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用重物下壓物料裝置,具體涉及了彎管自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彎管機大致可以分為數控彎管機,液壓彎管機等等。主要用于電力施工,公鐵路建設,鍋爐、橋梁、船舶、家俱、裝潢等方面的管道鋪設及修造,具有功能多、結構合理、操作簡單等優點。
液壓彎管機相對于數控彎管設備而言具有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的特點,在國內彎管機市場占據主導產品位置;而數控彎管機相對于液壓彎管機而言,具有控制方便的特點,直接設定程序,無需人工操作就可完成彎管的過程,并可進行較精密的角度彎管,誤差更小、精度更高。
現目前普遍使用的數控彎管機的結構一般包括機架、支撐滑座,機架上轉動連接有帶有第一弧形凹槽的第一夾板,第一夾板的轉動軸上連接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與轉動軸固定連接,支撐滑座與第一夾板固定連接,支撐滑座上滑動連接有與第一夾板相對的帶有第二弧形凹槽的第二夾板,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下方的機架上開有配合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的彎管孔,彎管孔內設有夾緊塊,機架上固定連接有與夾緊塊配合夾緊的弧形塊,第二夾板遠離第一夾板的一側連接有氣缸,氣缸的輸出軸與第二夾板相連,還包括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的輸入端連接有電源,控制系統的輸出端與氣缸和電機電聯;具體操作時,先通過控制系統控制氣缸向遠離第一夾板的方向運動,再將鋼管穿過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之間插入到彎管孔內,使用夾緊塊與弧形塊將鋼管夾緊,弧形塊與鋼管相抵,再通過控制系統控制氣缸向靠近第一夾板的方向運動,直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與鋼管相抵夾緊時為止;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電機旋轉,電機將控制第一夾板向靠近弧形塊的方向轉動,并將鋼管從弧形塊處彎折,從而完成了彎管的過程。
上述裝置存在的問題為:在進行彎管操作時,弧形塊處會積聚大量的熱量,不能及時的散去,機體溫度上升較高時,往往需要操作人員將整個裝置關閉,靜置一段時間進行自然降溫,大大影響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可保證鉚接質量的彎管自冷卻裝置。
本方案中的彎管自冷卻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開有空腔,弧形塊伸入到空腔內且弧形塊固定連接有導熱管,導熱管的一端設有驅動槽,導熱管插于驅動槽內,驅動槽遠離導熱管的開口端內滑動連接有閥板,閥板和導熱管之間相抵有變溫塊,閥板和空腔壁之間連接有彈性件,閥板遠離導熱管一側空腔壁上固定設有控制水泵開停的開關,閥板遠離導熱管的一側設有導水管,閥板插于導水管內,導水管穿過于弧形塊,導水管上連接有水泵,水泵和開關電連接,導水管的兩端插入于空腔的底部,空腔的底部的空腔壁上設有若干個與外界接觸的散熱塊。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為:在空腔底部加上水,當彎管機操作時間較長時,弧形塊處將積聚大量的熱量,熱量將傳遞給導熱管,導熱管又將熱量傳遞給變溫塊,變溫塊吸熱體積變大,并推動閥板向遠離導熱管的方向運動,閥板一方面通過閥孔將導水孔連通,一方面觸碰開關將水泵啟動,水泵將把空腔底部的水吸入到上部弧形塊內的導水管內,進行與弧形塊進行換熱,弧形塊的溫度下降,溫度升高的水又從導水管的另一端回入到空腔底部,水的熱量又被散熱塊散發到空氣中,從而可不斷循環降溫。
當弧形塊溫度降低到一定時,導熱管的溫度隨之降低,變溫塊的溫度也將降低,體積并縮小,彈性件將使閥板復位,閥板與開關分離,水泵停止運動,閥板也將導水管封閉,水停止循環,從而達到了自動控制弧形塊換熱的操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弧形塊的熱量的變化,來自調節閥板的開閉,從而控制水泵開停,以及導水管的連通,達到了自調節冷卻的目的;對弧形塊進行了冷卻,可大大提高彎管的工作效率。
進一步,開關為觸碰開關。方便了閥板對開關的控制。
進一步,彈性件為壓簧。壓簧可使閥板易回復到初始位置。
進一步,變溫塊為變溫橡膠塊。橡膠材質的變溫塊,價格低廉,可降低裝置的成本。
進一步,空腔的中部設有將空腔分為兩部分的隔熱板。可防止上部導熱管的溫度傳遞給下部的水,防止了水的溫度在未使用時不斷上升。
進一步,驅動槽的底部設有托架。托架的設置,可對驅動槽進行支撐,保證驅動槽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彎管機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前視圖;
圖3為圖1中彎管機的彎管自冷卻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架1、第一夾板2、彎管孔3、第二夾板4、凸模5、支撐滑座6、電機7、空腔8、隔熱板9、弧形塊10、導水管11、水泵12、壓簧13、托架14、閥板15、頂桿16、散熱塊17、變溫橡膠塊18、導熱管19、觸碰開關20。
實施例基本參考圖1和圖2所示:帶有彎管自冷卻裝置的彎管機,包括機架1、支撐滑座6,機架1上轉動連接有帶有第一弧形凹槽的第一夾板2,第一夾板2的轉動軸上連接有電機7,電機7的輸出軸與轉動軸焊接,支撐滑座6與第一夾板2焊接相連,支撐滑座6上滑動連接有與第一夾板2相對的帶有第二弧形凹槽的第二夾板4,第一夾板2和第二夾板4下方的機架1上開有配合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的彎管孔3,彎管孔3內設有夾緊塊,彎管孔3壁和夾緊塊之間連接有拉簧,夾緊塊左側的機架1上螺紋連接有頂桿16,頂桿16與夾緊塊轉動連接,機架1上焊接有與夾緊塊配合夾緊的弧形塊10,第二夾板4左側連接有氣缸,氣缸的輸出軸與第二夾板4相連,還包括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的輸入端連接有電源;
如圖3所示,彎管自冷卻裝置,包括開在機架1上的空腔8,空腔8的中部設有將空腔8分為兩部分的隔熱板9,弧形塊10伸入到空腔8內且弧形塊10焊接有導熱管19,導熱管19左端設有驅動槽,驅動槽的底部設有托架14,托架14焊接在空腔8壁上,導熱管19插于驅動槽內,驅動槽左側的開口端內滑動連接有閥板15,閥板15和導熱管19之間相抵有變溫橡膠塊18,閥板15和空腔8壁之間連接有壓簧13,閥板15左側的空腔8壁上固定設有控制水泵12開停的觸碰開關20,閥板15左側設有導水管11,閥板15插于導水管11內,導水管11穿過于弧形塊10,導水管11上連接有水泵12,水泵12和開關電連接,導水管11的兩端插入于空腔8的底部,空腔8的底部的空腔壁上設有十三個與外界接觸的散熱塊17,控制系統的輸出端與觸碰開關20、氣缸和電機7電聯。
具體操作時,先通過控制系統控制氣缸向左運動,再將鋼管穿過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之間插入到彎管孔3內,旋擰頂桿16,頂桿16將使夾緊塊頂緊鋼管,鋼管與弧形塊10將相抵,再通過控制系統控制氣缸向右運動,直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與鋼管相抵夾緊時為止;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電機7旋轉,電機7將控制第一夾板2順時針轉動,并將鋼管從弧形塊10處彎折,從而完成了彎管的過程。
預先已在空腔8底部加上水,當彎管機操作時間較長時,弧形塊10處將積聚大量的熱量,熱量將傳遞給導熱管19,導熱管19又將熱量傳遞給變溫橡膠塊18,變溫橡膠塊18吸熱體積變大,并推動閥板15向左運動,閥板15一方面通過閥孔將導水孔連通,一方面觸碰觸碰開關20,控制系統將把水泵12啟動,水泵12將把空腔8底部的水吸入到上部弧形塊10內的導水管11內,進入與弧形塊10進行換熱,弧形塊10的溫度下降,溫度升高的水又從導水管11的右端回入到空腔8底部,水的熱量又被散熱塊17散發到空氣中,從而可不斷循環降溫。
當弧形塊10溫度降低到一定時,導熱管19的溫度隨之降低,變溫橡膠塊18塊的溫度也將降低,體積并縮小,壓簧13將使閥板15復位,閥板15與觸碰開關20分離,水泵12停止運動,閥板15也將導水管11封閉,水停止循環,從而達到了自動控制弧形塊10換熱的操作。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