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焊接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用于輪罩的焊接機。
背景技術:
輪罩又稱為葉子板內襯或翼子板內襯,用于汽車車輪的頂部遮擋,可以起到遮擋泥水的作用。一般的輪罩的結構如公開號為CN3618189的中國外觀專利或授權公告號為CN205034183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所示,其整體形狀呈弧形設置。輪罩在汽車上的安裝位置可以參照授權公告號為CN201646876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所公開的結構。
在輪罩的制造過程中,輪罩一般是由兩個半弧形的半體通過焊接拼接形成的,現有技術中,使用的焊接機一般為超聲波焊接機,例如無錫德眾超聲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汽車前輪罩焊接機。這種焊接機一般包括固定設置的底座,兩個半弧形的半體就放置在底座上,在底座的上方設置有焊接頭,焊接頭能夠對兩個半弧形的半體對接部分進行焊接。
在利用現有的這種焊接機來焊接輪罩的時候,由于其底座是固定設置的,而焊接頭是直接設置在底座上方的,這樣在對輪罩上下料的時候很不方便焊接頭會阻礙上下料,并且,如果稍有操作不當,操作容易將輪罩碰到焊接頭從而損壞焊接頭。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輪罩的焊接機,其不僅方便上下料,而且能夠降低焊接機被損壞的概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輪罩的焊接機,包括放料機構和焊接頭機構,所述放料機構包括固定基板和一端轉動連接于固定基板的底座,所述固定基板與底座的另一端設置有驅動所述底座相對所述固定基板轉動的第一驅動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座可以相對于固定基板轉動,那么在上下料的時候,可以通過轉動底座使其傾斜遠離焊接頭機構的下方,從而在上下料的時候不會受焊接頭機構的阻礙,這樣不僅方便上下料,而且降低了焊接頭機構被損壞的概率。
較佳的,所述第一驅動件為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缸體與所述固定基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的端部與所述底座轉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氣缸能夠通過活塞桿與缸體的相對運動實現對底座的推動作用,從而實現底座的轉動。
較佳的,所述底座的一端設置有轉軸,所述固定基板上設置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設置有與所述轉軸配合的轉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軸和轉孔配合能夠實現底座相對固定基板的相對轉動。
較佳的,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定位柱。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使得半體在放置到底座上的時候定位穩定,避免焊接過程中發生的移位而導致焊接效果不好。
較佳的,所述定位柱豎直滑移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柱連接有驅動其滑移的第二驅動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定位柱能夠在底座上滑移伸縮,當定位柱伸出底座表面的時候能夠對半體定位,在焊接時,半體熱熔容易與定位柱發生粘接作用,當焊接結束后,很難將輪罩脫離底座。當定位柱能夠在第二驅動件的作用下脫離輪罩,就不需要人工的將輪罩拔離定位柱,使得下料更為輕松。
較佳的,所述底座包括豎直設置的兩支撐板、設置于所述支撐板上的中間承壓部以及設置于所述承壓部兩端的支撐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座的高度可以在支撐板的支撐作用下得到較高的提升,而支撐板由于是板體,所以其使用材料少,制造成本低,重量輕。
較佳的,所述承壓部由金屬制成,所述支撐部由塑料制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承壓部由于需要承受焊接頭一定的壓力,所以其由金屬制成使用壽命長,而支撐部僅僅只需要對半體起支撐作用即可,不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其由塑料制成,降低了該焊接機的制造成本以及質量,便于運輸。
較佳的,所述焊接頭機構包括滑軌、滑移設置于滑軌上的安裝塊、驅動所述安裝塊滑移的第三驅動件以及集成設置于安裝塊上的焊頭、吹氣件和彈性壓緊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焊接頭機構由焊頭、吹氣件和彈性壓緊件集成,所以其不僅具有焊接功能,而且具有對半體的壓緊作用,并且有對焊接位置迅速冷卻的作用,使其快速成型,提高加工效率。
較佳的,所述定位柱由導熱金屬制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定位柱具有散熱功能,那么在焊接過程中能夠迅速的將熱量導走,使得輪罩的焊接位置更迅速的冷卻,便于輪罩快速焊接定型。而該定位柱配合吹氣件一起使用則可以更快速的達到冷卻效果,使輪罩的冷卻速度提高更多,更快速的定型。
較佳的,所述支撐部與所述支撐板可拆卸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焊接不同類型的輪罩,因為各種輪罩往往形狀不一,而其中間部分基本相同,所以更換了支撐部即可以適用于不同類型的輪罩。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方便上下料;2.本實用新型的受損率低;3.本實用新型對輪罩的焊接成型效率高;4.本實用新型對輪罩焊接時定位穩定,使其焊接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半體焊接為輪罩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3為實施例的軸測圖;
圖4為圖3的A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的爆炸圖。
圖中:1、輪罩;11、半體;2、頂架;21、滑軌;211、套筒;212、滑桿;22、第三氣缸;23、安裝塊;24、超聲波焊頭;25、吹氣管;26、彈性壓緊件;3、固定基板;31、中間支撐橫板;32、下端支撐豎板;33、橫梁;34、固定塊;341、轉孔;35、轉軸;36、上端支撐豎板;37、插塊;4、中間承壓部;5、支撐部;51、插孔;6、基塊;61、第二氣缸;62、定位柱;63、集成板;7、第一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種用于輪罩1的焊接機,用來焊接成型輪罩1,輪罩1由兩個半體11焊接形成,輪罩1的結構參見圖1。
參見圖2,該用于輪罩1的焊接機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固定基板3、中間支撐橫板31、中間承壓部4、支撐部5和頂架2。頂架2上豎直設置有滑軌21,該滑軌21包括與頂架2固定連接的套筒211以及與套筒211滑移連接的滑桿212,滑桿212的端部固定連接有安裝塊23,安裝塊23的頂端連接有第三氣缸22,第三氣缸22的活塞桿的端部與頂架2固定連接,缸體與安裝塊23固定連接,通過滑軌21的導向和第三氣缸22的驅動即可實現安裝塊23的上下移動。在安裝塊23上固定連接有超聲波焊頭24、吹氣管25和彈性壓緊件26,吹氣管25可以通過氣管連接至氣源。彈性壓緊件26包括與安裝塊23固定連接的壓緊桿以及固定連接在壓緊桿的下端的橡膠塊。
參見圖3,在固定基板3的頂面設置有兩塊相對設置的下端支撐豎板32,兩下端支撐豎板32之間通過橫梁33進一步固定。固定基板3上固定設置有固定塊34,固定塊34位于兩下端支撐豎板32的內側,固定塊34上開設有軸向方向為水平的轉孔341,轉孔341中穿設有轉軸35,轉軸35的兩端分別和兩下端支撐豎板32固定連接。在兩下端支撐豎板32的頂端固定設置有水平設置的中間支撐橫板31,中間支撐橫板31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兩塊上端支撐豎板36,中間承壓部4固定設置在上端支撐豎板36上,在上端支撐豎板36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插塊37,支撐部5支撐于插塊37上。在固定基板3的中間位置上轉動連接有第一氣缸7,第一氣缸7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中間支撐橫板31的下表面。
參見圖4,在中間承壓部4的底面固定連接有基塊6,基塊6的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二氣缸61,第二氣缸61的缸體與該基塊6固定連接,其活塞桿的端部固定設置有集成板63,集成板63的上端固定設置有若干定位柱62,定位柱62穿過中間承壓部4直至其頂面,實現對輪罩1的定位。通過第二氣缸61的驅動可以實現定位柱62在中間承壓部4的頂面的伸縮。
參見圖5,在中間承壓部4每一側的插塊37一共設置有四塊,其中兩塊是豎直朝上的,兩塊是朝向側面的,支撐部5上設置有四個插孔51與插塊37配合,從而實現支撐部5的定位。
應當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中間承壓部4的頂面為弧形是為了適應絕大多數的輪罩1的形狀,中間承壓部4采用金屬材料制成,例如鐵或不銹鋼等,兩側的支撐部5采用塑料制成,定位柱62采用導熱系數大的金屬制成,例如銅或鋁。
該用于輪罩1的焊接機的工作原理如下:當需要上料時,即需要將兩個半體11放置到支撐部5上,首先由第一氣缸7的活塞桿伸出,使得整個放料機構翻轉至一定的傾斜角度,一般為10至30度。翻轉完成后,將半體11分別放置到兩端的兩個支撐部5上,然后第一氣缸7的活塞桿縮回,使整個放料機構回位至豎直狀態,此時中間承壓部4位于超聲波焊頭24的正下方。然后第二氣缸61的活塞桿伸出,使得定位柱62伸出中間承壓部4的頂面,與半體11上的孔配合,使得半體11定位。然后第三氣缸22的活塞桿伸出,使得超聲波焊頭24向下運動。在超聲波焊頭24焊接的同時,壓緊件能夠對半體11進一步壓緊定位,吹氣管25能夠對焊接位置吹氣使其快速冷卻定型。當焊接完成后,第三氣缸22的活塞桿縮回,帶動超聲波焊頭24上升,當第三氣缸22復位完成后或縮回的同時,第二氣缸61的活塞桿也縮回,使得定位柱62縮回至中間承壓部4內。然后,第一氣缸7的活塞桿伸出,使得整個放料機構翻轉至一定的傾斜角度的,操作者將焊接完成后輪罩1取下,然后放上新的待焊接的半體11即可進入下一循環。
本實施例中,第一氣缸7、第二氣缸61和第三氣缸22均可以替換為液壓缸,但由于氣缸的動作迅速,所以優先使用氣缸。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