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LCOS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數字信號播送形式與顯示技術的改變,使近年來各種不同于傳統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顯示器的各類平面顯示器,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顯示器以及等離子體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等廣泛地被應用于日常生活上。
除此之外,由于微型顯示器(micro-display)可利用光學方式將影像放大至超過上述平面顯示器的尺寸,故更符合超大尺寸顯示的需求。且微型顯示器可應用于各類型的顯示器,如LCD或OLED顯示器,舉例來說,應用于LCD的微型顯示器即稱為微型液晶顯示面板。微型顯示器因其成像方式的不同可概分為穿透式及反射式兩大類。穿透式液晶微型顯示面板主要是建構于玻璃基板上,其運作時光線透過顯示面板;反射式液晶微型面板則建構于硅基板上,因此亦稱為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顯示面板。LCOS顯示面板是利用硅晶片作為基板,并以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MOS transistor)取代薄膜晶體管,且與一般LCD顯示面板利用透明導電材料作為像素電極不同,LCOS面板以金屬材料作為像素電極,通過光線反射的原理成像,因而稱之為反射式液晶微型面板。
LCOS顯示面板通常包括基板及蓋板,所述基板和所述蓋板之間夾持有液晶層,所述基板上形成有PI(Polyimide,聚酰亞胺)膜,所述PI膜控制所述液晶層的轉向。目前,LCOS顯示面板經過長時間的光照后,PI膜將會發生較大的退化,從而使得顯示效果變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COS顯示面板,以解決現有的LCOS顯示面板經過長時間的光照后,PI膜將會發生較大的退化,從而使得顯示效果變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LCOS顯示面板,所述LCOS顯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形成有PI膜,所述PI膜上形成有絕緣介質層。
可選的,在所述的LCOS顯示面板中,所述絕緣介質層為氧化物層或者氮化物層。
可選的,在所述的LCOS顯示面板中,所述絕緣介質層的厚度為1~5個原子層厚度。
可選的,在所述的LCOS顯示面板中,所述絕緣介質層通過ALD工藝或者蒸鍍工藝形成。
可選的,在所述的LCOS顯示面板中,所述PI膜的厚度為500?!?000埃。
可選的,在所述的LCOS顯示面板中,所述LCOS顯示面板還包括與所述基板相對設置的蓋板。
可選的,在所述的LCOS顯示面板中,所述基板與所述蓋板之間通過框膠粘合在一起。
可選的,在所述的LCOS顯示面板中,所述框膠為UV膠或者玻璃膠。
可選的,在所述的LCOS顯示面板中,所述框膠中設置有襯墊結構。
可選的,在所述的LCOS顯示面板中,所述LCOS顯示面板還包括液晶層,所述液晶層夾持于所述基板和所述蓋板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LCOS顯示面板中,PI膜上形成有絕緣介質層,通過所述絕緣介質層既可以保護所述PI膜,延緩所述PI膜經過長時間光照后的退化;同時,所述絕緣介質層亦能起到控制液晶層轉向的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補償PI膜退化所帶來的不能很好的控制液晶層轉向的問題,由此便可提高LCOS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COS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LCOS顯示面板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
請參考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COS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LCOS顯示面板1包括:基板10,所述基板10上形成有PI膜11,所述PI膜11上形成有絕緣介質層12。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通過所述絕緣介質層12既可以保護所述PI膜11,延緩所述PI膜11經過長時間光照后的退化;同時,所述絕緣介質層12亦能起到控制液晶層轉向的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補償PI膜11退化所帶來的不能很好的控制液晶層轉向的問題,由此便可提高LCOS顯示面板1的顯示效果。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基板10為硅基板,其上形成有像素、開關電路等器件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PI膜11經過了摩擦(rubbing)工藝,即其上形成有能夠控制液晶層取向的溝槽。優選的,所述PI膜11的厚度為500埃~1000埃,例如,所述PI膜11的厚度為500埃、550埃、600埃、650埃、700埃、750埃、800埃、850埃、900埃、950埃或者1000埃。
優選的,所述絕緣介質層12為氧化物層或者氮化物層,例如,所述絕緣介質層12可以為氧化硅層、氧化鋁層或者氮化鈦層等。
較佳的,所述絕緣介質層12的厚度為1~5個原子層厚度。在此,所述絕緣介質層12的厚度僅為數個原子層的厚度,即其厚度非常薄,由此,所述PI膜11上覆蓋了所述絕緣介質層12之后仍舊能夠呈現出非常好的溝槽形態,即在所述絕緣介質層12表面依然能夠很好的呈現出所述PI膜11表面的溝槽形態,從而能夠保持所述PI膜11對于液晶層取向的控制。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絕緣介質層12通過ALD工藝或者蒸鍍工藝形成。ALD工藝或者蒸鍍工藝所形成的絕緣介質層12具有更加完整的原子結構形態。例如,通過ALD工藝或者蒸鍍工藝形成的氧化硅層(即所述絕緣介質層12為氧化硅層),其氧原子與硅原子的原子比例基本為2比1,即所形成的氧化硅層具有比較完整的原子結構形態。
進一步的,所述LCOS顯示面板1還包括與所述基板10相對設置的蓋板(圖1中未示出),其中,所述蓋板的材料為玻璃。進一步的,所述基板10與所述蓋板之間通過框膠粘合在一起。其中,所述基板和所述蓋板之間還夾持有液晶層。
具體的,所述基板與所述蓋板可以通過如下工藝粘合在一起:首先,在(大的、切割前的)基板上形成框膠,所述框膠具有一開口;接著,將所述基板與蓋板貼合;接著對貼合后的基板與蓋板進行切割;然后,從開口中灌注液晶,形成液晶層;接著用框膠封閉所述開口。
優選的,所述框膠為UV膠或者玻璃膠。
當所述框膠為玻璃膠時,所述基板與所述蓋板可以通過如下工藝粘合在一起:將蓋板與涂有玻璃膠的基板貼合后,采用激光照射所述玻璃膠。通過激光照射可以使得所述玻璃膠快速固化,從而提高了所述蓋板與所述基板的貼合可靠性。采用玻璃膠實現基板與蓋板的封裝,由于玻璃膠在光源照射下不會產生可移動離子,從而就可避免殘像問題的產生。
當所述框膠為UV膠時,所述UV膠可以為雙層結構,即所述UV膠可以包括第一UV膠和第二UV膠,此時,所述基板與所述蓋板可以通過如下工藝粘合在一起:首先,在(大的、切割前的)基板上形成第一UV膠,所述第一UV膠具有一開口;接著,將所述基板與蓋板貼合;接著對貼合后的基板與蓋板進行切割;然后,對切從開口中灌注液晶,形成液晶層;接著用第一UV膠封閉所述開口;最后在所述第一UV膠外側形成第二UV膠。在此,通過第二框膠將基板與蓋板的邊沿粘合在一起,由此便可很好的避免水汽、空氣等外部環境入侵到LCOS顯示面板內部。其中,所述第二UV膠的粘度較所述第一UV膠的粘度低,較佳的,所述第一UV膠的粘度為70000Cst~100000Cst;所述第二UV膠的粘度為1000Cst~10000Cst。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框膠中可設置有襯墊結構。通過所述襯墊結構可以較好的保證所述LCOS顯示面板1的盒厚。其中,所述襯墊結構的形狀可以為球形或者圓柱形等,所述襯墊結構的材料可以為塑料等具有一定彈性性能的材料,對此本申請并不做限定。
綜上可見,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LCOS顯示面板中,PI膜上形成有絕緣介質層,通過所述絕緣介質層既可以保護所述PI膜,延緩所述PI膜經過長時間光照后的退化;同時,所述絕緣介質層亦能起到控制液晶層轉向的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補償PI膜退化所帶來的不能很好的控制液晶層轉向的問題,由此便可提高LCOS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
上述描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任何限定,本實用新型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上述揭示內容做的任何變更、修飾,均屬于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