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加工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雙頭式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加工一些軸類零件時,需在軸的兩端進行車邊,目前通常是在小車床上進行加工,因車床只能單頭加工,一端車好后,再調頭車另一端,即普通的車床,如果要加工這種工件的兩端,就必須對工件進行掉頭,在掉頭之后,會使得工件的位置出現變化,導致加工時造成一定的偏差,容易出現同軸度相差較大的現象。而現有的數控車床雖然自動化程度高,精度好,但對中小型企業來說設備投資大,運行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頭式加工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頭式加工裝置,包括機座,所述機座的中間處設置有旋轉臺,其中所述旋轉臺的旋轉軸為水平設置,所述旋轉臺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夾孔,所述旋轉臺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刀架,所述刀架分別連接有控制結構,所述刀架上分別設置有車刀。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刀架上還設置有進料手和出料筒。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控制結構包括有位于刀架下方的水平架、位于水平架上的水平活動架、位于水平活動架上的縱向活動架,所述水平架上設置有水平方向延伸的導軌,所述水平活動架上設置有縱向延伸的導軌。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機座上設置有落料傾斜面。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出料筒的輸出側位置處設置有接料斜板,所述接料斜板的下方設置有傳送道。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機座上設置有朝向進料手的進料斜板。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控制結構包括有豎直定位板,所述豎直定位板上設置有定位點,所述刀架對應定位點的位置處設置有觸發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加工裝置針對軸類工件需要兩頭加工的情況,通過合理的結構改良,尤其是通過左右兩側的刀架控制車刀對工件兩頭加工的設計,不但可以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以保證工件的同軸度,能夠保證最大限度地保證工件的同軸度和減少掉頭造成的誤差。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刀架部分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為透徹的理解本發明,在接下來的描述中會涉及一些特定細節。而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時,本發明則可能仍可實現,即所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使用此處的這些描述和陳述向所屬領域內的其他技術人員有效的介紹他們的工作本質。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側”、“后側”、“左側”、“右側”、“上側”、“下側”等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相關技術人員在對上述方向作簡單、不需要創造性的調整不應理解為本申請保護范圍以外的技術。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申請,并不用于限定實際保護范圍。而為避免混淆本發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電路布局等的技術已經很容易理解,因此它們并未被詳細描述。參照圖1、圖2,一種雙頭式加工裝置,包括機座1,所述機座1的中間處設置有旋轉臺2,其中所述旋轉臺2的旋轉軸為水平設置,所述旋轉臺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夾孔21,用于夾住待加工的工件。所述旋轉臺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刀架3,所述刀架3分別連接有控制結構4,所述刀架3上分別設置有車刀5。在實際工作時,左右兩側的刀架3控制車刀5對工件兩頭同時加工,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平衡,巧妙地降低了加工誤差。
另外的實施例,參照圖1、圖2的一種雙頭式加工裝置,其中此處所稱的“實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請至少一個實現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的“實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個實施例,也不是單獨的或選擇性的與其他實施例互相排斥的實施例。實施例包括機座1,所述機座1的中間處設置有旋轉臺2,其中所述旋轉臺2的旋轉軸為水平設置,所述旋轉臺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夾孔21,所述旋轉臺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刀架3,所述刀架3分別連接有控制結構4,所述刀架3上分別設置有車刀5,所述刀架3上還設置有進料手6和出料筒7。其中進料手6用于把工件送到夾孔21處,而出料筒7則負責把加工好的工件送走。所述機座1上設置有朝向進料手6的進料斜板9,對進料手6送入待加工的工件。所述出料筒7的輸出側位置處設置有接料斜板8,所述接料斜板8的下方設置有傳送道81。出料筒7送出的工件順著接料斜板8落到傳送道81處,然后就被送到下一個工序處繼續加工。所述機座1上設置有落料傾斜面11,用于接住加工過程產生的廢屑。
另外的實施例,參照圖1、圖2的一種雙頭式加工裝置,包括機座1,所述機座1的中間處設置有旋轉臺2,其中所述旋轉臺2的旋轉軸為水平設置,所述旋轉臺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夾孔21,所述旋轉臺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刀架3,所述刀架3分別連接有控制結構4,所述刀架3上分別設置有車刀5。所述控制結構4包括有位于刀架3下方的水平架41、位于水平架41上的水平活動架42、位于水平活動架42上的縱向活動架43,所述水平架41上設置有水平方向延伸的導軌,所述水平活動架42上設置有縱向延伸的導軌。在本實施例中,水平活動架42通過活塞缸46控制,順著水平架41的導軌左右活動,而縱向活動架43則通過另一個活塞缸46控制,順著水平活動架42的導軌前后活動。所述控制結構4包括有豎直定位板44,所述豎直定位板44上設置有定位點45,所述刀架3對應定位點45的位置處設置有觸發點31。當刀架3移動到預定位置時,刀架3的觸發點31就會接觸到對應的豎直定位板44的定位點45并發送信號使刀架3停止移動,這樣就可實現刀架3的精準移動定位,以保證各個加工步驟的精度。
根據上述原理,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經過實踐證明,通過送料裝置,將工件送到旋轉臺2主軸處的夾孔21內夾緊,帶動工件旋轉,然后刀架3會移動到加工的位置,對工件進行切削加工。所以這種雙頭車設計與過去的同類設備相比,加優勢就在于可以同時加工工件的兩端,不但可以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以保證加工零件的同軸度,能夠保證最大限度地保證零件的同軸度和減少掉頭造成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