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屬于切割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定長度新型切割夾緊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切割板材、管道等多是采用直接切割機,即將夾緊后的材料放置在切割機的一側進行切割,需要采用板條夾緊裝置和切割機配合使用,且切割不同結構的材料需要采用相應的夾緊裝置,其占用空間大,操作復雜,需要更換夾緊裝置;此外切割時如果有長度需求,大多是提前確定切割位置,并作出標記,操作過程復雜,且標記誤差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創造旨在提出一種定長度新型切割夾緊裝置,以實現切割與夾緊的集成,同時根據需求確定切割長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定長度新型切割夾緊裝置,包括工作平臺、夾緊裝置和切割裝置,所述夾緊裝置和切割裝置都固定設置在工作平臺上;
所述夾緊裝置包括第三夾緊板、第一氣缸、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夾緊板和第二夾緊板,所述第三夾緊板與第二夾緊板平行設置,并位于第一夾緊板的左側;所述第一夾緊板、第三夾緊板固定設置在工作平臺上,所述第二夾緊板與工作平臺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夾緊板與第一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端固定連接;
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割刀、電機和第二氣缸,所述電機與第二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電機輸出軸與切割刀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夾緊板為L型,且第二夾緊板的階梯面與第一夾緊板的左工作面重合。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夾緊板的第一工作面與第二夾緊板的第二工作面之間的距離等于第一夾緊板的前工作面與第三夾緊板的前工作面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的,所述切割刀正下方的工作平臺上設置有矩形的漏屑孔,所述漏屑孔的寬度大于切割刀的厚度。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氣缸活塞桿伸出端連接有推動板,所述推動板的一側與第一氣缸活塞桿伸出端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夾緊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切割裝置還包括第三氣缸,所述第三氣缸固定設置在工作平臺上,所述第三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端與第二氣缸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氣缸可沿工作平臺滑動。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創造所述的一種定長度新型切割夾緊裝置,通過三個夾緊板實現帶切割材料的夾緊,在利用氣缸改變切割刀的位置,電機帶動切割刀轉動,可切割出需求長度的材料,并通過漏屑孔清理切割碎屑,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創造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創造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創造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創造,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創造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創造實施例所述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工作平臺,2-第一夾緊板,3-第二夾緊板,4-第一氣缸,5-推動板,6-夾緊腔,7-第三夾緊板,8-電機,9-第二氣缸,10-切割刀,11-漏屑孔,12-第三氣缸,31-第一工作面,32-第二工作面。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創造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創造。
實施例1:
如圖1所述的一種定長度新型切割夾緊裝置,包括工作平臺1、夾緊裝置和切割裝置,所述夾緊裝置和切割裝置都固定設置在工作平臺1上;
所述夾緊裝置包括第三夾緊板7、第一氣缸4、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夾緊板2和第二夾緊板3,所述第三夾緊板7與第二夾緊板3平行設置,并位于第一夾緊板2的左側;所述第一夾緊板2、第三夾緊板7固定設置在工作平臺上,所述第二夾緊板3與工作平臺1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夾緊板3與第一氣缸4的活塞桿伸出端固定連接;
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割刀10、電機8和第二氣缸9,所述電機8與第二氣缸9的活塞桿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電機8輸出軸與切割刀10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夾緊板3為L型,且第二夾緊板3的階梯面與第一夾緊板2的左工作面重合,通過階梯面和左工作面確定待切割材料的右側面的位置。
所述第二夾緊板3的第一工作面31與第二夾緊板3的第二工作面32之間的距離等于第一夾緊板2的前工作面與第三夾緊板7的前工作面之間的距離,在切割刀刀面坐在平面確定時,切割后材料的長度即等于切割刀刀面所在平面與左工作面之間的距離。
所述切割刀10正下方的工作平臺10上設置有矩形的漏屑孔11,防止切割碎屑堆積在工作平臺上;同時為了更利于切割碎屑的清理,使漏屑孔11的寬度大于切割刀10的厚度,使得切割進行的同時產生的碎屑直接進入從漏屑孔中。
在進行切割前,首先把待切割材料放入工作腔6中,使待切割材料的右端面緊貼左工作面,然后通過第一氣缸4推動第二夾緊板3移動,實現待切割材料的夾緊;然后通過第二氣缸9推動電機8移動,同時帶動切割刀10移動,使切割刀10靠近待切割位置;然后通過電機8帶動切割刀10轉動,同時第二氣缸9的活塞桿不斷伸出,進行切割。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做進一步改進,在第一氣缸4的活塞桿伸出端連接一個推動板5,再通過推動板5與與第二夾緊板3固定連接,提高第二夾緊板的受力均勻性。
為了能夠根據需求根據需求進行切割,并切割出需求長度的材料,在增加一個第三氣缸12,第三氣缸12固定設置在工作平臺1上,第三氣缸12的活塞桿伸出端與第二氣缸9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氣缸9可沿工作平臺1滑動。在切割前,可通過第三氣缸12推動第二氣缸9移動,在通過第二氣缸9推動電機8移動,實現切割位置的變化。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創造,凡在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