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鉆孔設備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鉆孔機。
背景技術:
鉆孔在日常生產中的使用頻率極高,而在鉆孔過程中也很容易出現鉆孔中的粉塵的四散,不僅會增加對環境的負擔,且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進行操作也會導致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因此,提供一種能對鉆孔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等起到一定的降塵效果,且能夠將廢渣進行收集,有效降低環境負擔,提高操作人員操作安全性的鉆孔機是本發明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鉆孔機在使用中極易產生粉塵,不僅會增加對環境的負擔,且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進行操作也會對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不利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能對鉆孔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等起到一定的降塵效果,且能夠將廢渣進行收集,有效降低環境負擔,提高操作人員操作安全性的鉆孔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鉆孔機,其中,所述鉆孔機包括底座,豎直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豎桿,以及設置于所述豎桿上,且可沿豎直方向滑移的滑動塊,所述滑動塊的下表面上還設置有鉆頭;其中,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中間形成有凹槽,且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自兩端向所述凹槽延伸形成的平面與水平面之間形成有夾角,且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兩端與水平面的距離大于所述凹槽的兩條邊與水平面的距離;
所述凹槽的一端設置有用于收集廢液的容納盒,另一端設置有至少一個噴水管。
優選地,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夾持機構,且夾持機構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優選地,所述夾持機構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且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能夠相對滑移,以使得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靠近或遠離,且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滑移的方向與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優選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兩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形成的平面與水平面之間形成的夾角為5-30°。
優選地,所述豎桿上沿豎直方向形成有第一滑軌,所述滑動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滑軌相配合的第一滑塊。
優選地,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第二滑軌,且所述第二滑軌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或所述第二夾持件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滑軌相配合的第二滑塊。
優選地,所述滑動塊的下方還設置有防濺板,所述鉆頭自所述滑動塊延伸至所述防濺板的下方,且貫穿所述防濺板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中相對的側面上還設置有防滑棱條。
本發明通過在底座上設置凹槽,并將底座的上表面自兩端向凹槽延伸形成的平面設置為向凹槽傾斜的斜面,從而使得在加工時,待加工件置于底座上進行加工,而凹槽的一端設置容納盒,另一端設置噴水管,當進行鉆孔時,噴水管對待加工件進行噴水,起到降塵作用,同時因底座為向中間凹陷的斜面,因而,廢水會進入凹槽中,并因水的沖擊力,向噴水管的相反的一端流出,進而進入容納盒中進行收集,不僅不會產生大量粉塵,且廢液得到了有效收集,降低了對環境產生的負擔。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鉆孔機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底座2-豎桿
3-滑動塊4-鉆頭
5-容納盒6-噴水管
7-防濺板101-凹槽
102-第一夾持件103-第二夾持件
104-第二滑軌105-防滑棱條
201-第一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上、下、豎直、水平”等方位名詞為實際使用,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方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鉆孔機,其中,如圖1所示,所述鉆孔機包括底座1,豎直設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豎桿2,以及設置于所述豎桿2上,且可沿豎直方向滑移的滑動塊3,所述滑動塊3的下表面上還設置有鉆頭4;其中,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的中間形成有凹槽101,且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自兩端向所述凹槽101延伸形成的平面與水平面之間形成有夾角,且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的兩端與水平面的距離大于所述凹槽101的兩條邊與水平面的距離;
所述凹槽101的一端設置有用于收集廢液的容納盒5,另一端設置有至少一個噴水管6。
本發明通過在底座1上設置凹槽101,并將底座1的上表面自兩端向凹槽101延伸形成的平面設置為向凹槽101傾斜的斜面,從而使得在加工時,待加工件置于底座1上進行加工,而凹槽101的一端設置容納盒5,另一端設置噴水管6,當進行鉆孔時,噴水管6對待加工件進行噴水,起到降塵作用,同時因底座1為向中間凹陷的斜面,因而,廢水會進入凹槽101中,并因水的沖擊力,向噴水管6的相反的一端流出,進而進入容納盒5中進行收集,不僅不會產生大量粉塵,且廢液得到了有效收集,降低了對環境產生的負擔。當然,這里的收納盒5可以為可拆卸設置,例如,可以通過吸盤或是掛鉤等置于凹槽101的端部,即底座1的側面上,類似的方式均可進行使用,在此不多作贅述。
進一步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鉆孔效果更好,且噴水管噴水降塵效果更好,更能有效地固定待加工件,保證其放置位置較好,所述底座1上還設置有夾持機構,且夾持機構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凹槽10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這里凹槽101的延伸方向是指其軸向方向,也即為其水流流動的方向,而夾持機構的延伸方向是指其夾持時的長度方向,具體可以見圖1中的描述。
進一步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夾持機構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持件102和第二夾持件103,且所述第一夾持件102和所述第二夾持件103能夠相對滑移,以使得所述第一夾持件102和所述第二夾持件103靠近或遠離,且所述第一夾持件102和所述第二夾持件103滑移的方向與所述凹槽10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更為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水更容易進入凹槽101中,且不會因流速過快等導致水濺射燈問題的產生,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的兩端延伸至所述凹槽101形成的平面與水平面之間形成的夾角為5-30°。
進一步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豎桿2上沿豎直方向形成有第一滑軌201,所述滑動塊3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滑軌201相配合的第一滑塊。
同樣地,本發明的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第二滑軌104,且所述第二滑軌104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凹槽10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夾持件102和/或所述第二夾持件103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滑軌104相配合的第二滑塊。
進一步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為了進一步降低水流的濺射等對操作人員造成的不便,所述滑動塊3的下方還可以設置有防濺板7,所述鉆頭4自所述滑動塊3延伸至所述防濺板7的下方,且貫穿所述防濺板7設置。
當然,為了使夾持效果更好,所述第一夾持件102和所述第二夾持件103中相對的側面上還可以設置有防滑棱條105。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