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同時加工多個鏜孔的汽車發動機缸體鏜孔專用加工機床。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制造型企業在加工發動機缸體缸孔工序時,大部分采用單軸的方式進行加工,一次性只能加工一個孔。這樣就會出現缸孔位置度加工精度難保證、加工節拍跟不上、設備維護/人工成本高等諸多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汽車發動機缸體多缸鏜孔專用機床,要解決傳統發動機缸體鏜孔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低以及設備維護或人工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發動機缸體多缸鏜孔專用機床,包括機身、機床控制系統和機床驅動系統。所述機床控制系統包括X軸控制系統、Y軸控制系統和刀具控制系統。所述機床驅動系統包括X軸驅動系統和Y軸驅動系統。所述機身包括床身、立柱、水平滑臺基座、豎直滑臺基座和鏜孔加工裝置。所述床身設置在機身底部,床身的中部連接有立柱。由X軸驅動系統驅動的水平滑臺基座滑動連接在床身上,且位于立柱的前方;由Y軸驅動系統驅動的豎直滑臺基座滑動連接在立柱上。所述鏜孔加工裝置連接在豎直滑臺基座上,且位于水平滑臺基座的正上方。
優選的,所述鏜孔加工裝置包括與豎直滑臺基座連接的主軸箱、連接在主軸箱頂部的步進電機和連接在主軸箱下方的鏜孔刀具。
優選的,所述主軸箱內設有轉動傳動組件和轉動軸;所述轉動傳動組件與主軸箱頂部的步進電機相連;所述轉動軸與轉動傳動組件相連。
優選的,所述轉動軸至少有兩根,沿橫向、平行間隔排列。
優選的,所述鏜孔刀具至少有兩根,對應連接在轉動軸的下方。
優選的,所述豎直滑臺基座上還連接有配重組件;所述配重組件包括配重支架和配重單元,所述配重單元通過繩索與豎直滑臺基座的上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水平滑臺基座上還連接有加緊組件;所述加緊組件包括有底部平臺和設置在底部平臺兩端的限位臺;限位臺頂部均設有氣動杠桿。
優選的,所述底部平臺上、限位臺內側設有氣動定位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的機床設置多根轉動軸,并且對應設置多個鏜孔刀具,從而使該機床在加工鏜孔時可以同時加工多個,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實用新型中同時加工多個鏜孔,避免每個缸孔單獨加工時的缸孔位置難以控制,而導致的加工精確度低的技術問題。
3、本實用新型中的方法采用多個鏜孔同時加工,在加工過程中多個鏜孔刀具對待加工發動機缸體有個固定作用,減少了待加工發動機缸體晃動產生誤差的幾率。
4、本實用新型中采用氣動杠桿、氣動定位銷等多個固定件對待加工發動機缸體進行固定,更進一步保證了待加工發動機缸體鏜孔的加工精度。
5、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傳統發動機缸體鏜孔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低以及設備維護或人工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6、本實用新型中的機床適應與單臺使用,也適應與自動化生產線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專用機床的正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專用機床的側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專用機床的加緊組件正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1―立柱、2―配重組件、3―豎直滑臺基座、4―主軸箱、5―步進電機、6―轉動傳動組件、7―轉動軸、8―鏜孔刀具、9―水平滑臺基座、10―加緊組件、11―床身、12―配重單元、13―底部平臺、14―限位臺、15―氣動定位銷、16―氣動杠桿、17―待加工發動機缸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這種汽車發動機缸體多缸鏜孔專用機床,包括機身、機床控制系統和機床驅動系統。所述機床控制系統包括X軸控制系統、Y軸控制系統和刀具控制系統。所述機床驅動系統包括X軸驅動系統和Y軸驅動系統。所述機身包括床身11、立柱1、水平滑臺基座9、豎直滑臺基座3和鏜孔加工裝置。所述床身11設置在機身底部,床身11的中部連接有立柱1。由X軸驅動系統驅動的水平滑臺基座9滑動連接在床身11上,且位于立柱1的前方;由Y軸驅動系統驅動的豎直滑臺基座3滑動連接在立柱1上。所述鏜孔加工裝置連接在豎直滑臺基座3上,且位于水平滑臺基座9的正上方。
本實施例中,所述鏜孔加工裝置包括與豎直滑臺基座3連接的主軸箱4、連接在主軸箱4頂部的步進電機5和連接在主軸箱4下方的鏜孔刀具8。
本實施例中,所述主軸箱4內設有轉動傳動組件6和轉動軸7;所述轉動傳動組件6與主軸箱4頂部的步進電機5相連;所述轉動軸7與轉動傳動組件6相連。
本實施例中,所述轉動軸7至少有兩根,沿橫向、平行間隔排列。
本實施例中,所述鏜孔刀具8至少有兩根,對應連接在轉動軸7的下方。
本實施例中,所述豎直滑臺基座3上還連接有配重組件2;
所述配重組件2包括配重支架和配重單元12,所述配重單元12通過繩索與豎直滑臺基座3的上端連接。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水平滑臺基座9上還連接有加緊組件10;
所述加緊組件10包括有底部平臺13和設置在底部平臺13兩端的限位臺14;
限位臺14頂部均設有氣動杠桿16。
本實施例中,所述底部平臺13上、限位臺14內側設有氣動定位銷15。
這種應用汽車發動機缸體多缸鏜孔專用機床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步驟一:待加工發動機缸體17的安裝;將待加工發動機缸體17安裝在底部平臺13上。
步驟二:啟動機床控制系統和機床驅動系統,調整鏜孔刀具8在Y軸方向的位移以及待加工發動機缸體17的X軸方向的位移,使多個鏜孔刀具8同時對準待加工發動機缸體17設計鏜孔位置。
步驟三:啟動步進電機5使多個鏜孔刀具8同時工作,加工待加工發動機缸體17第一組缸孔。
步驟四:待第一組缸孔加工完畢,由機床控制系統和機床驅動系,推動主軸箱4向上移動,帶動鏜孔刀具8上升。
步驟五:重復步驟二至步驟四,直至所有待加工鏜孔加工完畢。
本實施例中,步驟一中的待加工發動機缸體17的安裝具體為:將待加工發動機缸體17放置在加緊組件10的底部平臺13上,由氣動推動氣動定位銷15將缸體定位在底部平臺13上后,待加工發動機缸體17頂部兩端利用氣動杠桿16固定。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實用新型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涵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