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五金零件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金屬板材定位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制造航空設備的零部件,如民用飛機的零部件的過程中,經(jīng)常需要在形狀不規(guī)則的金屬板材上鉆設若干工藝孔,用于完成鉆孔工藝。并且,在鉆孔工序中,需要預先將金屬板材定位在機臺上,之后再利用鉆孔設備進行轉孔,在此過程中,對金屬板材的定位操作尤其重要,其直接影響到工藝孔的精度和品質,即在鉆孔工序中,避免金屬板材相對機臺位移,能夠提高工藝孔的精度和品質。
現(xiàn)有的對金屬板材的定位方式是在機臺上設置與技術板材相匹配的固定槽,將金屬板材嵌入固定槽中即可,然而,固定槽的加工操作較復雜繁瑣,并且固定槽的適用性較窄,即普適性較差,一旦所加工的金屬板材形狀、規(guī)格發(fā)生改變,則必須設計新的固定槽,增加了生產(chǎn)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對不規(guī)則金屬板材的定位效果較好,普適性較好的金屬板材定位機構。
一種金屬板材定位機構,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多個支撐柱及定位板,各所述支撐柱的第一端與所述底板連接,各所述支撐柱的第二端與所述定位板連接,所述定位板開設有多個插孔,所述定位板遠離所述底板的一側面設置有放置面;
滑軌裝置,所述滑軌裝置包括多個滑軌,各所述滑軌排列設置于所述定位板上,每一所述滑軌開設有滑槽;及
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多個限位組件,各所述限位組件一一對應滑動設置于各所述滑槽內,每一所述限位組件包括多個限位件,每一所述限位組件的各所述限位件間隔設置一所述滑軌的所述滑槽內,每一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柱、限位盒、限位彈簧及橫桿,所述限位盒滑動設置于所述滑槽內,每一所述限位柱的第一端對應穿設一所述插孔,所述限位柱的第二端滑動穿設所述限位盒,所述橫桿容置于所述限位盒內,所述橫桿與所述限位柱連接,所述限位彈簧的套置于所述限位柱外,并且所述限位彈簧容置于所述限位盒內,所述限位彈簧的第一端與所述橫桿連接,所述限位彈簧的第二端與所述限位盒的內側壁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滑軌平行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相鄰兩個所述滑軌之間的距離相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一所述滑軌包括兩個滑條,兩個所述滑條分別設置于所述定位板上,兩個所述滑條之間設置有間隔,并形成一所述滑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一所述限位盒的兩側分別與一所述滑軌的兩個所述滑條滑動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限位柱相互平行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盒具有中空長方體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柱與所述橫桿垂直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柱開設有通孔,所述橫桿穿設所述通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柱的第一端具有圓錐體結構。
上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通過設置底座、滑軌裝置及限位裝置,只需根據(jù)金屬板材的具體形狀,移動對應數(shù)量的限位柱,并使其位于預設的位置即可實現(xiàn)對金屬板材的定位操作,對不同形狀的金屬板材的普適性較高,且定位操作更加簡單便捷,定位效果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金屬板材定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金屬板材定位機構的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定位板及定位銷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定位板、滑軌裝置及限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限位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所示的限位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fā)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發(fā)明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fā)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fā)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獨權,一種金屬板材定位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多個支撐柱及定位板,各所述支撐柱的第一端與所述底板連接,各所述支撐柱的第二端與所述定位板連接,所述定位板開設有多個插孔,所述定位板遠離所述底板的一側面設置有放置面;滑軌裝置,所述滑軌裝置包括多個滑軌,各所述滑軌排列設置于所述定位板上,每一所述滑軌開設有滑槽;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多個限位組件,各所述限位組件一一對應滑動設置于各所述滑槽內,每一所述限位組件包括多個限位件,每一所述限位組件的各所述限位件間隔設置一所述滑軌的所述滑槽內,每一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柱、限位盒、限位彈簧及橫桿,所述限位盒滑動設置于所述滑槽內,每一所述限位柱的第一端對應穿設一所述插孔,所述限位柱的第二端滑動穿設所述限位盒,所述橫桿容置于所述限位盒內,所述橫桿與所述限位柱連接,所述限位彈簧的套置于所述限位柱外,并且所述限位彈簧容置于所述限位盒內,所述限位彈簧的第一端與所述橫桿連接,所述限位彈簧的第二端與所述限位盒的內側壁連接。
為了更好地對上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進行說明,例如,請參閱圖1,金屬板材定位機構10包括底座100、壓持裝置200及多個限位銷300,壓持裝置200設置于底座100,各限位銷300分別設置于底座100上,底座100用于放置金屬板材,壓持裝置200用于將金屬板材壓持在底座100上,各限位銷300用于對金屬板材的邊緣進行定位,也就是說,壓持裝置200及底座100用于在垂直方向對金屬板材進行定位,各限位銷300用于在橫向和縱向方向對金屬板材進行定位。
請參閱圖1,底座100包括底板110、多個支撐柱120及定位板130,各支撐柱120的第一端與底板110連接,各支撐柱120的第二端與定位板130連接,定位板130開設有多個插孔131,各插孔131用于一一對應容置各限位銷300。請一并參閱圖2,定位板130遠離底板110的一側面設置有放置面132,放置面132用于放置金屬板材20。
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底板與所述定位板平行設置;又如,所述定位板具有長方體結構;又如,所述支撐柱具有圓柱狀結構,這樣,能夠更好地金屬板材。
請參閱圖1,壓持裝置200包括多個壓持組件210,每一壓持組件210包括壓持氣缸211及壓持板212,各壓持氣缸211均設置于底板110上,且各壓持氣缸211圍繞定位板130設置,各壓持氣缸211的伸縮端一一對應與各壓持板212連接,且各壓持板212分別朝向定位板212設置,這樣,當將金屬板材20放在定位板130上時,通過所述壓持氣缸帶動與其對應的所述壓持板對金屬板材進行壓持,能夠在垂直方向對金屬板材進行定位,從而能夠提高對金屬板材的定位效果。
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壓持氣缸為90度旋轉氣缸,這樣,能夠減少所述壓持板對放置金屬板材操作的影響,即需要采用所述壓持板對金屬板材壓持時,再通過所述壓持氣缸工作,用于帶動所述壓持板進行旋轉和壓持兩個動作。
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壓持板包括安裝部及壓持部,所述安裝部與所述壓持氣缸連接,所述壓持部與所述安裝部連接,所述壓持部朝向所述定位板設置;又如,各所述壓持板分別與所述定位板相平行,如此,能夠更好地對金屬板材進行壓持操作。
請一并參閱圖2及圖3,各限位銷300一一對應滑動穿設一插孔131,且各限位銷300圍成一定位區(qū),所述定位區(qū)用于放置金屬板材,并對金屬板材起到定位效果,例如,當需要采用各所述限位銷對金屬板材20進行定位操作時,只需將金屬板材20邊緣位置處的各所述插孔對應插入各所述限位銷即可,如此,能夠在橫向和縱向方向對金屬板材20進行定位,且定位效果更好,同時控制所述壓持氣缸帶動所述壓持板對金屬板材20進行壓持,能夠在垂直方向上對金屬板材20進行定位,現(xiàn)對于傳統(tǒng)的機臺開設固定槽的定位方式,所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的定位操作更加簡單便捷,定位效果更好。當更換金屬板材時,即金屬板材的形狀改變時,則調整需要插入所述限位銷的所述插孔的位置和數(shù)量即可,對不同形狀的金屬板材的普適性較高,且定位操作更加簡單便捷,定位效果較好。
需要說明的是,各所述插孔的數(shù)量和分布位置,以及各所述限位銷的數(shù)量,以及需要實際插入所述插孔的所述限位銷的數(shù)量和位置,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jù)實際所需要鉆孔的金屬板材的形狀做靈活調整,只要確保金屬板材的邊緣與多個所述限位銷抵持,用于對金屬板材起到定位作用即可。例如,所述定位板開設有多個所述插孔,各所述插孔呈陣列分布,金屬板材用于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金屬板材邊緣位置處的所述插孔為定位插孔,所述限位銷一一對應滑動穿設一所述定位插孔,用于對金屬板材起到定位作用。
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還包括多個安裝塊,各所述安裝塊分別設置于所述定位板上,各所述安裝塊分別開設有滑動孔,各所述滑動孔一一對應與各所述滑動孔相對齊,每一所述限位銷對應滑動穿設一所述滑動孔及一所述插孔,這樣,能夠更好地安裝所述限位銷;又如,所述限位銷包括銷體及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第一端設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彈性件與所述銷體連接,所述銷體滑動穿設所述插孔,用于實現(xiàn)所述銷體相對所述定位板滑動連接。
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銷的端部具有圓錐體結構,這樣,能夠使金屬板材更好地沿著所述限位銷的端部滑動,起到導向作用;又如,各所述限位銷平行設置。
上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10通過設置底座100、壓持裝置200及多個限位銷300,當需要采用各所述限位銷對金屬板材20進行定位操作時,只需將金屬板材20邊緣位置處的各所述插孔對應插入各所述限位銷即可,如此,能夠在橫向和縱向方向對金屬板材20進行定位,同時控制所述壓持氣缸帶動所述壓持板對金屬板材20進行壓持,能夠在垂直方向上對金屬板材20進行定位,現(xiàn)對于傳統(tǒng)的機臺開設固定槽的定位方式,所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的定位操作更加簡單便捷,定位效果更好。當更換金屬板材時,即金屬板材的形狀改變時,則調整需要插入所述限位銷的所述插孔的位置和數(shù)量即可,對不同形狀的金屬板材的普適性較高。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更好地對金屬板材的邊緣進行定位操作,且提高定位操作的便捷性,多個所述限位銷可以省略,所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還包括滑軌裝置及限位裝置,所述滑軌裝置及所述限位裝置用于代替多個所述限位銷,用于更好地對金屬板材的邊緣進行定位操作,且提高定位操作的便捷性,例如,所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還包括滑軌裝置及限位裝置,滑軌裝置設置于定位板上,限位裝置滑動設置于滑軌裝置上,滑軌裝置,所述滑軌裝置包括多個滑軌,各所述滑軌排列設置于所述定位板遠離所述放置面的一側面上,每一所述滑軌開設有滑槽;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多個限位組件,各所述限位組件一一對應滑動設置于各所述滑槽內,每一所述限位組件包括多個限位件,每一所述限位組件的各所述限位件間隔設置一所述滑軌的所述滑槽內,每一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柱、限位盒、限位彈簧及橫桿,所述限位盒滑動設置于所述滑槽內,每一所述限位柱的第一端對應穿設一所述插孔,所述限位柱的第二端滑動穿設所述限位盒,所述橫桿容置于所述限位盒內,所述橫桿與所述限位柱連接,所述限位彈簧的套置于所述限位柱外,并且所述限位彈簧容置于所述限位盒內,所述限位彈簧的第一端與所述橫桿連接,所述限位彈簧的第二端與所述限位盒的內側壁連接。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更好地對金屬板材的邊緣進行定位操作,且提高定位操作的便捷性,多個所述限位銷可以省略,所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還包括滑軌裝置及限位裝置,所述滑軌裝置及所述限位裝置用于代替多個所述限位銷,用于更好地對金屬板材的邊緣進行定位操作,且提高定位操作的便捷性,例如,請參閱圖4,所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還包括滑軌裝置400及限位裝置500,滑軌裝置400設置于定位板130上,限位裝置500滑動設置于滑軌裝置400上,限位裝置500用于對金屬板材進行定位操作。
請參閱圖4,滑軌裝置400包括多個滑軌410,各滑軌410排列設置于定位板130遠離所述放置面的一側面上,金屬板材用于放置在放置面上,每一滑軌410開設有滑槽411。
一實施方式中,各所述滑軌平行設置;又如,每相鄰兩個所述滑軌之間的距離相等;又如,每一所述滑軌包括兩個滑條,兩個所述滑條分別設置于所述定位板上,兩個所述滑條之間設置有間隔,并形成一所述滑槽。
請參閱圖4,限位裝置500包括多個限位組件510,各限位組件510一一對應滑動設置于各滑槽510內,即每一所述限位組件對應設置一所述滑槽內。每一限位組件510包括多個限位件511,每一限位組件510的各限位件511間隔設置一滑軌410的滑槽411內,即每一所述滑槽內對應一個容置所述限位組件的多個所述限位件,各所述限位件分別能夠沿著所述滑槽移動,當需要對金屬板材進行定位時,只需將對應所需數(shù)量的限位件移動至位于所述金屬板材邊緣所在的所述定位板的正下方,并使所述限位件的所述限位柱彈出,并穿設所述插孔,并使所述限位柱的第一端露置于所述插孔外,用于對所述金屬板材的邊緣進行定位。
請一并參閱圖5及圖6,每一限位件511包括限位柱511a、限位盒511b、限位彈簧511c及橫桿511d,所述限位盒滑動設置于所述滑槽內,每一所述限位柱的第一端對應穿設一所述插孔,所述限位柱的第二端滑動穿設所述限位盒,所述橫桿容置于所述限位盒內,所述橫桿與所述限位柱連接,所述限位彈簧的套置于所述限位柱外,并且所述限位彈簧容置于所述限位盒內,所述限位彈簧的第一端與所述橫桿連接,所述限位彈簧的第二端與所述限位盒的內側壁連接,這樣,只需將對應所需數(shù)量的所述限位件移動至位于所述金屬板材邊緣所在的所述定位板的正下方,基于所述橫桿及所述限位彈簧的作用,能夠使所述限位件的所述限位柱彈出,并穿設所述插孔,并使所述限位柱的第一端露置于所述插孔外,用于對所述金屬板材的邊緣進行定位,當完成定位操作后,擠壓所述限位柱,并移動所述限位盒,即可使所述限位件重新收納于所述滑槽內,如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只需根據(jù)金屬板材的具體形狀,移動對應數(shù)量的所述限位柱,并使其位于預設的位置即可實現(xiàn)對金屬板材的定位操作,對不同形狀的金屬板材的普適性較高,且定位操作更加簡單便捷,定位效果更高。
上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10通過設置底座100、滑軌裝置400及限位裝置500,只需根據(jù)金屬板材的具體形狀,移動對應數(shù)量的所述限位柱,并使其位于預設的位置即可實現(xiàn)對金屬板材的定位操作,對不同形狀的金屬板材的普適性較高,且定位操作更加簡單便捷,定位效果更高。
又如,上述金屬板材定位機構10通過設置底座100、壓持裝置200、滑軌裝置400及限位裝置500,只需根據(jù)金屬板材的具體形狀,移動對應數(shù)量的所述限位柱,并使其位于預設的位置即可實現(xiàn)對金屬板材的定位操作,對不同形狀的金屬板材的普適性較高,且定位操作更加簡單便捷,定位效果更高。
一實施方式中,各所述限位柱相互平行設置;又如,所述限位盒具有中空長方體結構;又如,所述限位柱與所述橫桿垂直連接;又如,所述限位柱開設有通孔,所述橫桿穿設所述通孔;又如,所述限位柱的第一端具有圓錐體結構;又如,每一所述限位盒的兩側分別與一所述滑軌的兩個所述滑條滑動連接。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