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軸類零件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軸類零件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方法,涉及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軸類零件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將一體模具改為分體模具,并分別對每一個分體模具進行加工與制造,再通過分體模具之間的凸凹連接方式最終將分體模具連接成一個整體模具;從而避免了大型精密加工設備的使用和大型毛坯材料的采購,降低了材料采購的成本以及模具加工制造的成本和加工難度,提高了模具的生產加工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軸類零件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軸類零件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通常零部件的模鍛工藝中,需要制備適于鍛造的一體模具。特別是對于軸類零件進行模鍛時,需制備與軸類零件相適應的長形一體鍛造模具;當軸類零件的長度超過800mm時,為了保證模具的精度,需采用大型的精密加工設備和大規格的毛坯材料才能完成模具的制造,這對毛坯材料的供應和加工設備的保證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無形中也增加了模具加工制造的成本。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長度超過800mm的軸類模鍛件模具制造需大規格毛坯材料和大型精密加工設備所導致的制造成本高的問題。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為了降低長度超過800mm的軸類模鍛件模具制造需大規格毛坯材料和大型精密加工設備所導致的制造成本高的問題,特采用將一體模具改為分體模具,所述每一個分體模具具有凸形連接部或凹形連接部,對所述每一個分體模具分別進行加工與制造,并通過分體模具之間的凸凹連接方式最終將分體模具連接成一個整體模具。
[0005]所述的分體模具之間的凸凹連接,其連接接觸的側面采用與模具本體垂直的方式,且兩者之間采用過盈方式配合。
[0006]所述分體模具之間的凸凹連接方式是將帶有凹形連接部的分體模具進行加熱后,將其凹形部分套接于帶有凸形連接部的分體模具的凸形部分,依此來完成模具的整體連接。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一體模具改為分體模具,并分別對每一個分體模具進行加工與制造,再通過分體模具之間的凸凹連接方式最終將分體模具連接成一個整體模具;從而避免了大型精密加工設備的使用和大規格毛坯材料的采購,降低了材料采購的成本以及模具加工制造的成本和加工難度,提高了模具的生產加工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進行詳細地說明。
[0009]某型發動機的低壓渦輪軸采用GH4169材料,其要求所述渦輪軸機械加工用的鍛件長度為1600mm,據此選用鍛造模具材料為5CrNiMo。為了解決該軸類模鍛件模具制造需大規格毛坯材料和大型精密加工設備所導致的制造成本高的問題,采用本發明的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方法,將鍛造模具分成五件分體模具,其中中間的分體模具的兩側連接部位以及兩端的分體模具一側的連接部位設計成Φ380_的圓柱形凸形連接部,其余的兩件分體模具的兩側連接部位設計成與上述凸形連接部相匹配并采用過盈量為0.50?0.60mm的過盈方式配合的圓柱形凹形連接部;在進行所述渦輪軸鍛件將要模鍛時,根據模具材料為5CrNiMo的特性,將兩個帶有凹形連接部的分體模具加熱至400°C ±10°C保溫2小時后,與帶有凸形連接部的相應分體模具套接于一體。
[0010]通過采用上述五件分體模具分別加工制造后并組裝成一體模具的方式,使得模具的加工制造周期從30?35天縮短至20天;毛坯材料的采購從需要特殊定制到實現了常規采購;從而降低了材料采購的成本以及模具加工制造的難度,縮短了模具的生產周期,提高了模具的生產加工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軸類零件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一體模具改為分體模具,所述每一個分體模具具有凸形連接部或凹形連接部,對所述每一個分體模具分別進行加工與制造,并通過分體模具之間的凸凹連接方式最終將分體模具連接成一個整體模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類零件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體模具之間的凸凹連接,其連接接觸的側面采用與模具本體垂直的方式,且兩者采用過盈方式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類零件鍛造模具的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體模具之間的凸凹連接方式是將帶有凹形連接部的分體模具進行加熱后,將其凹形部分套接于帶有凸形連接部的分體模具的凸形部分,依此來完成模具的整體連接。
【文檔編號】B21J13/02GK103878283SQ201310093911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王養利, 毛智勇, 李彤, 馮濤, 侯偉, 黃之益 申請人: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