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鏡頭組裝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一體機機芯鋁墊自動上料裝配機。
背景技術:
目前,光學鏡頭組裝產業基本上以手工為主,原因是產品外部形狀比較復雜,組裝工藝比較精細,特別是涉及到自動對焦的機型。其中,鋁墊組裝是機芯產品裝配中較重要的工序,因為鋁墊是第一道裝配工序,鏡頭沒有完全隔離灰塵,所以在裝配工序中要避免沾到灰塵。因此人工擺放必須要細心,勞動強度也很高。而且日益增長的勞動成本也使制造光學鏡頭的成本越來越高,因此,亟待一種全自動安裝光學鏡頭的生產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鋁墊自動上料及自動安裝的一體機機芯鋁墊自動上料裝配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體機機芯鋁墊自動上料裝配機,包括用于放置待加工產品的工作面板及用于放置鋁墊的料盤,料盤單個設置或者多個堆疊設置在自動上料機構上,工作面板放置在線體上,工作面板的上方設有用于從料盤上吸取鋁墊至工作面板上方的吸料機構,吸料機構設有工業四軸機器人,工業四軸機器人上設有吸頭結構和/或者視覺檢測機構。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吸頭結構設有氣管接頭和吸頭,氣管接頭設置在吸頭的中央,吸頭上方設有至少一個緩沖彈簧及導向桿。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視覺檢測機構設有CCD相機及光源,光源的形狀為環形,CCD相機置于環形的中央上方。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自動上料機構設有用于送料的第一節皮帶線和第二節皮帶線,第二節皮帶線下設置有頂升機構。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頂升機構包括第二節皮帶線下設置的至少一根的推桿,推桿設置在推盤上,推盤通過滾珠絲桿頂升,滾珠絲桿通過帶傳動傳動。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第一節皮帶線設置在基座上,基座下設有至少一根支撐導桿,支撐導桿穿插在推盤中,支撐導桿設有底盤,底盤上設有滾珠絲桿,底盤下方設有電機及皮帶傳送機構。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第一節皮帶線和第二節皮帶線上均設有感應器及兩側均設有導向板,第二節皮帶線的末端設有擋板。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第一節皮帶線和第二節皮帶線的上方設有收料機構,收料機構設置在支架上,支架上 設有移動架,移動架上設有吸盤氣缸,吸盤氣缸下設有吸盤板,吸盤板上設有至少一個吸盤。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支架兩側設有導軌,移動架通過行移氣缸沿導軌滑動。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工作面板上方設有風機過濾機組,風機過濾機組設有HEPA濾網和/或者ULPA濾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一體機機芯鋁墊自動上料裝配機,通過自動上料機構把鋁墊送到位,工業四軸機器人移動到料盤上方,頭上的視覺檢測機構先拍照再吸料,準確判斷鋁墊位置,同時,線體搭載工作面板上的工件到裝配位置,吸頭結構放料安裝,實現了組裝過程的全自動化,工業四軸機器人啟動平穩、加速快、精確、余振低,實現裝配誤差小,精度高的特點,大大解決大量需求勞動力的問題,提高裝配效率和裝配精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去掉外殼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吸料機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吸頭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視覺檢測機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自動上料機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第一節皮帶線及第二節皮帶線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至圖7,本實用新型為一種一體機機芯鋁墊自動上料裝配機,包括用于放置待加工產品的工作面板3及用于放置鋁墊的料盤12,料盤12單個設置或者多個堆疊設置在自動上料機構1上,工作面板3放置在線體31上,工作面板7的上方設有用于從料盤12上吸取鋁墊至工作面板3上方的吸料機構2,吸料機構2設有工業四軸機器人21,工業四軸機器人21上設有吸頭結構22和/或者視覺檢測機構23。
此一體機機芯鋁墊自動上料裝配機,通過自動上料機構1把鋁墊送到位,工業四軸機器人21移動到料盤12上方,頭上的視覺檢測機構23先拍照再吸料,準確判斷鋁墊位置,同時,線體31搭載工作面板3上的工件到裝配位置,吸頭結構22放料安裝,實現了組裝過程的全自動化,工業四軸機器人21啟動平穩、加速快、精確、余振低,實現裝配誤差小,精度高的特點,大大解決大量需求勞動力的問題,提高裝配效率和裝配精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吸頭結構22設有氣管接頭223和吸頭222,氣管接頭223設置在吸頭222的中央,吸頭222上方設有至少一個緩沖彈簧221及導向桿224。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視覺檢測機構23設有CCD相機231及光源232,光源232的形狀為環形,CCD相機231置于環形的中央上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自動上料機構1設有用于送料的第一節皮帶線11和第二節皮帶線13,第二節皮帶線13下設置有頂升機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頂升機構包括第二節皮帶線13下設置的至少一根的推桿14,推桿14設置在推盤15上,推盤15通過滾珠絲桿16頂升,滾珠絲桿16通過帶傳動傳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一節皮帶線11設置在基座17上,基座17下設有至少一根支撐導桿18,支撐導桿18穿插在推盤15中,支撐導桿18設有底盤19,底盤19上設有滾珠絲桿16,底盤19下方設有電機及皮帶傳送機構10。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一節皮帶線11和第二節皮帶線13上均設有感應器111及兩側均設有導向板112,第二節皮帶線13的末端設有擋板113。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一節皮帶線11和第二節皮帶線13的上方設有收料機構5,收料機構5設置在支架52上,支架52上 設有移動架53,移動架53上設有吸盤氣缸54,吸盤氣缸54下設有吸盤板56,吸盤板56上設有至少一個吸盤56。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支架52兩側設有導軌51,移動架53通過行移氣缸57沿導軌51滑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工作面板3上方設有風機過濾機組4,風機過濾機組4設有HEPA濾網和/或者ULPA濾網。
一體機機芯鋁墊進行自動上料的裝配機,它主要包括:工業四軸機器人21,吸料機構2,自動上料機構1,視覺檢測機構23,空料盤12的收料機構5,風機過濾機組4(以下簡稱FFU)。自動上料機構把鋁墊送到位,機器人移動到工件上方,頭上的CCD檢測機構先拍照再吸料,通過CCD拍照、電腦圖像處理,準確判斷鋁墊位置,然后機器人去吸料,放到線體上的裝配點上。為了減輕整臺機的重量和移動方便,此鋁墊自動上料裝配機設備,大部分材料主要是鋁合金材料,而且鋁合金的強度、韌性符合要求。
工業四軸機器人21,通過第一軸,第二軸移動,機器人手臂上的吸頭移動到膠墊定位塊上方,待膠墊到位后,第三軸就下降去吸料,然后上升,再通過第一、二軸移動到裝配點上。運動過程中,吸頭222的旋轉屬于第四軸。
吸料機構2的吸頭結構22帶有緩沖彈簧221,當向下壓料,吸取產品時,緩沖彈簧221在導向桿224的作用下,在垂直方向被壓縮,吸頭222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與產品面貼緊,同時,導向桿224與孔有間隙,吸頭222在壓的過程中可擺動,目的防止物料擺放在料盤12上時,因表面傾斜而吸不上;氣管接頭223設計在中間,在吸頭222旋轉過程中,氣管不會卷在一起。
自動上料機構1使用時,人工把滿料的料盤12放到第一節皮帶線11上,感應器111沒感應到物料,第一節皮帶線11的電機啟動,然后料盤12往下流,通過側面的導向板112被導正,流到第二節皮帶線13上,當感應器111感應到tray,第二節皮帶線停止,擋板113擋住;接著,下方電機啟動,滾珠絲桿16做垂直運動,從而推動與第二節皮帶線13連接的4根推桿14,接著第二節皮帶線13會上升到機器人的工作高度范圍內,最后停下來;當最上層料盤12被拿走了,滾珠絲桿16再往上升高一個料盤12的高度。
收料機構5的一端設有用于容納頂升后的第二節皮帶線13的取料空腔區,收料機構5的另一端設有用于收放料盤12的收料區。
視覺檢測機構23主要包括:CCD相機231、光源232、圖像采集卡、電腦。通過選用與相機匹配的光源232,以達到最佳效果,CCD相機231將被檢測的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傳送給專用的圖像處理系統,然后轉變成數字化信號,計算機對這些數字信號進行各種運算,最后根據允許度和其他條件輸出結果,機器人再采取動作。
當盤內無料時,收料機構的行移氣缸57會移動到空的料盤12中間,吸盤氣缸54伸出,吸盤56向下吸空的料盤12,然后伸縮氣缸54縮回,行移氣缸57再回到起始位,放下空的料盤12,接著線體上升一定高度,機器人繼續吸料。
風機過濾機組4簡稱FFU;FFU放置在機器上方,通過FFU本身的電機和葉輪向下做功,產生的風經過FFU下面的HEPA&ULPA濾網,將空氣中的大顆粒的塵埃微粒子過濾,再送到機器內。
本實用新型利用精度高的滾珠絲桿上升機構、工業機器人、CCD等,設計出自動上料和吸料的機構,實現組裝過程的全自動化,達到減少勞動力,進一步提高組裝的效率,同時通過對機器人動作優化,利用它啟動平穩、加速快、精確、余振低等優勢,實現裝配誤差小,精度高的特點,與基本上以手工為主的光學鏡頭組裝產業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大大解決大量需求勞動力的問題,提高裝配效率和裝配精度,而且加入了CCD視覺拍相,取料更準確,上方有FFU,防止粉塵進入。機器工作處于一個與人隔絕的環境,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可在光學鏡頭組裝領域上可以推廣應用。
當然,本發明創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