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具配件,尤其是針對一種散熱器及由散熱器組成的模組散熱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燈具散熱器都秉持著不同的功率的燈具使用不同大小的散熱器的傳統,并且大部分的散熱器的鰭片的厚度都大于1.5mm。另外,不同功率的燈具所使用的散熱器之間是無法相互共用的,而且鰭片厚度大于1.5mm無法快速高效的進行散熱。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的各類的燈具的散熱器無法通用,且普通的散熱器的鰭片厚度不利于進行高效散熱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散熱器及由散熱器組成的模組散熱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器,其中,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為平板結構;
兩端板,位于所述底板的兩端,兩所述端板相背方向皆呈圓弧形彎曲;
若干鰭片,均勻設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并位于兩所述端板之間;
所述底板、所述端板以及所述鰭片一體成型;
每一所述端板的圓弧形表面開設槽孔,若干所述鰭片之間設置若干所述槽孔;
還包括槽孔連接件,所述槽孔連接件通過螺釘和墊片可拆卸地與所述槽孔安裝。
上述的一種散熱器,其中,若干所述鰭片等距離且垂直地設置于所述底板上表面。
上述的一種散熱器,其中,所述槽孔呈T型結構,所述槽孔連接件呈T型結構,所述槽孔與所述槽孔連接件的結構匹配。
上述的一種散熱器,其中,所述端板的所述槽孔中設置若干安裝孔。
上述的一種散熱器,其中,所述槽孔連接件上開設有若干通孔。
上述的一種散熱器,其中,所述底板上開設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底部的中央位置處開設過線孔。
還包括一種模組散熱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所述模組散熱器由若干個所述散熱器通過所述槽孔連接件連接形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單個散熱器的兩端開設槽孔,并且若干個散熱器之間通過槽孔連接件進行拼接,可以針對不同功率的燈具進行組合,本實用新型的散熱器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中散熱器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散熱器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中散熱器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施例中散熱器的側視圖;
圖5為本實施例中槽孔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施例中若干個散熱器拼接形成的模組散熱器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
請參見圖1至圖6所示,示出了一種較佳實施例的散熱器,其中,
參見圖1至圖4所示,散熱器1包括有底板2,底板2為扁平的平板結構,下表面安裝鋁基板(未示出);
兩端板5,位于底板2的兩端,兩端板5相背方向皆呈圓弧形彎曲,且每一端板5的圓弧形表面開設槽孔4,若干鰭片3之間也同樣可設置有若干槽孔4;
若干鰭片3,均勻設置于底板2的上表面,并位于兩端板5之間;
底板2、端板5以及鰭片3可以通過擠壓工藝一體成型;
還包括槽孔連接件7,槽孔連接件7通過螺釘11和墊片12可拆卸地與槽孔4安裝(如圖6所示)。
本實用新型在上述基礎上還具有以下實施方式,請繼續參見圖1至圖6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實施例中,若干鰭片3等距離且垂直地設置于底板2上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實施例中,槽孔4呈T型結構,槽孔連接件7和槽孔4一樣呈T型結構,槽孔4與槽孔連接件7的結構匹配,可以達到間隙配合,方便快速安裝和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實施例中,端板5的槽孔4中設置若干安裝孔6(如圖4所示),槽孔連接件7上開設有若干通孔8(如圖5所示),通孔8為螺絲孔,槽孔連接件7安裝進槽孔4時,通過螺釘11和墊片12貫穿通孔8與槽孔4中的安裝孔6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底板2上開設有若干定位孔9,定位孔為螺絲孔,定位孔9用于固定鋁基板,底板2的中央位置處開設過線孔10,過線孔10方便線纜通過。
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一種模組散熱器,模組散熱器由若干個散熱器通過槽孔連接件連接形成,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由兩個散熱器100、200通過槽孔連接件7連接而成,可以根據模組散熱器尺寸的大小,需要的散熱器的數量根據實際情況可進行隨意調整搭配。
使用者可根據以下說明進一步的認識本實用新型的特性及功能,
安裝模組散熱器的時候,可以將若干個散熱器進行前后整齊的排列,優選的,如圖6所示,將兩個散熱器100、200前后對齊,接著將槽孔連接件7穿過兩個散熱器的槽孔4,并最后通過螺釘11和墊片12對準槽孔4中的安裝孔6,安裝孔為螺絲孔將兩個單獨的散熱器拼接成一體。
另外,鰭片3中的槽孔4中同樣可以使用和其結構相似的槽孔連接件7 進行穿插固定,連接件的數量越多對于模組散熱器整體的穩定性更強,更牢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單個散熱器的兩端開設槽孔,并且若干個散熱器之間通過槽孔連接件進行拼接,可以針對不同功率的燈具進行組合,本實用新型的散熱器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