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彎輥壓行業,具體涉及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
背景技術:
在輥壓折彎操作時,在現有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中,隨著折彎角度越大,斜輪相對于工件的線速度越高,較容易造成工件表面的損傷。目前常用的解決方式為對工件折彎后進行后處理,采取噴塑等方案,但這種處理方式不環保、并且成本較高,特別是對一些表面質量有要求的工件,在折彎過程中對表面損傷后很難恢復,故需提供一種新的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在折彎操作中不損傷工件表面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包括主動軸、中心輪、軸承和斜輪;所述中心輪為中心設置有主動軸連接孔的空心軸,在空心軸的一端設置有矩形凸起,在矩形凸起的外圓設置有端面倒角為α的臺階,在空心軸的另一端為階梯軸部,在階梯軸部外圓設置有外徑與軸承內徑相匹配的中端軸徑;所述斜輪為其中一個端面為錐面的空心輪,其空心內徑與軸承外徑相匹配,其錐面的斜角β與中心輪矩形凸起外圓上臺階的倒角α相匹配;所述斜輪通過軸承套裝在中心輪階梯軸部中端軸徑處,所述斜輪端面還設置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的內徑及深度與所述中心輪矩形凸起的大端外徑及厚度相匹配。
進一步的,所述中心輪套裝在主動軸上且與主動軸通過鍵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中心輪內孔中部設置有退刀槽。
本實用新型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的有益效果是在加工折彎角度較大的工件時,通過中心輪帶動工件與斜輪一同旋轉而不產生相對運動,能夠有效的保護工件的表面,防止斜輪對工件表面產生損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裝配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中心輪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中心輪結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斜輪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中心輪、(11)中心輪矩形凸起的大端外徑、(12)中心輪階梯軸部中端軸徑、(13)中心輪退刀槽、(2)斜輪、(21)斜輪端面中空部、(22)斜輪錐面、(3)工件定位件、(4)工件、(5)鍵、(6)主動軸、(7)軸承、α為中心輪矩形凸起的外圓與端面的倒角、β為斜輪錐面斜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根據附圖所示出的實施例詳細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裝配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中心輪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中心輪結構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斜輪結構示意圖。
由圖可知: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包括主動軸(6)、中心輪(1)和斜輪(2);所述中心輪(1)為中心設置有主動軸連接孔的空心軸,在空心軸的一端設置有矩形凸起,在矩形凸起的外圓設置有端面倒角為α的臺階,在空心軸的另一端為階梯軸部,在階梯軸部外圓設置有外徑與軸承(7)內徑相匹配的中端軸徑(12);所述斜輪(2)為其中一個端面為錐面的空心輪,其空心內徑與軸承(7)外徑相匹配,為了保證工件(4)在折彎過程中順利平穩,其斜輪錐面的斜角β與中心輪矩形凸起外圓上臺階的倒角α相匹配;所述斜輪(2)通過軸承(7)套裝在中心輪階梯軸部中端軸徑(12)處,所述斜輪(2)端面還設置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的內徑及深度與所述中心輪矩形凸起的大端外徑(11)及厚度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冷彎輥壓折彎下滾輪機構在具體工作時,中心輪(1)在隨著主動軸旋轉,工件(4)在中心輪的帶動下移動,通過定位件(3)及中心輪(1)的共同作用被折彎。由于軸承的作用,斜輪(2)不會跟著中心輪(1)一起旋轉,而是隨工件(4)的移動而旋裝,即斜輪(2)與工件(4)之間沒有相對移動,故能夠有效保護工件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中心輪(1)與主動軸(6)通過鍵(5)連接;
進一步的,為了便于中心輪內孔的加工,所述中心輪內孔中部設置有退刀槽(13)。
應理解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各種改動和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