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一種表面處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復合表面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表面處理的技術日新月異,尤其在手機塑料殼上的應用,更是多姿多采競爭激烈,客戶對高彩、立體觸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且對側邊包覆的問題越來越重視。然而,現有技術中,常常不能兼顧側邊包覆及高彩、立體觸感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既能進行側邊包覆,又具有立體感、觸感且色彩豐富的復合表面處理方法。一種復合表面處理方法,包括步驟:提供一基殼,該基殼包括一外表面及四個垂直于該外表面且與該外表面相交的側面;利用真空熱轉印或烤漆制程形成一背景圖層;該背景圖層包覆該外表面及四個該側面;利用紫外線固化數碼噴墨的方式在該背景圖層上形成表面圖層,進而形成一殼體。本發明提供的復合表面處理方法,1)利用真空熱轉印或烤漆制程形成的背景圖層既能解決側邊包覆的問題,又能增加該機殼的觸感與立體感;2)在利用紫外線固化數碼噴墨的方式形成的該表面圖層,既能豐富殼體表面的色彩,又能使殼體表面的圖樣多樣化。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復合表面處理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圖2是圖1所示的步驟s1中提供的基殼的剖視圖。圖3是圖2所示的基殼的的立體示意圖。圖4是圖1所示的步驟s2中提供的轉印膜的剖視圖。圖5是圖4所示的轉印膜的局部方法圖。圖6是將圖4所示的轉印膜壓合在圖2所示的基殼后的剖視圖。圖7是去除圖5所示的離型膜層,形成背景圖層后的剖視圖。圖8是在圖7所示的背景圖層上形成表面圖層,進而形成的殼體的剖視圖。圖9是圖8所示的殼體的立體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殼體100基殼10外表面11側面12熱轉印膜20熱轉印層21黏膠層211圖形層212第一防護層213接觸面2131離型膜層22壓紋221背景圖層30表面圖層40基底層41打印圖形層42第二防護層43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請結合附圖1-9及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復合表面處理方法作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1-9,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復合表面處理方法,其包括步驟:s1,請參閱圖1-3,提供一基殼10。在本實施例中,該基殼10為一手機殼。該基殼10包括一外表面11及四個垂直于該外表面11且與該外表面11相交的側面12。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基殼10還可以為筆記本等其他電子裝置或是機械裝置的殼體。s2,請參閱圖4-7,利用真空熱轉印或烤漆制程形成背景圖層30,該背景圖層30包覆該外表面11及四個該側面12。在本實施例中,是利用真空熱轉印制程形成該背景圖層30的。其具體過程如下:s21,請參閱圖4-5,提供一熱轉印膜20。在本實施例中,該熱轉印膜20包括一熱轉印層21及一形成在該熱轉印層21的一表面上的離型膜層22。該熱轉印層21包括一黏膠層211、一形成在該黏膠層211的一表面上的圖形層212及一形成在該圖形層212的遠離該黏膠層211的表面上的第一防護層213。其中,該離型膜層22形成在該第一防護層213的遠離該圖形層212的表面上。該離型膜層22是以具水溶且可雙軸延伸之特性材料所制成,如:聚乙烯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該離型膜層22的面向該第一防護層213的表面設置有壓紋221,該壓紋221是利用壓印或雕刻于面向該第一防護層213的表面上形成的立體狀的曲面。該第一防護層213由樹脂材料制成,該第一防護層213可以經由噴涂、涂布、平版印或網版印等方式形成。該第一防護層213部分填充于該壓紋221內,進而形成立體狀的接觸面2131。該黏膠層211由熱熔膠制成,加熱可融合于該基殼10的表面。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熱轉印膜20并不局限于上述結構與特性。例如,該熱轉印膜20還可以為具有光線色澤變化效果的熱轉印膜,具有金屬質感的熱轉印膜,具有3d鏤空結構的熱轉印膜等。s22,請參閱圖6,利用熱轉印機(圖未示)在加熱加壓且真空的條件下,將該熱轉印膜20形成在該基殼10上。該熱轉印膜20包覆該基殼10的該外表面11及四個該側面12。由于該離型膜層22為利用具雙軸延伸之特性材料所制成,因此在加熱加壓且真空的條件下,該熱轉印膜20可依照該基殼10表面的弧度進行彎曲,從而使該第一防護層213與該圖形層212包覆該基殼10的該外表面11及該側面12。s23,請參閱圖7,去除該離型膜層22,進而形成該背景圖層30。該背景圖層30即為去除了該離型膜層22后的熱轉印圖層21。在本實施例中,由于該圖形層212位于該第一防護層213與基殼10之間,因此該第一防護層213可保護該圖形層212不被外力破壞;由于該第一防護層213表面形成有立體狀的接觸面2131,因此可增加使用者之觸感;若該接觸面2131的立體形狀配合該圖形層212的圖樣時,更可增加該背景圖層的立體感。s3,請參閱圖8-9,利用紫外線固化數碼噴墨的方式在該背景圖層30上形成一表面圖層40,進而得到一機殼100。在本實施例中,該表面圖層40包括一基底層41、一打印圖形層42及一第二防護層43。該基底層41形成在該第一防護層213的遠離該圖形層212的表面上且與該外表面11對應,該打印圖形層42形成在該基底層41的遠離該第一防護層213的表面上,該第二防護層43形成在該打印圖形層42的遠離該基底層41的表面上。在其他實施例中,該表面圖層40還可以包括一形成在該基底層41和該打印圖形層42之間的白底層。在本實施例中,通過一紫外噴墨打印機(圖未示)形成該表面圖層40。具體地,在打印前,使用者可先控制該紫外噴墨打印機的打印模塊,使打印模塊中供打底油墨(用于形成基底層41)輸出的噴墨頭可先在該背景圖層30上輸出打底油墨,在輸出該打底油墨的同時,憑借打印模塊兩側本身裝設的紫外燈的照射,使打底油墨固化,以形成該基底層41;爾后,再令打印模塊控制裝有色彩油墨(用于形成打印圖形層42)的噴墨頭裝置進行預設圖案的輸出,同時憑借紫外燈的照射,使色彩油墨固化,以形成該打印圖形層42;最后,再令打印模塊控制噴墨頭裝置一側的供亮光油墨(用于形成該第二防護層43)輸出的噴墨頭進行亮光油墨的涂布,以形成具有表面亮光效果與預防打印完成品圖案刮落的功能該第二防護層43。本發明提供的復合表面處理方法,1)利用真空熱轉印或烤漆制程形成的背景圖層既能解決邊緣包覆的問題,又能增加該機殼100的觸感與立體感;2)在利用紫外線固化數碼噴印的方式在該背景圖層30上形成該表面圖層40的過程中,利用紫外噴墨打印機的裝有色彩油墨的噴墨頭裝置進行預設圖案的輸出,既能豐富該機殼100表面的色彩,又能使該機殼100表面的圖樣多樣化。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來說明本發明,并非用作對本發明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做出的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與變形,都落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