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間輥串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冷軋機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中間輥串動裝置。
背景技術:
在冶金設備領域,特別是六輥冷軋機組,主要是板型調整的重要手段,上、下中間輥系統均有串動裝置,但是存在結構復雜、定位不準確的缺點。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間輥串動裝置,結構簡單、性能安全可靠,定位準確。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解決方案是一種中間輥串動裝置,包括兩個液壓馬達4,兩個液壓馬達4安裝在串動梁5上,兩個液壓馬達4的輸出軸分別通過聯軸器3和渦輪蝸桿減速機2的輸入軸連接,渦輪蝸桿減速機2的輸出軸和絲杠6的一端連接,渦輪蝸桿減速機2上渦輪蝸桿尾部設有編碼器1,渦輪蝸桿減速機2固定在串動梁5上,絲杠6的螺母固定在架體7上。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性能安全、可靠,維修方便等優點,在六輥冷軋機組中具有推廣價值。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附圖所示,一種中間輥串動裝置,包括兩個液壓馬達4,兩個液壓馬達4安裝在串動梁5上,兩個液壓馬達4的輸出軸分別通過聯軸器3和渦輪蝸桿減速機2的輸入軸連接,渦輪蝸桿減速機2的輸出軸和絲杠6的一端連接,渦輪蝸桿減速機2上設有編碼器1,渦輪蝸桿減速機2固定在串動梁5上,絲杠6的螺母固定在架體7上。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在軋制前,上、下中間輥處于初始位置,編碼器I清零,根據軋制帶材的寬度確定串動量,液壓馬達4轉動,渦輪蝸桿減速機2開始轉動,其后的編碼器I開始計算圈數,通過計算絲杠6的螺距和渦輪蝸桿減速機2的速比,確定串動梁5的移動距離,由于絲杠6的螺旋角是自鎖角,軋制過程中不會由于軋制力的分力使串動梁發生移動,所以定位準確。
權利要求1.一種中間輥串動裝置,包括兩個液壓馬達(4),其特征在于兩個液壓馬達(4)安裝在串動梁(5)上,兩個液壓馬達(4)的輸出軸分別通過聯軸器(3)和渦輪蝸桿減速機(2)的輸入軸連接,渦輪蝸桿減速機(2)的輸出軸和絲杠¢)的一端連接,渦輪蝸桿減速機(2)上渦輪蝸桿尾部設有編碼器(I),渦輪蝸桿減速機(2)固定在串動梁(5)上,絲杠¢)的螺母固定在架體(7)上。
專利摘要一種中間輥串動裝置,包括兩個液壓馬達,兩個液壓馬達安裝在串動梁上,兩個液壓馬達的輸出軸分別通過聯軸器和渦輪蝸桿減速機的輸入軸連接,渦輪蝸桿減速機的輸出軸和絲杠的一端連接,渦輪蝸桿減速機上設有編碼器,渦輪蝸桿減速機固定在串動梁上,絲杠固定在架體上,根據軋制帶材的寬度確定串動量,液壓馬達轉動,渦輪蝸桿減速機開始轉動,其后的編碼器開始計算圈數,通過計算絲杠的螺距和渦輪蝸桿減速機的速比,確定串動梁的移動距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性能安全可靠,定位準確。
文檔編號B21B31/16GK202570755SQ2012201061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0日
發明者張強, 陳璽 申請人: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