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鋼構件拋丸加工領域,具體地,涉及用于鋼構件拋丸的工裝胎架。
背景技術:
在鋼結構加工工序中,拋丸除銹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普通鋼構件組焊完成后,一般利用專用拋丸設備進行拋丸除銹,清除構件表面浮繡,并使構件表面的粗超度滿足油漆涂裝和設計要求。由于拋丸機屬于定型設備,構件出入洞口及內部工作空間較構件尺寸大,一般情況下進行拋丸除銹工作時,無論構件幾何尺寸大小,均采用單根構件依次進入拋丸機的內倉進行拋丸除銹工作,這對于外形幾何尺寸較小的構件而言,工作效率會比較低。并且進行拋丸工作時,拋丸機倉內錯有拋頭均需要開啟,拋頭高速旋轉拋出的鋼丸撞擊外形尺寸較小的構件表面有效鋼丸較少,一方面導致設備使用效率低下、生產效率較低,另一方面沒有撞擊到構件表面的鋼丸撞擊到拋丸機對面的內倉護板,造成護板損壞率較高,需要經常更換爐板,提高了設備的維護成本。
因此,提供一種一方面能夠提高拋丸設備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夠提高鋼構件拋丸除銹工作效率的用于鋼構件拋丸的工裝胎架是本發明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鋼構件拋丸的工裝胎架,該工裝胎架一方面能夠提高拋丸機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還能提高鋼構件拋丸除銹的工作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鋼構件拋丸的工裝胎架,所述工裝胎架包括固定底座、多個固定斜支架、多個構件放置托架和多個止擋機構;多個所述固定斜支架固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上,且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固定斜支架之間形成有間隙;任意一個所述固定斜支架上都設置有多個構件放置托架,多個所述構件放置托架沿所述固定斜支架的長度方向均勻排列;相鄰兩個固定斜支架上的任意兩個構件放置托架都交錯設置;所述構件放置托架的遠離所述固定斜支架的一端上設置有止擋機構。
優選地,多個固定斜支架包括固接在固定底座上的多個第一固定斜支架和固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多個第二固定斜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之間的間隙沿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或第二固定斜支架的遠離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到靠近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逐漸變大;且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固接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的端點到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的垂直距離等于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固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端點到所述固定底座的另一端的垂直距離。
優選地,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之間還設置有多個加強橫梁;所述加強橫梁的兩端分別固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上;多個所述加強橫梁所在長度方向上的直線都相互平行。
優選地,相鄰所述兩個加強橫梁之間的距離沿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或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的遠離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到靠近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逐漸變小。
優選地,所述止擋機構包括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構件放置托架上的止擋桿和鉸接在所述止擋桿上的鎖緊桿;所述止擋桿所在長度方向上的直線垂直于所述構件放置托架所在長度方向上的直線;所述鎖緊桿和所述止擋桿之間的角度能夠調節,且所述止擋桿的長度設置為可調節。
優選地,所述止擋桿包括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構件放置托架上的第一段和活動套接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第二段的內側面上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以使得所述第二段相對于所述第一段的長度能夠調節。
優選地,所述止擋桿包括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構件放置托架上的第一段和活動套接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多個彈性復位原件,所述第二段的內側面上設置有與多個所述彈性復位原件一一相配合的多個凹槽,以使得所述第二段相對于所述第一段的長度能夠調節。
優選地,所述固定底座上可拆卸地連接有止擋機構。
優選地,多個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之間通過多個第一加強縱梁連接,多個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之間通過多個第二加強縱梁連接;且任意多個所述第一加強縱梁和/或任意多個所述第二加強縱梁上設置有吊耳。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鋼構件拋丸的工裝胎架,該工裝胎架包括固定底座、多個固定斜支架、多個構件放置托架和多個止擋機構;多個固定斜支架都固接在固定底座上,并且任意相鄰的兩個固定斜支架之間形成有間隙,每個固定斜支架上都設置有多個構件放置托架,并且多個構件放置托架都沿固定斜支架的長度方向均勻排列,此外,相鄰兩個固定斜支架上的任意兩個構件放置托架都交錯設置,進而使得放置在構件放置托架上的多個鋼構件都交錯設置,以使得在進行拋丸除銹時能夠提高除銹效率,提高拋丸機的空間利用效率,提高有效鋼丸的撞擊數量,進而一方面提高了拋丸機得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還提高了鋼構件的拋丸除銹的工作效率。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用于鋼構件拋丸的工裝胎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用于鋼構件拋丸的工裝胎架的橫向立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固定底座2、第一固定斜支架
3、第二固定斜支架4、加強橫梁
5、構件放置托架6、止擋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上、下、左、右、內、外”等包含在術語中的方位詞僅代表該術語在常規使用狀態下的方位,或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的俗稱,而不應視為對該術語的限制。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鋼構件拋丸的工裝胎架,所述工裝胎架包括固定底座1、多個固定斜支架、多個構件放置托架5和多個止擋機構;多個所述固定斜支架固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且任意相鄰兩個所述固定斜支架之間形成有間隙;任意一個所述固定斜支架上都設置有多個構件放置托架5,多個所述構件放置托架5沿所述固定斜支架的長度方向均勻排列;相鄰兩個固定斜支架上的任意兩個構件放置托架5都交錯設置;所述構件放置托架5的遠離所述固定斜支架的一端上設置有止擋機構。本發明的宗旨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拋丸機使用效率,并且提高鋼構件拋丸除銹工作效率的工裝胎架。如圖1和圖2所示,該工裝胎架包括固定底座1、多個固定斜支架、多個構件放置托架5和多個止擋機構;多個固定斜支架固接在固定底座1上,并且任意相鄰兩個固定斜支架之間形成有間隙,每個固定斜支架上都設置有多個構件放置托架5,并且多個構件放置托架5都沿固定斜支架的長度方向均勻排列,此外,相鄰兩個固定斜支架上的任意兩個構件放置托架5都交錯設置,進而使得放置在構件放置托架5上的多個鋼構件都交錯設置,以使得在進行拋丸除銹時能夠提高除銹效率,提高拋丸機的空間利用效率,提高有效鋼丸的撞擊數量,進而一方面提高了拋丸機得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還提高了鋼構件的拋丸除銹的工作效率。并且,所述構件放置托架5的遠離所述固定斜支架的一端上設置有止擋機構。在構件放置托架5上還設置止擋機構是為了能夠將鋼構件止擋住,防止在拋丸除銹工作時,鋼構件從構件放置托架5上脫落,造成損壞。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多個固定斜支架包括固接在固定底座1上的多個第一固定斜支架2和固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的多個第二固定斜支架3;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2和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3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2和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3之間的間隙沿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2或第二固定斜支架3的遠離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端到靠近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端逐漸變大;且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2固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的端點到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端的垂直距離等于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3固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的端點到所述固定底座1的另一端的垂直距離。這樣,在固定底座1上固接多個第一固定斜支架2和多個第二固定斜支架3,并且,第一固定斜支架2和第二固定斜支架3相對設置,并且,第一固定斜支架2和第二固定斜支架3之間的間隙沿第一固定斜支架2遠離固定底座1的一端到靠近固定底座1的一端逐漸變大,這樣有利于穩定性;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2固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的端點到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端的垂直距離等于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3固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的端點到所述固定底座1的另一端的垂直距離,即第一固定斜支架2和第二固定斜支架3設置在固定底座1的中間位置處,這樣利于提高整體穩定性。
進一步優選情況下,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2和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3之間還設置有多個加強橫梁4;所述加強橫梁4的兩端分別固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2和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3上;多個所述加強橫梁4所在長度方向上的直線都相互平行。這樣,由于多個鋼構件都放置在該工裝胎架上,重量較大,盡可能的提高工裝胎架的穩定性是比較重要的,例如在第一固定斜支架2和第二固定斜支架3之間設置多個加強橫梁4,并且多個加強橫梁4所在長度方向上的直線都相互平行。更進一步優選的情況下,為進一步提高該工裝胎架的穩定性,多個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2之間通過多個第一加強縱梁連接,多個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3之間通過多個第二加強縱梁連接;且任意多個所述第一加強縱梁和/或任意多個所述第二加強縱梁上設置有吊耳7。這里,設置吊耳7是為了方便吊車起吊,提高行車調運的安全性。
此外,相鄰所述兩個加強橫梁4之間的距離沿所述第一固定斜支架2或所述第二固定斜支架3的遠離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端到靠近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端逐漸變小。兩個加強橫梁4之間的距離逐漸變小在保證穩定性的情況下,一方面能夠節省材料,另一方面使得拋丸在拋丸除銹時能夠盡量的不被加強橫梁4止擋住,提高拋丸除銹的工作效率,迎合本發明的宗旨。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止擋機構包括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構件放置托架5上的止擋桿6和鉸接在所述止擋桿6上的鎖緊桿;所述止擋桿6所在長度方向上的直線垂直于所述構件放置托架5所在長度方向上的直線;所述鎖緊桿和所述止擋桿6之間的角度能夠調節,且所述止擋桿6的長度設置為可調節。止擋機構包括止擋桿6和鎖緊桿,止擋桿6所在長度方向上的直線垂直于構建放置托架長度方向上的直線,鎖緊桿和止擋桿6之間的角度能夠調節,以使得放置在構件放置托架5上的鋼構件能夠被鎖緊桿鎖住;并且止擋桿6的長度方向設置為能夠調節,這是為了能夠適應不同寬度的鋼構件,以使得不同寬度的鋼構件都能夠被放置在構件放置托架5上。具體實施方式有如下兩種方式,第一,所述止擋桿6包括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構件放置托架5上的第一段和活動套接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第二段的內側面上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以使得所述第二段相對于所述第一段的長度能夠調節。第二,所述止擋桿6包括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構件放置托架5上的第一段和活動套接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多個彈性復位原件,所述第二段的內側面上設置有與多個所述彈性復位原件一一相配合的多個凹槽,以使得所述第二段相對于所述第一段的長度能夠調節。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底座1上可拆卸地連接有止擋機構。這樣,放置在固定底座1上的鋼構件在進行拋丸除銹工作時,也能夠被止擋住,不會向別的地方偏斜,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