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轉臺加工用夾具及具有其的工程機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轉臺加工用夾具及具有其的工程機械。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基礎建設投資力度的加大,泵車等工程機械產品市場需求也不斷增加。 為滿足其加工效率,已有專用于轉臺加工的機床設備。其中,轉臺工件需用專用夾具進行夾緊定位。現有加工工藝一般需用三套夾具分別在不同種類的機床上進行分序加工。現有的夾具存在以下問題1.針對不同規格工件需用不同夾具,適用性不廣,導致夾具種類較多;2.安裝夾具的時間較長,安裝夾具的難度較大,便捷性差。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捷且適用性廣的轉臺加工用夾具,包括工作臺、支座、用于支撐轉臺工件前側的支撐裝置、用于緊壓轉臺工件前側上表面邊沿的上夾持裝置、用于抵持轉臺工件前端面的第一端面夾持裝置、用于抵持轉臺工件后端面的第二端面夾持裝置、用于夾持轉臺工件兩個側面的側面夾持裝置;支座安裝在工作臺的一端;支撐裝置、上夾持裝置、第一端面夾持裝置均安裝在支座上;第二端面夾持裝置安裝在工作臺的另一端;側面夾持裝置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夾持部及第二夾持部、連接部;第一夾持部通過連接部與第二夾持部連接,第一夾持部及第二夾持部均與工作臺上的滑槽組成滑動副。進一步地,支撐裝置包括支撐臺、用于支撐轉臺工件前側的螺釘;支撐臺安裝在支座上;螺釘安裝在支撐臺中,且高度可調。進一步地,支撐裝置的數量為多個。進一步地,上夾持裝置包括支撐桿、壓塊、第一螺桿、第一螺母;支撐桿的一端安裝在支座上,另一端固定連接壓塊;第一螺桿穿過壓塊,并與支座連接;第一螺母位于壓塊上,并套設于第一螺桿。進一步地,第一端面夾持裝置包括第二螺桿、第一導向桿、第二導向桿、用于抵持轉臺工件前端面的第一抵持塊、第二螺母;第二螺桿、第一導向桿、第二導向桿均穿過支座的端面,且均與第一抵持塊連接;第二螺桿位于第一導向桿及第二導向桿的中間位置,且與第二螺母配合。進一步地,轉臺加工用夾具還包括用于緊壓轉臺工件前側上表面的十字型夾持裝置;十字型夾持裝置包括十字型夾持塊、第三螺桿及第三螺母;第三螺桿穿過十字型夾持塊,第三螺母位于十字型夾持塊上,并套設于第三螺桿上。進一步地,轉臺加工用夾具還包括用于導向轉臺工件至夾持位置的第一側導向裝置及第二側導向裝置,的第一側導向裝置及第二側導向裝置與工作臺上的滑槽組成滑動副。
進一步地,轉臺加工用夾具還包括用于調節轉臺工件至對中狀態的對中裝置, 對中裝置包括絲杠、第三導向桿、第四導向桿、用于抵持轉臺工件的第二抵持塊及第三抵持塊;絲杠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抵持塊及第三抵持塊,用于驅動第二抵持塊及第三抵持塊同步運動;第三導向桿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抵持塊及第三抵持塊;第四導向桿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抵持塊及第三抵持塊。進一步地,支座包括夾具固定座、調節支座;夾具固定座安裝在工作臺的一端, 調節支座安裝在夾具固定座上;支撐裝置、上夾持裝置、第一端面夾持裝置均安裝在調節支座上。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程機械,包括上述任一種轉臺加工用夾具。本發明轉臺加工用夾具通過設置支撐裝置、上夾持裝置、第一端面夾持裝置、第二端面夾持裝置及側面夾持裝置,提供一種組合式夾具,可實現一次裝夾即能夠完成所有工序的加工,改變原有工藝需要數套夾具進行分序裝夾,減少了大量的裝夾時間,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時,側面夾持裝置與工作臺上的滑槽組成滑動副便于適應不同規格的轉臺工件,提升了適應性。
圖1為本發明轉臺加工用夾具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1為圖1中上夾持裝置4的結構示意圖;圖2-2為圖2-1的A-A剖面圖;圖3為圖1中對中裝置13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轉臺加工用夾具作用于轉臺工件10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如圖1-圖4所示,本發明轉臺加工用夾具實施例包括工作臺1、支座2、用于支撐轉臺工件10前側的支撐裝置3、用于緊壓轉臺工件10前側上表面邊沿的上夾持裝置4、用于抵持轉臺工件10前端面的第一端面夾持裝置5、用于抵持轉臺工件10后端面的第二端面夾持裝置6、用于夾持轉臺工件10兩個側面的側面夾持裝置7 ;其中,支座2安裝在工作臺1的一端;支撐裝置3、上夾持裝置4、第一端面夾持裝置5均安裝在支座2上;第二端面夾持裝置6安裝在工作臺1的另一端;側面夾持裝置7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夾持部71及第二夾持部73、連接部75 ;第一夾持部71通過連接部 75與第二夾持部73連接,第一夾持部71及第二夾持部73均與工作臺1上的滑槽110組成滑動副。這樣,通過支撐裝置3及上夾持裝置4的配合作用即可實現轉臺工件10的上下自由度的固定;通過第一端面夾持裝置5及第二端面夾持裝置6即可實現轉臺工件10的前后自由度的固定;通過側面夾持裝置7即可實現轉臺工件10的左右自由度的固定。優選地,為了便于調節轉臺工件10的豎直固定高度,適應不同類型轉臺工件10的夾緊,支撐裝置3可以包括支撐臺31、用于支撐轉臺工件10前側的螺釘33 ;其中,支撐臺 31安裝在支座2上,螺釘33安裝在支撐臺31中,且高度可調。可以理解的是,為了達到同樣的目的,支撐裝置3也可以采用斜面結構,實現轉臺工件10的豎直固定高度的調節。進一步優選地,為了加強上下自由度的固定效果,支撐裝置3的數量可以為多個,如圖1所示, 左右兩側各設置有四個支撐裝置3。具體操作時,上夾持裝置4可以采用多種常用的夾持機構;優選地,為了更好地實現壓緊效果,如圖2所示,上夾持裝置4可以包括支撐桿41、壓塊43、第一螺桿45、第一螺母47 ;支撐桿41的一端安裝在支座2上,另一端固定連接壓塊43 ;第一螺桿45穿過壓塊 43,并與支座2連接;第一螺母47位于壓塊43上,并套設于第一螺桿45。具體操作時,第一端面夾持裝置5可以包括第二螺桿51、第一導向桿53、第二導向桿陽、用于抵持轉臺工件10前端面的第一抵持塊57、第二螺母(圖未示);其中,第二螺桿51、第一導向桿53、第二導向桿55均穿過支座2的端面,且均與第一抵持塊57連接;第二螺桿51位于第一導向桿53及第二導向桿55的中間位置,且與第二螺母配合。其中,第一導向桿53、第二導向桿55的作用在于防止第二螺桿51旋轉,為優選方案。優選地,為了進一步加強上下自由度的固定效果,轉臺加工用夾具還包括用于緊壓轉臺工件10前側上表面的十字型夾持裝置9 ;十字型夾持裝置9包括十字型夾持塊91、 第三螺桿93及第三螺母95 ;第三螺桿93穿過十字型夾持塊91,第三螺母95位于十字型夾持塊91上,并套設于第三螺桿93上。優選地,為了更便捷地使轉臺工件10進入夾持位置,轉臺加工用夾具還包括用于導向轉臺工件10至夾持位置的第一側導向裝置11及第二側導向裝置12,第一側導向裝置11及第二側導向裝置12與工作臺1上的滑槽110組成滑動副,以便適應不同規格的轉臺工件10。優選地,為了便于調節轉臺工件10,使其居中,亦以便適應不同規格的轉臺工件 10,轉臺加工用夾具還包括用于調節轉臺工件10至對中狀態的對中裝置13 ;如圖3所示, 對中裝置13包括絲杠131、第三導向桿133、第四導向桿135、用于抵持轉臺工件10的第二抵持塊137及第三抵持塊139 ;絲杠131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抵持塊137及第三抵持塊 139,用于驅動第二抵持塊137及第三抵持塊139同步運動;第三導向桿133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抵持塊137及第三抵持塊139 ;第四導向桿135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抵持塊137及第三抵持塊139。其中,第三導向桿133及第四導向桿135也是為了防止發生旋轉。優選地,為了提供一種可調支座,以便適應不同規格的轉臺工件10,上述支座2可以包括夾具固定座21、調節支座23 ;夾具固定座21安裝在工作臺1的一端,調節支座23 安裝在夾具固定座21上;支撐裝置3、上夾持裝置4、第一端面夾持裝置5均安裝在調節支座23上。上述的工作原理簡述如下如圖4所示,首先,使用行車吊裝轉臺工件10至夾具上方,通過第一側導向裝置11、第二側導向裝置12及第二端面夾持裝置6導向后落下,安放到圖4所示位置;其次,通過手動調節對中裝置13擺正轉臺工件10的位置,以實現轉臺工件 10對中,轉臺工件10前側由支撐裝置3支撐,轉臺工件10前側上表面邊沿由上夾持裝置4壓緊,轉臺工件10前側上表面的由十字型夾持裝置9壓緊,至此,完成轉臺工件10上下方向定位夾緊;再次,通過調節側面夾持裝置7的兩個夾持部71及73完成左右方向的定位夾緊(即側向夾緊);最后,通過第一端面夾持裝置5及第二端面夾持裝置6完成前后方向的定位夾緊,由此可控制轉臺工件10六個方向的自由度,至此完成轉臺工件10的定位夾緊。本發明轉臺加工用夾具實施例通過設置支撐裝置、上夾持裝置、第一端面夾持裝置、第二端面夾持裝置及側面夾持裝置,實現一種組合夾具,其配合轉臺專用機床,可實現一次裝夾完成所有工序的加工,并且針對不同零件可用同一套夾具進行裝夾,既減少了夾具數量,又縮短了裝夾時間;此外,側面夾持裝置與工作臺上的滑槽組成滑動副便于適應不同規格的轉臺工件,提升了適應性。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轉臺加工用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1)、支座O)、用于支撐轉臺工件 (10)前側的支撐裝置C3)、用于緊壓所述轉臺工件(10)前側上表面邊沿的上夾持裝置(4)、 用于抵持所述轉臺工件(10)前端面的第一端面夾持裝置(5)、用于抵持所述轉臺工件(10) 后端面的第二端面夾持裝置(6)、用于夾持所述轉臺工件(10)兩個側面的側面夾持裝置 (7);所述支座( 安裝在所述工作臺(1)的一端;所述支撐裝置(3)、上夾持裝置、第一端面夾持裝置( 均安裝在所述支座( 上;所述第二端面夾持裝置(6)安裝在所述工作臺(1)的另一端;所述側面夾持裝置(7) 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夾持部(71)及第二夾持部(73)、連接部(7 ;所述第一夾持部 (71)通過所述連接部(7 與所述第二夾持部(7 連接,所述第一夾持部(71)及第二夾持部(73)均與所述工作臺(1)上的滑槽(110)組成滑動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臺加工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C3)包括支撐臺(31)、用于支撐所述轉臺工件(10)前側的螺釘(3 ;所述支撐臺(31)安裝在所述支座 (2)上;所述螺釘(3 安裝在所述支撐臺(31)中,且高度可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臺加工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C3)的數量為多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臺加工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持裝置⑷包括支撐桿(41)、壓塊(43)、第一螺桿(45)、第一螺母(47);所述支撐桿Gl)的一端安裝在所述支座( 上,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壓塊^幻;所述第一螺桿0 穿過所述壓塊(43),并與所述支座( 連接;所述第一螺母G7)位于所述壓塊G3)上,并套設于所述第一螺桿0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臺加工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夾持裝置(5)包括第二螺桿(51)、第一導向桿(53)、第二導向桿(55)、用于抵持所述轉臺工件(10)前端面的第一抵持塊(57)、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桿(51)、第一導向桿(53)、第二導向桿(5 均穿過所述支座O)的端面, 且均與所述第一抵持塊(57)連接;所述第二螺桿(51)位于所述第一導向桿(5 及第二導向桿(5 的中間位置,且與所述第二螺母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轉臺加工用夾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緊壓所述轉臺工件(10)前側上表面的十字型夾持裝置(9);所述十字型夾持裝置(9)包括十字型夾持塊(91)、第三螺桿(9 及第三螺母(95);所述第三螺桿(9 穿過所述十字型夾持塊(91),所述第三螺母(卯)位于所述十字型夾持塊(91)上,并套設于所述第三螺桿(93)上。
7.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轉臺加工用夾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導向所述轉臺工件(10)至夾持位置的第一側導向裝置(11)及第二側導向裝置(12),所述的第一側導向裝置(11)及第二側導向裝置(12)與所述工作臺⑴上的滑槽(110)組成滑動副。
8.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轉臺加工用夾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調節所述轉臺工件(10)至對中狀態的對中裝置(13),所述對中裝置(1 包括絲杠(131)、第三導向桿(133)、第四導向桿(135)、用于抵持所述轉臺工件(10)的第二抵持塊(137)及第三抵持塊(139);所述絲杠(131)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抵持塊(137)及第三抵持塊(139),用于驅動所述第二抵持塊(137)及第三抵持塊(139)同步運動;所述第三導向桿(13 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抵持塊(137)及第三抵持塊(139); 所述第四導向桿(135)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抵持塊(137)及第三抵持塊(139)。
9.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轉臺加工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包括夾具固定座(21)、調節支座;所述夾具固定座安裝在所述工作臺(1)的一端, 所述調節支座安裝在所述夾具固定座上;所述支撐裝置(3)、上夾持裝置G)、第一端面夾持裝置( 均安裝在所述調節支座 (23)上。
10.一種工程機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轉臺加工用夾具。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轉臺加工用夾具及具有其的工程機械,其中,該轉臺加工用夾具包括工作臺、支座、支撐裝置、用于緊壓轉臺工件前側上表面邊沿的上夾持裝置、用于抵持轉臺工件前端面的第一端面夾持裝置、用于抵持轉臺工件后端面的第二端面夾持裝置、側面夾持裝置;支座安裝在工作臺的一端;支撐裝置、上夾持裝置、第一端面夾持裝置均安裝在支座上;第二端面夾持裝置安裝在工作臺的另一端;側面夾持裝置包括第一夾持部及第二夾持部、連接部;第一夾持部通過連接部與第二夾持部連接,第一夾持部及第二夾持部均與工作臺上的滑槽組成滑動副。本發明一次裝夾即能完成所有工序的加工,減少裝夾時間,提高效率,且提升了適應性。
文檔編號B23Q3/00GK102554649SQ20121001342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7日
發明者李景亮, 王永興 申請人:上海三一精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