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經機的零配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整經機用紗架。
背景技術:
在布匹制作過程中,需要使用整經機來將許多個紗錠按照需要的根數和長度,平行纏繞成圓柱形的紗卷,以供編織機編織成布匹。
整經機一般包括紗架、卷筒、驅動卷筒的驅動裝置及傳動裝置,所述紗架一般包括機架以及平行設置在該機架兩側的若干個定桿,所述定桿則是用于放置紗錠的,在整經機的驅動裝置的牽引下,紗線可從定桿上活動設置的紗錠上自動退繞,并在卷筒上均勻纏繞。
在紗錠上的紗線完全轉移退繞后,需要將定桿上的紗錠取下,然后再將新的紗錠安裝至定桿上,在進行紗線的續接,在開機進行工作,由于紗錠非常的多,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在準備上,而且目前定桿都是呈水平設置的,定桿對于紗錠的固定能力比較差,尤其是在紗錠在紗線退繞過程中會逐漸變細,從而使得自身重量下降,在自身重量下降之后,紗錠容易因為驅動裝置的驅動拖拉下從定桿上脫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工作效率的整經機用紗架,并同時提高了定桿對于紗錠的固定效果,防止紗錠滑出。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整經機用紗架,包括機架以及若干相互之間呈平行設置的定桿,所述機架包括有底座以及固定于底座上的第一縱桿,所述底座上滑動連接有第二縱桿且所述第二縱桿可以其軸心線為旋轉軸心周向旋轉,所述第一縱桿和第二縱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定桿位于固定位于第二縱桿上且所述第二縱桿沿周向方向上設置有兩組定桿,所述第一縱桿對應于每一根定桿均設置有插接孔。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將定桿固定在第二縱桿上,且第二縱桿上設置有至少兩組定桿,由于第二縱桿可以沿直線方向滑移也可以進行周向旋轉,所以在其中一組定桿上安裝紗錠之后,推動第二縱桿使得定桿插入第一縱桿上的插接孔內,這樣就可以進行正常的生產了,然后在空余時間將其余組的定桿上套上紗錠,然后一組紗錠用完之后,滑動第二定桿后旋轉第二定桿,使得具有完整紗錠的定桿組對上第一縱桿的插接孔,這樣可以快速進行原料的更換,然后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將使用完的紗錠取下,進行更替,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時,當定桿插接于插接孔內時,定桿兩端分別有第一縱桿和第二縱桿進行限位,避免了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紗錠的滑脫的現象。
優選的,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內設置可沿滑移槽滑移的運動塊,所述運動塊上設置有用于與第二縱桿配合的安裝孔,所述滑移槽在底座上形成有用于供運動塊安裝進入滑移槽的側開口以及用于供第二縱桿插入安裝孔的上開口,所述側開口尺寸與運動塊相同,所述上開口沿滑移槽的設置方向開設。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這樣的結構安裝方便可靠,加工方便。
優選的,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用于限制第二縱桿滑移的限位件。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防止在加工過程中因為震動等原來帶來第二縱桿上的定桿與第一縱桿上的插接孔相脫離,保證了工作可以穩定的進行。
優選的,所述限位件為位于運動塊與滑移槽槽底之間的拉伸彈簧,所述的拉伸彈簧一端連接于運動塊另一端連接于位于第一縱桿一側的滑移槽槽底,所述的拉伸彈簧沿滑移槽的開設方向布置。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拉伸彈簧的拉力作用使得第二縱桿遠離第一縱桿方向的時候需要克服該拉伸彈簧的彈力做功,所以只有通過人為的方式拉動才能使得定桿與插接孔相脫離,結構簡單,保證了穩定性。
優選的,當所述定桿插入第一縱桿的插接孔內時,所述底座上對應于運動塊此時所在位置處設置有貫穿孔,所述的運動塊上設置有與貫穿孔相聯通的通孔,所述的限位件設置為插銷。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插入插銷插入通過與貫穿孔對第二縱桿進行定位,該連接方可以保持長期穩定可靠的連接,而且加工也較為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整經機用紗架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去除第二縱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去除第二縱桿的另一結構示意圖,用于展示限位件為插銷。
圖中:1、機架;11、底座;111、主桿;112、副桿;12、第一縱桿;2、第二縱桿;3、定桿;4、滑移槽;41、側開口;42、上開口;5、限位件;6、運動塊;61、安裝孔;7、插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如圖1所示,一種整經機用紗架,包括有機架1,所述機架1包括有底座11以及固定于底座11上第一縱桿12,所述的底座11可以設置為魚骨狀,具體來說即底座11可以包括有一根主桿111以及若干沿主桿111長度方向垂直于主桿111的副桿112,所述副桿112之間相互平行且相鄰副桿112之間距離相同,所述主桿111的兩側均對稱設置有相同的副桿112,所述第一縱桿12定位于主桿111上,所述第一縱桿12的數量根據副桿112的數量決定,每一根副桿112與主桿111的交接點即布置一根第一縱桿12,所述的每一個副桿112上均設置有一根與第一縱桿12相平行的第二縱桿2,沿第二縱桿2高度方向依次平行間隔設置有若干定桿3,所有在縱向方向位于同一直線上的定桿3視為一組定桿3,在第二縱桿2上這樣的定桿3至少有兩組,本方案中采用兩組定桿3,且兩組定桿3沿第二縱桿2的圓周方向均勻布置,所述的第一縱桿12上對應于每一根定桿3均設置有與其配合的插接孔7。
如圖2所示,展示了副桿112與第二縱桿2之間的連接關系,所述的副桿112上設置有滑移槽4,所述滑移槽4內設置有運動塊6,所述滑移槽4的截面呈T字型設置,所述滑移槽4在副桿112上形成有兩個開口,其中一個用于供運動塊6安裝進入滑移槽4的側開口41,側開口41位于副桿112與主桿111連接的另一端,另一個開口是用于供第二縱桿2插入安裝孔61的上開口42,所述運動塊6從側開口41裝入滑移槽4,所述的運動塊6對應上開口42處設置有用于第二縱桿2配合的安裝孔61,所述安裝孔61內設置有軸承,所阿述運動塊6與滑移槽4的槽底之間設置有拉伸彈簧,拉伸彈簧即作為限制第二縱桿2沿滑移槽4滑移的限位件5,當然,限位件5還可以設置為插銷,所述底座11上設置有貫穿孔,所述的運動塊6上設置有貫穿運動塊6的通孔,當所述定桿3插入第一縱桿12的插接孔7內時,貫穿孔與通孔的軸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此時將插銷插入貫穿孔和通孔即可實現對于第二縱桿2運動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