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攜門架加工工藝領域,具體是公開了一種攜門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攜門架包括連接板一、連接板二以及方管臂,該方管臂采用兩個方管焊接而成,因此其工藝復雜,成本高,同時效率低下,而且采用焊接,其焊縫有氣孔,融合差,因此方管臂的強度不高,結構性能差。同時連接板一通過定位孔一、固定孔一與列車車身相連接,接線孔一連接地線 ;連接板二通過定位孔二、固定孔二與車門相連接,當車門關閉時,車門容易發生偏移,導致車門關閉不嚴或者關閉錯門,因此其密封、隔音效果差。同時其關閉不嚴、關閉錯門,存在安全隱患,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攜門架加工工藝,本方法加工的攜門架整體由鑄造一體成型,通過后續立式加工中心加工、鉆孔和校正制成,整理結構穩定,各位置之間連接強度高,不容易斷裂,使用壽命長,且工序相對簡單、加工成本低。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攜門架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毛坯矯正
通過高度尺對毛坯件進行測量,對不符合要求的毛坯件通過工裝對其進行校正;
(2)、銑基準面
通過銑床對毛坯件其中一側面進行加工,銑基準面見光,保證43±0.3尺寸要求;
(3)、電刻
利用電刻機在毛坯件側方刻上圖號和序列號;
(4)、立式加工中心加工
將毛坯件固定在攜門架數控車工裝上,通過程序設計控制立式加工中心依次銑底面、銑連接板兩側面和加工小軸;
所述的銑底面,同步完成鉆鉸Φ10.1孔和鉆4-Φ14孔,鉆銑25X18.5腰槽,且保證各孔位置尺寸;
所述的銑連接板兩側面,要求保證厚度尺寸,同步完成鉆鉸2-Φ15孔,鉆2-Φ15孔;鉆銑22X18腰槽,且保證各孔位置尺寸;
所述的加工小軸要求嚴格按照圖紙要求尺寸進行;
(5)、鉆孔
將上述步驟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加工完畢的毛坯件放置到鉆孔工裝上,鉆攻M6、2-M4螺紋孔、且保證位置要求,然后將M8螺紋孔孔口锪平Φ2,最后將4-Φ28锪平、Φ40锪平;
(6)、校正
將上述專控完畢的毛坯件取下,測量底面平面度和完成校正;
(7)、表面處理
對步驟(6)校正后連接板面鍍鋅、毛坯件表面進行噴塑,顏色RAL 9005,亞光;要求噴涂保護的軸或孔,噴涂時需防護、表面要求無氣泡、漏噴、流掛、桔皮等表面缺陷。
進一步,所述的(1)中毛坯件要求底板側邊與連接板面平行度要求為0.5、底板內面與方管側面垂直度要求為0.5。
進一步,所述的(4)中銑底面要求保證角度為3.18°。
進一步,所述的(6)中要求校正后底面平面度0.2。
本發明一種攜門架加工工藝,其有益效果表現在:
本方法加工的攜門架整體由鑄造一體成型,通過后續立式加工中心加工、鉆孔和校正制成,整理結構穩定,各位置之間連接強度高,不容易斷裂,使用壽命長,且工序相對簡單、加工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攜門架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毛坯矯正
通過高度尺對毛坯件進行測量,對不符合要求的毛坯件通過工裝對其進行校正,所述的毛坯件要求底板側邊與連接板面平行度要求為0.5、底板內面與方管側面垂直度要求為0.5;
(2)、銑基準面
通過銑床對毛坯件其中一側面進行加工,銑基準面見光,保證43±0.3尺寸要求;
(3)、電刻
利用電刻機在毛坯件側方刻上圖號和序列號;
(4)、立式加工中心加工
將毛坯件固定在攜門架數控車工裝上,通過程序設計控制立式加工中心依次銑底面、銑連接板兩側面和加工小軸;
所述的銑底面要求保證角度為3.18°,同步完成鉆鉸Φ10.1孔和鉆4-Φ14孔,鉆銑25X18.5腰槽,且保證各孔位置尺寸;
所述的銑連接板兩側面,要求保證厚度尺寸,同步完成鉆鉸2-Φ15孔,鉆2-Φ15孔;鉆銑22X18腰槽,且保證各孔位置尺寸;
所述的加工小軸要求嚴格按照圖紙要求尺寸進行;
(5)、鉆孔
將上述步驟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加工完畢的毛坯件放置到鉆孔工裝上,鉆攻M6、2-M4螺紋孔、且保證位置要求,然后將M8螺紋孔孔口锪平Φ2,最后將4-Φ28锪平、Φ40锪平;
(6)、校正
將上述專控完畢的毛坯件取下,測量底面平面度和完成校正,要求校正后底面平面度0.2;
(7)、表面處理
對步驟(6)校正后連接板面鍍鋅、毛坯件表面進行噴塑,顏色RAL 9005,亞光;要求噴涂保護的軸或孔,噴涂時需防護、表面要求無氣泡、漏噴、流掛、桔皮等表面缺陷。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明構思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發明的構思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