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裝,具體涉及一種牽引電機定子機座缺陷焊補工裝。
背景技術:
大功率牽引電機定子機座是由鑄鋼件和硅鋼片及其他附件疊壓焊接組成,焊接完成后需要加工定子機座鑄鋼件相應部位。但由于鑄鋼件本身鑄造成型特性和探傷檢測手段的局限性,定子機座精加工后,若發現與電機端蓋配合安裝的止口圓柱面及接觸加工面有標準接受范圍外的鑄造缺陷(如裂紋或大縮孔等),則需嘗試切開并根除鑄造缺陷部位,再重新局部焊補鑄造缺陷部位。然而該止口圓柱尺寸一般較大,局部焊補后,因溫差影響和焊接特性,機座止口非常容易變形,致使內圓尺寸和圓柱度超過公差要求,變形后無法返工修復,則定子機座就會報廢處理,返修合格率很低, 會導致損失很大,對生產加工和企業如期交貨的壓力也會很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調節方便,大大提高焊補返修合格率的牽引電機定子機座缺陷焊補工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牽引電機定子機座焊補工裝,其改進在于:
a、具有漲緊環、緊定螺栓、第一定位圓柱和第二定位圓柱;
所述漲緊環具有缺口,所述漲緊環的位于缺口兩側的兩個端部上均具有安裝孔,所述第一定位圓柱和第二定位圓柱分別裝在漲緊環的兩個端部上的安裝孔中;
b、所述漲緊環的外周具有止口;
c、所述第一定位圓柱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圓柱具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為螺紋孔且螺紋孔的螺紋方向相反;
d、所述漲緊環的位于缺口兩側的兩個端部上均具有螺栓限位槽5所述螺栓限位槽5的一端與安裝孔相通,另一端與缺口相通,所述緊定螺栓的兩端均能部分地納入螺栓限位槽;
e、所述緊定螺栓為雙頭螺栓,且兩端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緊定螺栓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螺紋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漲緊環上設有若干個起吊孔。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螺栓限位槽的軸向深度小于漲緊環的位于缺口兩側的兩個端部的軸向厚度的五分之四。
本實用新型的好處是:該工裝相比以前工裝結構十分簡單,在焊補過程中,操作使用和調節都很方便,而且借助該工裝可以有效防止定子機座止口焊補時發生變形,大大提高了焊補返修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漲緊環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示意圖;
圖3是圖2的B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緊定螺栓的主視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左視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一定位圓柱的立體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一定位圓柱的主視示意圖;
圖8是圖7的C-C剖視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二定位圓柱的立體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二定位圓柱的主視示意圖;
圖11是圖10的D-D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以及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11所示,一種牽引電機定子機座焊補工裝,具有漲緊環1、緊定螺栓2、第一定位圓柱3和第二定位圓柱4,所述漲緊環1具有缺口1-1,所述漲緊環1的位于缺口1-1兩側的兩個端部上均具有安裝孔1-2,所述第一定位圓柱3和第二定位圓柱4分別裝在一個安裝孔1-2中。
如圖2、3所示,所述漲緊環1的外周具有止口1-3。
如圖6、7、8、9、10、11所示,所述第一定位圓柱3具有第一定位孔3-1,所述第二定位圓柱4具有第二定位孔4-1,所述第一定位孔3-1和第二定位孔4-1均為螺紋孔且螺紋孔的螺紋方向相反。
如圖1、2、3所示,所述漲緊環1的位于缺口1-1兩側的兩個端部上均具有螺栓限位槽1-5, 所述螺栓限位槽1-5的一端與安裝孔1-2相通,另一端與缺口1-1相通,所述緊定螺栓2的兩端均能部分地納入螺栓限位槽1-5。
如圖4所示所述緊定螺栓2為雙頭螺栓,且兩端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緊定螺栓2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定位孔3-1和第二定位孔4-1螺紋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漲緊環1上設有若干個起吊孔1-4。方便在漲緊環1上安裝吊環,用于吊裝。
如圖1、2、3所示,所述螺栓限位槽1-5的軸向深度小于漲緊環1的位于缺口1-1兩側的兩個端部的軸向厚度的五分之四。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先將漲緊環1放入到定子機座中間的內孔中,且漲緊環1外周的止口1-3與定子機座內孔周壁端部相抵,將緊定螺栓2的兩端分別裝上第一定位圓柱3和第二定位圓柱4,然后分別在兩個安裝孔1-2中裝入第一定位圓柱3和第二定位圓柱4,并使緊定螺柱2的兩端均部分地納入螺栓限位槽1-5,最后調節緊定螺栓2使漲緊環1漲緊在定子機座的內孔孔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