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易于調整軸向長度型車床用夾具裝置。
背景技術:
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鉆頭、擴孔鉆、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按用途和結構的不同,車床主要分為臥式車床和落地車床、立式車床、轉塔車床、單軸自動車床、多軸自動和半自動車床、仿形車床及多刀車床和各種專門化車床,如凸輪軸車床、曲軸車床、車輪車床、鏟齒車床。在所有車床中,以臥式車床應用最為廣泛。
卡盤是機床上用來夾緊工件的機械裝置。利用均布在卡盤體上的活動卡爪的徑向移動,把工件夾緊和定位的機床附件??ūP一般由卡盤體、活動卡爪和卡爪驅動機構三部分組成。卡盤通常安裝在車床、外圓磨床和內圓磨床上使用,也可與各種分度裝置配合,用于銑床和鉆床上。
現有的車床在加工軸類工件時,通常是將軸類工件用卡盤進行夾緊固定,由于現有的卡盤采用傳統結構,無法對軸類工件伸出卡盤的軸向長度進行自由精確的調整,導致軸類工件在加工過程中震動大,加工精度低,材料損耗大,影響軸類工件的加工質量,不利于企業的生產和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車床在加工軸類工件時,通常是將軸類工件用卡盤進行夾緊固定,由于現有的卡盤采用傳統結構,無法對軸類工件伸出卡盤的軸向長度進行自由精確的調整,導致軸類工件在加工過程中震動大,加工精度低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易于調整軸向長度型車床用夾具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易于調整軸向長度型車床用夾具裝置,包括有圓盤體、上下氣缸、固定架Ⅰ、滾輪Ⅰ、L形固定架、左右氣缸、固定架Ⅱ、滾輪Ⅱ、連接管、電磁鐵和前后氣缸;圓盤體的中心部位設置有中心孔,圓盤體的前方設置有上下氣缸、固定架Ⅰ和滾輪Ⅰ,上下氣缸與圓盤體相連接,上下氣缸與固定架Ⅰ相連接,滾輪Ⅰ與固定架Ⅰ通過軸轉動式連接,在中心孔的上方和下方分別對稱式設置有上下氣缸、固定架Ⅰ和滾輪Ⅰ;在圓盤體的左右兩側對稱式設置有L形固定架,L形固定架與圓盤體相連接;圓盤體的后方設置有左右氣缸、固定架Ⅱ和滾輪Ⅱ,左右氣缸與圓盤體相連接,左右氣缸與固定架Ⅱ相連接,滾輪Ⅱ與固定架Ⅱ通過軸轉動式連接,在中心孔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式設置有左右氣缸、固定架Ⅱ和滾輪Ⅱ;圓盤體的后方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設置在左右兩側對稱式設置的L形固定架之間,連接管與L形固定架相連接;連接管與圓盤體的中心孔相對應,連接管的內部設置有前后氣缸,前后氣缸與連接管相連接;前后氣缸與設置在其前方的電磁鐵相連接,電磁鐵與圓盤體的中心孔相對應。
優選地,滾輪Ⅰ和滾輪Ⅱ的圓周輪面均設置為向內凹陷的弧形。
優選地,上下氣缸、左右氣缸和前后氣缸的缸徑均設置為100-150mm。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中設置有與主軸箱相連接的連接管,當使用本新型時,首先操作人員將軸類工件插入中心孔,并通過中心孔插入連接管中,電磁鐵通電,電磁鐵與軸類工件對準,從而對軸類工件進行精確定位。啟動左右氣缸和上下氣缸動作,左右對稱式設置的左右氣缸分別通過左右對稱式設置的固定架Ⅱ和滾輪Ⅱ將軸類工件固定住,上下對稱式設置的上下氣缸分別通過上下對稱式設置的固定架Ⅰ和滾輪Ⅰ將軸類工件固定住,由此軸類工件被緊緊固定住,電磁鐵斷電,然后啟動車床對軸類工件進行切削。當需要對軸類工件調整軸向長度時,啟動前后氣缸伸縮動作,帶動電磁鐵動作,由此對軸類工件進行推動,由于采用滾輪Ⅰ和滾輪Ⅱ,因此軸類工件可以方便移動,對稱式設置的滾輪Ⅰ和滾輪Ⅱ方便軸類工件軸向移動的同時防止軸類工件發生轉動。
因為滾輪Ⅰ和滾輪Ⅱ的圓周輪面均設置為向內凹陷的弧形,所以滾輪Ⅰ和滾輪Ⅱ能夠和軸類工件緊密貼合,由此能夠更好地固定軸類工件,從而使其加工精度更高。
因為上下氣缸、左右氣缸和前后氣缸的缸徑均設置為100-150mm,所以這樣能夠使其運行效率高,運行效果好,應用范圍廣。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易于調整軸向長度型車床用夾具裝置,通過采用滾輪和電磁鐵相結合的方式,在對軸類工件實現方便固定的同時,也為軸類工件的軸向長度的調整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從而降低了軸類工件在加工過程中的震動,提高了加工精度,提高了工件質量,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于維護維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上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滾輪Ⅰ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圓盤體,2-上下氣缸,3-固定架Ⅰ,4-滾輪Ⅰ,5-中心孔,6-L形固定架,7-左右氣缸,8-固定架Ⅱ,9-滾輪Ⅱ,10-連接管,11-電磁鐵,12-前后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易于調整軸向長度型車床用夾具裝置,如圖1-4所示,包括有圓盤體1、上下氣缸2、固定架Ⅰ3、滾輪Ⅰ4、L形固定架6、左右氣缸7、固定架Ⅱ8、滾輪Ⅱ9、連接管10、電磁鐵11和前后氣缸12;圓盤體1的中心部位設置有中心孔5,圓盤體1的前方設置有上下氣缸2、固定架Ⅰ3和滾輪Ⅰ4,上下氣缸2與圓盤體1相連接,上下氣缸2與固定架Ⅰ3相連接,滾輪Ⅰ4與固定架Ⅰ3通過軸轉動式連接,在中心孔5的上方和下方分別對稱式設置有上下氣缸2、固定架Ⅰ3和滾輪Ⅰ4;在圓盤體1的左右兩側對稱式設置有L形固定架6,L形固定架6與圓盤體1相連接;圓盤體1的后方設置有左右氣缸7、固定架Ⅱ8和滾輪Ⅱ9,左右氣缸7與圓盤體1相連接,左右氣缸7與固定架Ⅱ8相連接,滾輪Ⅱ9與固定架Ⅱ8通過軸轉動式連接,在中心孔5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式設置有左右氣缸7、固定架Ⅱ8和滾輪Ⅱ9;圓盤體1的后方設置有連接管10,連接管10設置在左右兩側對稱式設置的L形固定架6之間,連接管10與L形固定架6相連接;連接管10與圓盤體1的中心孔5相對應,連接管10的內部設置有前后氣缸12,前后氣缸12與連接管10相連接;前后氣缸12與設置在其前方的電磁鐵11相連接,電磁鐵11與圓盤體1的中心孔5相對應。
滾輪Ⅰ4和滾輪Ⅱ9的圓周輪面均設置為向內凹陷的弧形。
上下氣缸2、左右氣缸7和前后氣缸12的缸徑均設置為100-150mm。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中設置有與主軸箱相連接的連接管10,當使用本新型時,首先操作人員將軸類工件插入中心孔5,并通過中心孔5插入連接管10中,電磁鐵11通電,電磁鐵11與軸類工件對準,從而對軸類工件進行精確定位。啟動左右氣缸7和上下氣缸2動作,左右對稱式設置的左右氣缸7分別通過左右對稱式設置的固定架Ⅱ8和滾輪Ⅱ9將軸類工件固定住,上下對稱式設置的上下氣缸2分別通過上下對稱式設置的固定架Ⅰ3和滾輪Ⅰ4將軸類工件固定住,由此軸類工件被緊緊固定住,電磁鐵11斷電,然后啟動車床對軸類工件進行切削。當需要對軸類工件調整軸向長度時,啟動前后氣缸12伸縮動作,帶動電磁鐵11動作,由此對軸類工件進行推動,由于采用滾輪Ⅰ4和滾輪Ⅱ9,因此軸類工件可以方便移動,對稱式設置的滾輪Ⅰ4和滾輪Ⅱ9方便軸類工件軸向移動的同時防止軸類工件發生轉動。
因為滾輪Ⅰ4和滾輪Ⅱ9的圓周輪面均設置為向內凹陷的弧形,所以滾輪Ⅰ4和滾輪Ⅱ9能夠和軸類工件緊密貼合,由此能夠更好地固定軸類工件,從而使其加工精度更高。
因為上下氣缸2、左右氣缸7和前后氣缸12的缸徑均設置為100-150mm,所以這樣能夠使其運行效率高,運行效果好,應用范圍廣。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