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涉及一種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液晶顯示器在各類電子產品中被廣泛應用。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主要包括液晶面板和用于為液晶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源。背光源包括背板、光源、框架和光學薄膜等結構。
在液晶顯示器中,為了能夠減小屏幕邊框,可以在邊框處采用能夠彎折的柔性電路板來實現信號的傳輸。例如,在背光源的框架處,可以通過覆晶薄膜(英文全稱Chip On Film,簡稱為COF)將液晶面板與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為PCB)連接起來,這樣一來,印刷電路板能夠通過柔性電路板向液晶面板提供控制信號,以驅動液晶面板進行顯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可以有效降低柔性電路板因摩擦而破損的幾率。
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面板;電子元件,其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之外;柔性電路板,其將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電子元件連接起來;框架,其包括延伸至所述顯示面板之外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與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位于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電子元件之間的部分交疊;以及滾動結構,在所述柔性電路板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交疊的位置處,所述滾動結構設置于所述柔性電路板以及所述突出部之間。
例如,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位于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電子元件之間的部分跨過所述框架的突出部。
例如,所述框架的突出部包括朝向所述柔性電路板的表面,所述表面與所述滾動結構之間的距離大于0。
例如,在平行于所述顯示面板板面的方向上,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電子元件分別位于所述框架的突出部的兩側。
例如,在垂直于所述顯示面板板面的方向上,所述滾動結構的頂端高于所述框架的突出部。
例如,所述滾動結構與所述柔性電路板接觸。
例如,所述滾動結構與所述柔性電路板接觸位置處的切線朝向所述電子元件或所述顯示面板。
例如,所述滾動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框架上的滾軸以及套在所述滾軸上的套管。
例如,所述框架中設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滾動結構的滾軸的兩端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中。
例如,沿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所述套管的長度大于所述柔性電路板的長度。
例如,所述套管的內壁與所述滾軸之間的單向間隙小于或等于0.2mm。
例如,所述套管的材料包括聚氯乙烯或硅膠。
例如,所述滾軸的材料包括金屬。
例如,所述框架的突出部包括依次連接成臺階狀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與所述顯示面板之間。
例如,所述第三部分低于所述第一部分,并且所述滾動結構設置于所述第三部分上。
例如,所述框架還包括與所述突出部連接的側邊框,所述電子元件平行于所述側邊框。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中,由于在柔性電路板與框架之間設置有滾動結構,該滾動結構相對于柔性電路板和框架可轉動,因而在例如運輸過程或振動過程(例如振動實驗過程)中,柔性電路板與滾動結構之間在從顯示面板到電子元件的方向上可發(fā)生滾動摩擦。因此,與柔性電路板與框架之間發(fā)生滑動摩擦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以有效減小柔性電路板受到的摩擦力并有效避免柔性電路板因摩擦而發(fā)生破損的幾率,從而減少電路不良并節(jié)省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涉及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為一種液晶顯示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中滾動結構設置于框架的凹陷部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4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中滾動結構和柔性電路板設置于框架的凹陷部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4c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中滾動結構包括的滾軸和套管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除非另外定義,本公開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義。本公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qū)分不同的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的詞語意指出現該詞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蓋出現在該詞后面列舉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連接”或者“相連”等類似的詞語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機械的連接,而是可以包括電性的連接,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上”、“下”、“左”、“右”等僅用于表示相對位置關系,當被描述對象的絕對位置改變后,則該相對位置關系也可能相應地改變。
圖1是一種液晶顯示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液晶顯示器包括液晶面板1、印刷電路板3、將液晶面板1與印刷電路板3連接起來的覆晶薄膜2、以及為液晶面板1提供背光的背光源,該背光源包括背板6、設置于背板6上的光源7、光學薄膜8和框架4。
在研究中,本申請的發(fā)明人注意到,在圖1所示的液晶顯示器中,在垂直于液晶面板1的板面的方向(如圖1中的箭頭所示)上,液晶面板1的表面高于框架4的表面,在完成組裝后,由于印刷電路板3對覆晶薄膜2的牽引作用而使覆晶薄膜2在如圖1所示的黑色△位置處與框架4直接接觸,這導致在例如運輸過程及振動過程(例如振動實驗過程)中覆晶薄膜2與框架4之間發(fā)生直接物理摩擦,在振動過程中覆晶薄膜2更是反復受到框架4的沿垂直于液晶面板1的板面的方向上的碰撞。因此,在如圖1所示的液晶顯示器中,覆晶薄膜2發(fā)生擦傷破損的幾率較高,由此造成的電路不良的發(fā)生幾率較高并且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如圖2所示,該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10、柔性電路板20、電子元件30、框架40以及滾動結構50。電子元件30位于顯示面板10之外;柔性電路板20將顯示面板10和電子元件30連接起來;框架40包括延伸至顯示面板10之外的突出部41,突出部41與柔性電路板20的位于顯示面板10和電子元件30之間的部分交疊;在柔性電路板20與框架40的突出部41交疊的位置處,滾動結構50設置于柔性電路板20以及突出部41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中,由于在柔性電路板20與框架40之間設置有滾動結構50,該滾動結構50相對于柔性電路板20和框架40可轉動,因而在例如運輸過程或振動過程(例如振動實驗過程)中,柔性電路板20與滾動結構50之間在從顯示面板10到電子元件30的方向上可發(fā)生滾動摩擦。因此,與圖1所示結構中柔性電路板2與框架4之間發(fā)生滑動摩擦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以有效減小柔性電路板受到的摩擦力并有效避免柔性電路板20因摩擦而發(fā)生破損的幾率,從而減少電路不良并節(jié)省成本。
例如,電子元件30可以為印刷電路板,例如硬性印刷電路板。
例如,柔性電路板20可以為覆晶薄膜(COF)或者TCP(tape carrier package,即貼裝有驅動芯片的柔性帶式線路板)。當然,柔性電路板20也可以為其它類型的柔性電路板。
例如,柔性電路板20的位于顯示面板10和電子元件30之間的部分可以跨過框架40的突出部41,也就是說,沿平行于顯示面板10的板面的方向(如圖2中的雙箭頭所示),柔性電路板20的連接電子元件30的端部可以超出突出部41的遠離顯示面板10的端部。例如,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元件30可以懸空設置。例如,框架40還可以包括與突出部41連接的側邊框43,電子元件30可以平行于該側邊框43。
例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可以為液晶顯示裝置,在這種情況下,顯示面板10為液晶面板。例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還可以包括支撐框架40的背板60、設置于背板60上的光源70以及光學薄膜80,背板60、光源70、光學薄膜80以及框架40組成該顯示裝置的背光源,該背光源為顯示面板10提供背光。當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也可以為其它類型的具有通過柔性電路板20與電子元件30連接在一起的顯示面板10的顯示裝置。
例如,框架40可以設置于顯示面板10的背側,用于限定顯示面板10與光學薄膜80之間的位置。例如,框架40的突出部41可以包括依次連接成臺階狀的第一部分411、第二部分412和第三部分413,第一部分411位于第二部分412與顯示面板10之間。例如,第三部分413可以低于第一部分411,并且滾動結構50設置于第三部分413上,從而滾動結構50可以避免第一部分411與第二部分412之間的連接處與柔性電路板20之間發(fā)生摩擦。
例如,在平行于顯示面板10板面的方向(如圖2中的雙箭頭所示)上,顯示面板10和電子元件30可以分別位于框架40的突出部41的兩側。例如,在這種情況下,在垂直于顯示面板10板面的方向上,滾動結構50的頂端M可以高于框架40的突出部41(例如高于第一部分411與第二部分412之間的連接處),這樣滾動結構50可以更有效地避免柔性電路板20與框架40之間的摩擦。
例如,滾動結構50可以與柔性電路板20直接接觸。這樣有利于在例如運輸過程或振動過程中使?jié)L動結構50與柔性電路板20之間產生滾動摩擦。
例如,在柔性電路板20因振動等原因而朝向顯示面板10運動的情況下,由于柔性電路板20與滾動結構50之間的滾動摩擦力作用,滾動結構50的轉動方向如圖2中的曲線箭頭所示,也就是說,滾動結構50與柔性電路板20接觸位置處的切線(如圖2中的M處的直線箭頭所示)朝向顯示面板。類似地,在柔性電路板20朝向電子元件30運動的情況下,上述切線朝向電子元件30。因此,滾動結構50與柔性電路板20接觸位置處的切線可以朝向電子元件30或顯示面板10。
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滾動結構50與突出部41的朝向柔性電路板2的表面接觸。當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但不限于圖2。例如,在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框架40的突出部41包括朝向柔性電路板20的表面41a,該表面41a與滾動結構50之間的距離大于0。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通過使?jié)L動結構50與框架40的表面41a間隔設置,有利于滾動結構50發(fā)生滾動。
例如,滾動結構50可以為滾輪結構,如圖2和圖3所示,在滾動結構50為滾輪結構的情況下,其包括設置于框架40上的滾軸51以及套在滾軸51上的套管52。例如,滾軸51可以為圓柱狀,套管52可以為圓管狀,這樣便于滾動結構50發(fā)生滾動。
例如,套管52的材料可以是軟管,例如硅膠管或軟質的塑料管。例如套管52的材料包括聚氯乙烯(PVC)或硅膠。采用軟質材料制作套管52,可以有效防止運輸過程或振動過程中套管52與柔性電路板20之間產生物理撞擊,從而有效避免柔性電路板20損傷。
例如,滾軸51的材料可以為剛性材料,例如滾軸51的材料包括金屬,例如不銹鋼。
下面結合圖4a至圖4c對滾輪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例如,如圖4a所示,框架40中可以設置有凹陷部42,凹陷部42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側壁421和第二側壁422,滾動結構50的滾軸51的兩端分別設置于第一側壁421和第二側壁422中。例如,可以在第一側壁421和第二側壁422中設置凹槽,并且將滾軸51的兩端分別嵌入凹槽中以將滾軸51設置于凹陷部42中。例如,滾軸51可以相對于凹槽轉動,以便于滾動結構50發(fā)生轉動。例如,滾軸51可以是可拆卸地設置在凹陷部42中,以便于顯示裝置的組裝和拆卸。
例如,如圖4b所示,沿套管52的延伸方向(如箭頭所示),套管52的長度可以大于柔性電路板20的長度。通過這樣的設置,可以有效避免套管52接觸柔性電路板20的邊緣,從而進一步降低柔性電路板20的損壞幾率。此外,套管52的長度還可以小于滾軸(圖4b中未標出)的長度,以避免套管52在滾動的過程中與框架之間發(fā)生摩擦。
例如,如圖4c所示,套管52的內壁52a與滾軸51之間的單向間隙A可以小于或等于0.2mm。單向間隙是指套管52與滾軸51在徑向方向上中心重合時,套管52的內壁52a與滾軸51之間的間隙。通過這樣的設置,使得套管52在其徑向上的活動空間最大為2A=0.4mm,從而可以有效避免運輸過程或振動過程中套管52對柔性電路板產生撞擊傷害,從而有效地降低柔性電路板的損傷以及經濟損失。另一方面,將套管52在其徑向上的最大活動空間設置為0.4mm,也可以避免因該活動空間太大而導致滾動結構滾動困難。
以上實施例對采用滾輪結構的滾動結構50進行了詳細說明。當然,滾動結構50的實現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滾輪結構。例如,在至少另一個實施例中,滾動結構50也可以為滾珠結構,例如,該滾珠結構包括設置在上述框架40的凹陷部40中的多個滾珠。
此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框、導航儀等任何具有顯示功能的產品或部件。
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示范性實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