓力作用下沿定位槽移動順利。
19、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
1.一種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中設有定位槽(2),所述定位槽(2)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四段,其特征在于,每段定位槽(2)的槽底面為傾斜面,且槽底面上設有若干小輥輪(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面沿基座(1)內側至外側方向向下或向下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其特征在于,各段定位槽(2)的所述傾斜面的傾斜角度和方向均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輥輪(4)沿滾筒(3)滾動方向上設有多組,每組中小輥輪(4)沿其軸向方向緊密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3)軸向平行于其所處定位槽(2)的長度方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面的傾斜角度為5~2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3)的結構包括內滾柱(33)和設于所述內滾柱(33)外部的外筒體(31),所述外筒體(31)內壁與內滾柱(33)外壁之間設有滾動軸承件(3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滾柱(33)兩端分別設有連接部,其用于所述彈性件(5)的一端連接,彈性件(5)的另一端與定位槽(2)的槽底面或基座(1)底面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軸承件(32)為沿滾筒(3)軸向均勻設置的至少兩組滾珠,每組內的滾珠沿圓周均勻分布。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屏貼附背膠排氣泡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5)為彈簧或彈力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