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的動力系統領域,尤其涉及其中下模驅動裝置的改進。
背景技術:
沖壓模具是一種常見的用于沖壓成型的工具,一般通過其中的活動成型部件按照預定活動軌跡動作后完成對原剛性材料的加工成型。沖壓模具中的傳動結構將驅動力傳遞作用于活動成型部件,使其運動,從而完成成型動作。現有的沖壓模具中,通常采用直線驅動形式,模具運行位置的控制需進行大量的復雜計算,十分不便;同時,當所需驅動力相對較大時,必須對提升動力源的性能指標,使得設備成本出現了不必要的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精巧、運行精度高、運行速度快、制造成本低且穩定性好的新型下模驅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安裝于機架中、且用于驅動滑動連接在機架中的下模座;包括伺服電機、螺桿、驅動板、一對杠桿組件和若干導柱,所述伺服電機固定連接在機架的底部,所述導柱豎直設置、且固定連接在伺服電機的上方,所述驅動板水平設置、且滑動連接在導柱上,所述驅動板中部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桿固定連接在伺服電機的輸出軸上、且與螺紋孔螺紋連接;
一對所述杠桿組件沿所述螺桿對稱設置,所述杠桿組件包括主動桿、杠桿和從動桿,所述主動桿的一端鉸接于驅動板中、且另一端與杠桿的端頭相鉸接,所述杠桿遠離主動桿的一端鉸接與機架中、且位于驅動板和伺服電機之間,所述從動桿的底端鉸接于杠桿的中部、且另一端鉸接于下模座的底面上。
所述導柱上套接有一對限位環,所述限位環滑動連接在導柱上、且限位環上具有缺口,所述限位環上還設有鎖緊裝置,通過鎖緊裝置保持限位環和導柱的相對靜止。
所述鎖緊裝置包括U字形的卡箍、鎖緊螺栓和鎖緊螺母,所述限位環的外壁上開設有用于容置卡箍的水平凹槽,所述卡箍卡在所述水平凹槽中,所述鎖緊螺栓穿設在卡箍的U字形開口處,所述鎖緊螺母與鎖緊螺栓適配,從而收緊卡箍的U字形開口。
所述限位環的外壁呈錐面裝,所述鎖緊裝置為鎖緊套筒、且呈筒狀套接在限位環外,所述鎖緊裝置的內壁呈錐面狀、且設置在限位環遠離驅動板的一側。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伺服電機的輸出軸的旋轉運動,將通過螺桿轉化為驅動板的上下運動,從而通過主動桿推動杠桿做翻轉運動,進而通過從動桿推動下模座做上下運動。在其動作過程中,由于從動桿底端的運動路徑為一弧形,因此將使得下模在動作過程中呈先快后慢的動作方式,從而在下模空行程是有效提升了運行速度,并在下模接近工作位置時亦有效保證了運行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案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立體圖;
圖3是本案的使用狀態參考圖一;
圖4是本案的使用狀態參考圖二;
圖5是本案的導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機架,2是下模座,3是伺服電機,4是螺桿,5是驅動板,6是杠桿組件,61是主動桿,62是杠桿,63是從動桿,7是導柱,70是限位環,71是卡箍,72是鎖緊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如圖1-5所示,安裝于機架1中、且用于驅動滑動連接在機架1中的下模座2;包括伺服電機3、螺桿4、驅動板5、一對杠桿組件6和若干導柱7,所述伺服電機3固定連接在機架1的底部,所述導柱7豎直設置、且固定連接在伺服電機3的上方,所述驅動板5水平設置、且滑動連接在導柱7上,所述驅動板5中部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桿4固定連接在伺服電機3的輸出軸上、且與螺紋孔螺紋連接;
一對所述杠桿組件6沿所述螺桿4對稱設置,所述杠桿組件6包括主動桿61、杠桿62和從動桿63,所述主動桿61的一端鉸接于驅動板5中、且另一端與杠桿62的端頭相鉸接,所述杠桿62遠離主動桿61的一端鉸接與機架1中、且位于驅動板5和伺服電機3之間,所述從動桿63的底端鉸接于杠桿62的中部、且另一端鉸接于下模座2的底面上。
所述導柱7上套接有一對限位環70,所述限位環70滑動連接在導柱7上、且限位環70上具有缺口,所述限位環70上還設有鎖緊裝置,通過鎖緊裝置保持限位環70和導柱7的相對靜止。從而簡單、可靠的對驅動板的上、下極限位置進行鎖定,從而可在提升下模動作速率的同時,有效確保其運行時的位置精度。
下面對鎖緊裝置的結構以兩種實施例進行代表性說明:
所述鎖緊裝置包括U字形的卡箍71、鎖緊螺栓和鎖緊螺母,所述限位環70的外壁上開設有用于容置卡箍71的水平凹槽,所述卡箍71卡在所述水平凹槽中,所述鎖緊螺栓穿設在卡箍的U字形開口處,所述鎖緊螺母與鎖緊螺栓適配,從而收緊卡箍的U字形開口。這樣,通過鎖緊螺栓和鎖緊螺母收緊卡箍后,即可使得限位環壓合在導柱表面上。
所述限位環70的外壁呈錐面裝,所述鎖緊裝置為鎖緊套筒72、且呈筒狀套接在限位環外,所述鎖緊裝置的內壁呈錐面狀、且設置在限位環遠離驅動板的一側。使用時可在限位環位置設定完畢后,按住限位環,并敲擊鎖緊裝置,從而通過鎖緊裝置卡緊限位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